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寻古访碑之旅小记
2018年7月5日-9日,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访碑采风活动在陕西成功举行。江苏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刘旭东,青年书法家代表赵彦国、荀海、沈洁、何连海、徐燕、陈克年、庞现军、陈剑、张星星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陕西寻古访碑之旅小记
文 / 张星星
戊戌小暑,吾随省青协西行访碑。历五日,风尘仆仆,访碑多多,得道累累。是以记之。
廿二日,金陵乌云密布,雨雾交加,航班延误,滞留禄口三时余,抵达咸阳已逾申时。驱车约一时辰,途经扶风法门寺,至周原博物院。周原,华夏文明之源。《诗》曰: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周原膴膴,堇荼如饴。曰止曰时,筑室于兹。自古公亶父率族人在此筑室,灭商立国,至今已逾三千载。馆藏墙盘、兴簋诸类钟鼎器皿、卜骨万余,映照昔时煌煌。真乃赫赫宗周,万邦之方;岐山岿然,长河不息。诗曰:
朝发金陵急雨至,
暮抵陈仓斜阳迟。
昔时扶风礼乐制,
今日周原才读诗。
次日,晨起往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访古。见窑藏吉金,旷世奇珍,逨鼎逨盘,单壶何尊,周鼎秦钟,彩陶汉砖,历目原田上上之青铜时代、文明遗迹。正所谓:西周兴邦,有凤来仪;秦人崛起,神鸡飞鸣;周崇礼制,秦尚法度。陈仓山上,有九层石鼓阁,重刻石碣十尊列于阁中,配以图文,辅之情境。乃知石碣多舛,承传不易。诗曰:
汧沔滋秦民,
霝雨洗周磬。
鸡鸣吉金窖,
凤栖渭水滨。
午食岐山臊子面,餐后即往汉中。经省道越秦岭。沿汧河、马尾河、红岩河、西河南下,车道沿河谷蜿蜒,途经太白、江口。因前日暴雨,高速湿滑禁行,客货车涌至省道,道旁多有塌方,偶有拥堵。约行一时辰,阻于王家堎板桥隧道处,询知单向放行,前方车辆已停半时辰,拥堵长约十数里。众人下车,见群峰环绕,山巅云雾缭绕,植被茂密,草木葳蕤,郁郁葱葱。道旁有一标识——林麝养殖基地,缘径百步,便有人家。此地气候温润,民风淳朴,山民多以养麝为业。见一老乡于道旁劈竹制篾,上前寒暄,言及虽自给不多然能自足,虽居陋室数间,然安居乐业。见其怡然自得,众人欣羡不已。诗曰:
取道秦岭,路阻且难。
山人识途,太白指路。
崖壁耸立,峰峦环抱。
山洪急流,深涧飞瀑。
鸟无盘旋,兽不走逐。
滚滚红岩,阵马向前。
车驻长龙,不见其首。
黑云翻墨,微雨弥途。
行人骚动,御者四顾。
巍巍岭阙,何时能跃?
待车辆放行,行约三时辰方抵汉中,众人皆疲惫,草草收拾,倒头便睡,自不必说。次日,驱车往略阳访郙阁颂。行约一时辰抵达灵岩寺,碑颂嵌于灵岩溶洞之中,崖壁之下便是滔滔嘉陵江。寺中有一联,上联曰:曹全足以滋阴;下联曰:郙阁实可壮阳。郙阁颂类西狭颂,结体挺健,用笔厚重,方圆兼备,淳朴古拙,险怪特甚。返程途经勉县,驻足武侯祠拜谒。申时返回汉中,直奔古汉台。宋张少愚有“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句,时人亦称此地为“汉人、汉子、汉文化”之发祥地。内设“石门十三品陈列室”,石门十三品中,有汉刻八种,曹魏及北魏石刻各一,宋刻三种。诸如一品《石门》碑、二品《畜君开通褒斜道》摩崖、三品《畜君碑释文》摩崖、四品《李君表》摩崖、五品《石门颂》摩崖、六品《杨淮表纪》摩崖、七品《玉盆》摩崖、八品《石虎》摩崖、九品《衮雪》摩崖、十品《李苞通阁道》摩崖、十一品《潘宗伯、韩仲元》摩崖、十二品《石门铭》摩崖、十三品《重修山河堰》摩崖。其中,或记或颂褒斜道修治通塞之汉魏摩崖五种,以《石门颂》、《石门铭》最为典范。碑刻虽残蚀日久,且有玻璃罩于其上,然近前细品仍有可观之处。碑中所见书刻之自然、平实、肃穆、凝重,与众人先期之理解迥异,吾心尤为触动。正所谓,不见真人,莫识其心;不睹实物,未知其理。诗曰:
石门汉台上,
郙阁灵岩间。
柏荫武侯祠,
德耀汉中仙。
廿五日,沿汉水东行,途经城固张骞墓、洋县蔡侯祠,众人驻足拜谒。又经京昆高速返回西安,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览物无穷,大饱眼福。诗曰:
一使两出通西东,
三网四麻记古今。
忠贯云霄张博望,
望重山斗蔡龙亭。
廿六日晨起,雨中徒步碑林访古,品《怀仁集圣教序》、《曹全碑》、《颜家庙碑》、《肚痛帖》、《广武将军碑》、《三坟记》及隋唐墓志多种,微距品读,与古交谈,感慨不已。叹吾与汝虽距三厘,然犹隔千秋。噫吁兮,吾辈当溯笔法之源流,察刀笔之纵横,效古人之怀抱,体今人之使命。诗曰:
廿载梦中吟,
一朝恰逢迎。
近窗细细品,
不识旧时君。
申时乘吉祥航空,如意归家。此番西行,寻古访碑,沿途朝圣,一路收获,幸甚至哉。
戊戌五月廿六日
张星星记于返宁途中
本文作者:张星星,书法硕士,现为江东书画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