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大新城”到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本质内核是什么?

城事·第138期

过去几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热点不断。

从大家都在热议的“五大新城”,到《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的发布,再到《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发布,信息量很大,让人目不暇接。

虹桥商务区示意图,图片来自于网络

袁童鞋梳理了一下最近两周的热点和相关信息,发现这是从虹桥微观、长三角中观到国家宏观的一步很大的棋。

五大新城,是上海紧密衔接长三角城市群,在主城区外围的第一个城市圈层,注意,是“城市”圈层,不是城区圈层。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交通方面实质是虹桥综合枢纽出发的沪宁、沪杭廊道的一小时城际铁路与市域铁路交通圈的县市区。

放在长三角一体化语境中的上海五大新城

综合相关的新闻,牛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实地调研“五个新城”建设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围绕“十四五”开局起步,推动“五个新城”建设这项全市重大战略任务加快落地落实。

五大新城所在的地区,图片来自于网络

李强书记指出,推进“五个新城”建设,在新发展阶段有着全新的实践要求,要践行最现代的理念、运用最前沿的技术、发展最先进的产业、打造最宜居的环境,为工作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提供全新的生活方式选择。要围绕全新的发展定位,把新城建设成为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成为上海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和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主引擎,努力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各展所长、走在前列。

图片来自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图集

实际上,这并不是“五大新城”第一次被提出,早在前几年发布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里,就出现了“五大新城”的提法。

图片来自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图集

在上海2035版总体规划里,提出形成 “枢纽型功能引领、网络化设施支撑、多方式紧密衔接”的交通网络,引导城镇空间布局。

图片来自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图集

以区域交通廊道引导空间布局:沿沪宁、沪杭、沪湖廊道,提升嘉定、松江、青浦等地区城镇的综合性服务功能和对近沪地区的辐射服务能力;沿沪通、沿江、沿湾、沪甬廊道,优化外高桥、空港、临港等地区的产业功能,增强奉贤新城、南汇新城的综合性功能和门户作用。

沪湖廊道的一体化示范区,沪宁、沪杭廊道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

前两年,青浦、吴江、嘉善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概念很火,三省市交界之处,这条廊道基本上沿着沪湖廊道,即G50沪渝高速方向。

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包括上海虹桥商务区及所在的长宁区、嘉定区、闵行区的其他区域和松江区、金山区,江苏省苏州市的昆山市、太仓市、相城区和苏州工业园区,浙江省嘉兴市的南湖区、平湖市、海盐县和海宁市。

图片来自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

这些区域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除了虹桥枢纽东侧的长宁区之外,其余各区、市均处于虹桥枢纽出发的沪宁、沪杭铁路和G2京沪高速、G60沪昆高速走廊沿线。并且通勤时间在虹桥枢纽出发的一小时以内和一小时左右。甚至闵行区既处在沪宁沿线(G2高速穿过闵行区华漕镇纪王地区)、也处在沪昆沿线(莘庄立交是G60高速的起点),甚至还处在沪湖沿线(G50高速从新虹街道和七宝北部穿过)。

图片来自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图集

有人说,金山没在沪杭沿线呀?实际上金山区西北部的的枫泾地区一直是沪杭古道的重镇,即将启动的乐高小镇也是G60走廊的重大项目之一。

也有人说,向北拓展区关太仓什么关系?去年7月通车的沪通铁路,以及太仓积极主动对接上海的嘉闵线,要将嘉闵线与苏锡常城际铁路相连的动作可以看出,太仓希望强化自身江海陆联运的区位优势之迫切。太仓站今后会是一个交通枢纽大站,嘉闵线太仓站、北沿江、南沿江、沪通、苏锡常城际都汇聚此地。

通过上面这张上海近沪地区综合交通协调图就能看出,这次发布的虹桥国际开发枢纽与沪宁廊道、沪杭廊道的叠合程度。

开放远未结束,融入更大层面的互联互通

有人会问,这次没有纳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浦东、宝山、崇明、奉贤等区怎么办?浦东还好有国家政策支持,其他区怎么办?

袁童鞋认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方案里没有纳入宝山、崇明、奉贤等区,今后可能会出另一个建设规划,类似国家长江三角沿海大通道开放枢纽之类的,没准会把舟山、宁波、启东、南通纳入其中。

图片来自于《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规划》

沿海大通道的基础设施实际上已经相当成规模:如浦东机场(浦东)、上海东站(浦东)、吴淞国际邮轮港(宝山)、规划中的新上海北站(宝山)、北沿江高铁(宝山、太仓、崇明)、洋山港(嵊泗)、南通新机场和大场机场迁建(海门)、如东洋口港(如东)、海安物流枢纽(海安)、洋山-岱山的跨海工程、宁波港、舟山港……这些基本就已经是非常骄人的战绩了。

图片来自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而放到更大层面的尺度来看,上海通过打五大新城牌,对内链接虹桥与莘庄的两大西部副中心,进而联动主城中心;对外则可以锚固沪宁(嘉定)、沪湖(青浦)、沪杭(松江)、沿海(奉贤与南汇)等多条对外交通廊道,进而构成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之下的产业经济的连绵发展带。

更向外的尺度,则通过以上廊道来沟通国家级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即北向的长三角-京津冀主轴、南向的长三角-粤港澳主轴、西向的长三角-成渝主轴,以及沪昆走廊、大陆桥走廊等,最终融入“一带一路”甚至全球范围更大的海陆空交通廊道内。

“一带一路”示意图,图片来自于网络

上海的发展核心经历了从18世纪的南市老城厢时代、到19世纪开埠后的外滩时代、再到20世纪的人广时代。

21世纪上半页的上海,浦东与虹桥并驾齐驱,五大新城比学赶超,最终迈向的是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界,一个更加开放的格局。

感谢这个时代,也让天袁地访和屏幕前的读者们,一同见证着上海这座海纳百川城市的发展脉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