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32(3&4)沙巴泰和爱维亚
这两节主要讲的两个人物,沙巴泰和爱维亚。
第三节 弥赛亚:沙巴泰.泽维
沙巴泰.泽维出生于土耳其士麦那(现在的伊兹密尔),是个犹太裔。原名叫摩迪凯,泽维是他自己改的名字,与上帝略带关系。也许是学习喀巴拉太过投入,或者精神上有些问题,他后来宣布自己是弥赛亚。从土耳其到荷兰,还真有相当多的犹太人相信他就是弥赛亚,而且近乎疯狂,还有个叫萨拉的女人非要嫁给他。
1666年,这夫妻俩还有一些追随者去了伊斯坦布尔,可能是要说服苏丹(穆罕默德四世),之前有人预言沙巴泰一到伊斯坦布尔就会成为苏丹,事实上,一到伊斯坦布尔,沙巴泰就被关进了监狱,起初待遇还算不错,后来苏丹给他两个条件,一是皈依伊斯兰教,二是万箭穿身,要真是弥赛亚也不会有事。不过沙巴泰选择了前者。让所有追随者大失所望,不过还有少数坚信那是他的“计谋”(打入敌人内部)。
沙巴泰夫妇后来被流放门的内哥罗(就是黑山,当时属奥斯曼土耳其),并死在那里。
第四节 爱维亚:奥斯曼的佩皮斯和福斯塔夫
这节的主要人物是一位土耳其旅行家,奥斯曼宫廷侍从,爱维亚.瑟勒比(Evliya Çelebi),用40年的时间游历奥斯曼帝国全境及部分周边国家。
他将自己的旅行经历写成了十本书,所以本书将他比作塞缪尔.佩皮斯(英国政客、官员,以长期写日记出名,他的日记成为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书中还将爱维亚比作另外一人,福斯塔夫。约翰.福斯塔夫爵士(Sir John Falstaff),莎士比亚笔下《亨利四世》中的一个丑角。略有贬义,可能是指爱维亚放荡不羁的另一面。不过在爱维亚的笔下,岩石圆顶清真寺得到了无以伦比的赞美。
此时的奥斯曼帝国已经走向衰落,除法国、英国、奥地利、波兰等宿敌之外,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强敌——俄罗斯。俄罗斯正处于彼得一世(彼得大帝)强势改革的上升期。
1683年,奥斯曼围攻维也纳失利后,帝国进入由攻转守阶段。1699年的《卡尔洛夫奇条约》,西欧列强都要得到保护自己在耶路撒冷的国民和教派的权利,奥斯曼帝国也只有妥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