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评优谨防“轮流坐庄”

中国组织人事报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8日作者:韦阳钰

年终将至,各类考核检查纷至沓来。然而,从往年看,“轮流坐庄”现象在少数基层单位仍不同程度存在,有的“搞平衡”,评优结果论资排辈不按贡献多少,“轮到谁是谁”;有的“作照顾”,兼顾各方利益不按能力大小,风水轮流转,“转到哪算哪”;有的“分果子”,按喜爱偏好不按功劳多少,优秀名额“喜欢谁给谁”。

之所以出现这些怪象,根源在于在认识层面上,没有真正领悟考核评优的含义,片面、机械地割裂了考核和评优之间的关系,导致考核结果随意化、评优儿戏化;在领导层面上,害怕得罪人,有顾虑,老好人思维严重,简单地、随意地搞利益均沾,论资排辈,把评优异化成了平衡关系的砝码;在操作层面上,搞暗箱操作、小范围操作,不公开、不公示。

考核评优,彰显导向,一旦错位,难鼓干劲。考核评优如果被异化为“轮流坐庄”,甚至使正向考核评优发挥反向作用,无疑会败坏风气,助长不正之风,削弱考核的公信力。既然是考核评优,那么考核的等级怎么样?自然要分出个子丑寅卯。评优的标准有哪些?理应让大家知道个所以然。

明确评优导向。树立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导向,设置“先进”和“优秀”考核内容和指标时,根据地区、单位、部门实际情况,多向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单位倾斜,多向一线部门倾斜。加大平时考核、专项考核占比,避免一考定全年,确保考核结果立得住、评优对象过得硬,达到“奖励一人,引导一片”的效果。

突出优中选优。尊重事实、尊重规则、尊重民意,秉承公心、坚持标准、公正推选。做考核评优选择题时,考虑“该选谁”,而不是“谁该选”;做考核评优判断题时,考虑是否符合“优的标准”,而不是“个人好恶”。赛场上分高低、战场上比高下。要多看,坚持“考人”与“察事”相结合,全面掌握干部真实表现;要多听,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对干部的评价,根据“口碑”定“奖杯”,既防止以次充好式的“滥竽充数”,也防止以假乱真式的“鱼目混珠”。

强化公开透明。压实党委党组责任,把好考核评优关。探索全过程跟踪、全流程公示等方式,公开考核程序、方法、标准以及其他关键信息,将一切晒在阳光下。建立健全考核结果反馈、申诉制度,群众监督等机制,主动接受党员、干部、群众监督,确保考核结果可查询、可检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