《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训练(教师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训练

【文言知识梳理】

子路、曾皙(zēng xī)、冉(rǎn)有、公西华(huá)侍(shì)坐。子曰:“以【因为】吾一日长(zhǎng)乎【比】尔【你们】,毋(wú)【不要】吾以【认为】也。居【闲居,平时在家的时候】则曰:'不吾知【了解】也。’如【假如】或【有人】知【了解】尔【你们】,则何以【用,做】哉?”

子路率尔【轻率急忙的样子】而【表修饰关系】对曰:“千乘(shèng)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车辆。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摄(shè)【夹,迫近】乎【在】大国之间,加【加到…上】之以【用】师旅【侵略的军队】,因【接着】之以饥【五谷不熟】馑(jǐn)【蔬菜不熟。这里泛指荒年】;由也为【治理】之,比(bì)及【等到】三年,可使有勇【形容词做名词,勇气】,且知方【道,指是非准则】也。”

夫子哂【笑】(shěn)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纵横】六七十,如【或者】五六十,求也为【治理】之,比及【等到】三年,可使足民。如【至于】其礼乐,以俟【等待】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或者】会同,端【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章甫【名词作动词,戴着帽子】,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名作动,弹奏】瑟希【通“稀”,稀疏】,铿(kēng)尔【拟声词后缀】,舍(shě)【放下】瑟而作【起】,对曰:“异乎【和】三子者之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zhuàn)。”

子曰:“何伤【何妨】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暮”,阴历三月】(mù)春者,春服既【已经】成,冠(guàn)者【成年人,20岁以上的人。古时,20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五六人,童子【少年,不到20岁的人】六七人,浴乎【于,在】沂(yí ),风【名词作动词,吹风、乘凉】乎舞雩(yú),咏【唱歌】而归。”

夫子喟(kuì)然【长叹息的样子】叹曰:'吾与【赞同】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名词作动词,走在后面】。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宾语前置】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罢了】!”

曰:“夫子何哂【笑】由也?”

曰:“为【治理】国以【用】礼,其言不让【谦让】,是故【因此】哂之。唯【句首语气词,无义】求则非邦也与【通“欤”】?安见【怎见得】方六七十,如【或者】五六十而非邦【国家,这里指国家政治】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形容词作名词,小事,指做小相】,孰能为之大【形容词作名词,大事,指治国为政】?”

【文学文化常识】

1.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车辆。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

2.宗庙: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3.会同:诸侯会盟,朝见天子。会,诸侯相见。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4.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这是做小相时的穿戴。端,古代用整副布做的礼服。章甫,古代礼帽,用布制。

5.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替国君主持赞礼盒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最低的士这一级。

【理解性默写】

1.《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___,毋吾以也。居则曰: , , ?”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

3.《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子路的性格直率,从“ ”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 , ”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谦虚,从“ , ”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 , , ”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

[答案]

1、以吾一日长乎尔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

2、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3、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4、率尔而对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非曰能之,愿学焉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拓展阅读】

1、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①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②,无施劳③。”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注】①盍:何不。②伐善:夸耀自己的优点或才能。伐,夸耀。③施劳:张扬自己的功劳。施,张扬、炫耀。

(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路的志向是与朋友一起共同享受车马、衣服等物品,即便用坏了也没有遗憾。可见子路性格慷慨豪放。

B、颜渊的志向是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炫耀自己的功劳,可见颜渊的性格谦虚谨慎。

C、孔子的志向是让老人得以安养,让朋友间以诚相待,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可见孔子对自己的志向能够实现充满自信。

D、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为人处世的态度。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仁德”。

【答案】C

【解析】孔子只是表达自己的志向,看不出他的自信。

(2)本章叙述孔子及其弟子各述其志,志愿各有不同,境界也有高下。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孔子之志的理解。

【答案】孔子的志向是让老者得以安养,让朋友以诚相待,让少者得到关爱。较于子路、颜渊之志,子路重朋友之义,颜渊重自我修养,孔子则自然流露出造福他人、各得其所的仁者之怀,境界最高。其高尚的人格与宽宏的怀抱,足以作为我们的楷模,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要注意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可以信任的朋友,可以让人放心的人。

【解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句话表明了孔子的志向,答对这道题首先要正确理解、翻译这句话,然后要从中提炼概括出孔子之“志”所传达的核心思想,在此基础上表明自己的态度。

2、《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间的许多对话,如《先进》篇:

子路问:“闻斯【1】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2】,故退之。”

注释:【1】斯:就。【2】兼人:勇于作为。

请简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并说明此则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答案】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分别是:孔子回答子路,听到合于义理的事,要向父亲兄长请教。孔子回答冉有,听到合于义理的事,需要立刻去做。孔子向公西华解释,为什么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问,会有二种不同的回答。此则短文反映的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

【解析】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提出,孔子给出的解答也往往不同,这就是孔子“因材施教”。此外还应了解一下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如有教无类、教学相长、举一反三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