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45(4)劳合乔治、贝尔福和魏茨曼
第四节 劳合.乔治、贝尔福和魏茨曼
大卫.劳合.乔治(David Lloyd George),曾任英国财政大臣,一战初期又任军需大臣和陆军大臣,后任首相(1916年),带领英国取得一战胜利。
阿瑟.贝尔福(Arthur Balfour),1902年曾任英国首相,1916年劳合乔治任首相时,贝尔福又出任外务大臣。
哈依姆.魏茨曼(Chaim Weizmann),犹太裔英国化学家。与赫茨尔同为现代以色列国家的奠基人,虽与赫茨尔有些分歧,但赫茨尔1904年去世后,魏茨曼成为了赫茨尔的接班人。以色列建国后的首任总统。
这三人对近代以色列以及中东的影响可谓是非常巨大,本书后面很多事都与他们有关。
本节中有段贝尔福与魏茨曼的经典对话:
贝尔福曾问魏茨曼,为什么锡安主义的中心是巴勒斯坦而不是别处。魏茨曼说:“贝尔福先生,假如我给你的是巴黎,而不是伦敦,您愿意?”
贝尔福:“魏茨曼博士,可我们已经拥有伦敦。”
魏茨曼:“那倒是。不过在伦敦还是一片沼泽时,我们就有耶路撒冷了”。
魏茨曼出生于俄国,先后在德国和瑞士学习化学专业,后在英国定居,并工作于曼彻斯特大学。他与英国政府高层的接触得益于他的专业,化学。当时一战的英国非常需要炸药方面的专家。与他接触的就是当时还是海军大臣的温斯顿.丘吉尔(二战时的英国首相),魏茨曼还被丘吉尔招入海军部,并结识了贝尔福、劳合乔治、赫伯特.塞缪尔(犹太裔政治家)等英国上层人物。
当时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度陷入僵持,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都有利用锡安主义者在各国的影响,以进一步得到犹太人的支持,主要是资金上和智慧上,以及分化瓦解奥斯曼。德国因与奥托曼帝国的同盟关系,让英国抢了先机,其实赫茨尔最早是希望获得德国皇帝的支持的。
而劳合乔治和贝尔福等英国政治家也因同情犹太人以及需要利用犹太人,而逐步对犹太人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和支持。当然对于犹太复国这件事上,英国政府内部是有过争论的,但最终还是亲犹主义者占了上风。1916年,劳合乔治任首相,贝尔福为外交大臣。他们认为,要赢得战争,犹太复国主义是必要的。
下节,一个对犹太人影响重大,并最终导致以色列建国的重要文件-《贝尔福宣言》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