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45(4)劳合乔治、贝尔福和魏茨曼

第四节 劳合.乔治、贝尔福和魏茨曼

大卫.劳合.乔治(David Lloyd George),曾任英国财政大臣,一战初期又任军需大臣和陆军大臣,后任首相(1916年),带领英国取得一战胜利。

阿瑟.贝尔福(Arthur Balfour),1902年曾任英国首相,1916年劳合乔治任首相时,贝尔福又出任外务大臣。

哈依姆.魏茨曼(Chaim Weizmann),犹太裔英国化学家。与赫茨尔同为现代以色列国家的奠基人,虽与赫茨尔有些分歧,但赫茨尔1904年去世后,魏茨曼成为了赫茨尔的接班人。以色列建国后的首任总统。

这三人对近代以色列以及中东的影响可谓是非常巨大,本书后面很多事都与他们有关。

本节中有段贝尔福与魏茨曼的经典对话:

贝尔福曾问魏茨曼,为什么锡安主义的中心是巴勒斯坦而不是别处。魏茨曼说:“贝尔福先生,假如我给你的是巴黎,而不是伦敦,您愿意?”

贝尔福:“魏茨曼博士,可我们已经拥有伦敦。”

魏茨曼:“那倒是。不过在伦敦还是一片沼泽时,我们就有耶路撒冷了”

魏茨曼出生于俄国,先后在德国和瑞士学习化学专业,后在英国定居,并工作于曼彻斯特大学。他与英国政府高层的接触得益于他的专业,化学。当时一战的英国非常需要炸药方面的专家。与他接触的就是当时还是海军大臣的温斯顿.丘吉尔(二战时的英国首相),魏茨曼还被丘吉尔招入海军部,并结识了贝尔福、劳合乔治、赫伯特.塞缪尔(犹太裔政治家)等英国上层人物。

当时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度陷入僵持,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都有利用锡安主义者在各国的影响,以进一步得到犹太人的支持,主要是资金上和智慧上,以及分化瓦解奥斯曼。德国因与奥托曼帝国的同盟关系,让英国抢了先机,其实赫茨尔最早是希望获得德国皇帝的支持的。

而劳合乔治和贝尔福等英国政治家也因同情犹太人以及需要利用犹太人,而逐步对犹太人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和支持。当然对于犹太复国这件事上,英国政府内部是有过争论的,但最终还是亲犹主义者占了上风。1916年,劳合乔治任首相,贝尔福为外交大臣。他们认为,要赢得战争,犹太复国主义是必要的。
下节,一个对犹太人影响重大,并最终导致以色列建国的重要文件-《贝尔福宣言》将发布。

(0)

相关推荐

  • 不知道以色列历史的人进来看看

    最近巴以双方冲突不断,因为和中国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我们当当吃瓜群众即可,没必要发表自己的立场. 为了能够更好的吃瓜,我们来了解一下以色列的历史. 以色列国旗 以色列这个国家的历史不长,她是犹太人&q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45(5)《贝尔福宣言》

    第五节 "魏茨曼博士,孩子出生了":<贝尔福宣言>☆☆☆☆☆ 1917年,美国宣布参战,而俄国革命推翻了沙皇,列宁让苏维埃退出了协约国.一战时英国的国际主导地位就像当今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45(3)德国的耶路撒冷

    第三节 法尔肯海因挂帅:德国的耶路撒冷 杰马勒与英国人在埃及的交战多次失利,而德国人与英国人在加沙的作战占了优势.耶路撒冷的犹太人英国间谍网激怒了杰马勒,他和恩维尔商议想请德国人来帮忙,没想到恩维尔直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45(2)阿拉伯的劳伦斯:谢里夫派

    第二节 阿拉伯的劳伦斯:谢里夫派-阿卜杜勒和费萨尔 劳伦斯被派到汉志,在他和侯赛因父子的接触中,他认为最有可能成为阿拉伯世界领袖的只有侯赛因的二儿子阿卜杜拉(后来的约旦国王)和三儿子费萨尔(后来的伊拉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45(1)阿拉伯的劳伦斯

    第45章 阿拉伯起义,贝尔福宣言(1916-1917)☆☆☆☆☆ 第一节 劳伦斯和麦加谢里夫 这一章是非常重要的一章,涉及人物和历史事件较多也很重要. 有一部1962年的英国大片<阿拉伯的劳伦斯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32(2)乔治.桑迪斯

    第二节 乔治.桑迪斯:第一个英裔美洲人 本节的主人公是乔治.桑迪斯,英国旅行家.殖民者和诗人,他是约克大主教的儿子.在英国国教中,因为不受罗马教皇的管辖,只有坎特伯雷和约克大主教是最高级别的. 161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目录

    前言和序 1-(1)第一任国王:迦南人 1-(2)以色列人 2 年轻的大卫 3-(1&2)王国的圣殿 3-(3)所罗门:圣殿 3-(4)所罗门:衰微 4-(1&2)犹大的国王们 4-(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后记-明天、今晨

    后记 -明天 本节,作者对耶路撒冷做了一些感慨和期望. 耶路撒冷比世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更渴望宽容.但作者又觉得,要在耶路撒冷问题上达成宗教.国家和情感上的和解又无异于痴人说梦. 双方都有人否认对方的历史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后记-耶路撒冷的早晨

    后记 耶路撒冷的早晨:从那时到现在 本书将六日战争形容为一次从灾难边缘窃取的军事胜利,即战争胜利的偶然性. 六日战争中的阿拉伯国家实际是有苏联的暗中支持的,而当时的美国因为深陷越南战争,并未对以色列有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4)六五战争

    第四节 1967年6月5日-7日:侯赛因.达扬和拉宾 本节是本书主体部分的最后一节了,后面只是三篇后记.有关本节中提到的一些地名,请参见P665页附图,不过也不是都有.6月5日上午11点15分,得到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