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起跑线》,其实就是所有人穷富的比拼
我们有一份黑夜要忍受
狄更生 (美国)
我们有一份黑夜要忍受—
我们有一份黎明—
我们有一份欢乐的空白要填充—
我们有一份憎恨—
这里一颗星那里一颗星,
有些,迷了方向!
这里一团雾那里一团雾,
然后,阳光!
江枫 译
印度的起跑线,其实就是所有人穷富的比拼
如今喧嚣最多的鸡汤都是告诉你,关于钱的问题,原生家庭问题,你的努力基本是无用的,还不如去青山绿水处无所事事,后来再瞧这些所谓的无所事事,一样离不开金钱物质的强大基础。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是手持红灯的铁梅姑娘唱的词儿,可是你早当家又能怎样?不错穷是穷前进的动力与源泉,再有吃苦耐劳的先知先觉,恐怕一样改变不了缺少金钱支持带来的百事哀。
感慨印度电影《起跑线》,它竟然诠释出了中国教育的痛,骨子里,这种痛,并不仅仅属于中国教育,它的泛世界性,根基其实还是穷人对明天无法把握的惶恐,缺少了真金白银,即便阿拉伯多如牛毛的王子,也只能回归贫贱现实。
对物质的认知,早早源于借钱打会,夏夜绵长,冬日寂寥,星辰兜转,这些都不如父母,为了孩子的上学筹款借钱刻骨铭心。囊中羞涩的情绪,一直喧扰,甚至超过了女同学青葱容颜的吸引力。
如今的教育体制对人的残酷,确切的讲,是对穷人的残酷,反反复复,没有结局。不过除了教育之外,其他对穷人的残酷,有过之而无不及。穷人想要改变命运的可能,从小学到大学,估计赔进去的除了家庭倾尽全力的金钱,才是真正开始。
大概任何地方都一样,学校其实就是展现阶级的地方。功利是现实,它的存在其实与学校无关,学校可能只是个起点,一地鸡毛的生活,处处极端匮乏的安全感,教育从来就不会对穷人温柔以待。
BBC纪录片《人生七年》从1964年开始跟踪采访英国精英阶层、中产和贫民阶层的14位7岁的孩子。此后每隔七年,都会回访,这些孩子的命运基本如此,中产阶层的孩子可以略微上升,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
偶有例外,也是巧合中的幸运,幸运中的巧合,这种残酷事实,其实类似《起跑线》里中产阶级夫妇的焦虑,他们陷入深刻的身份焦虑,为了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有个好的教育,跨入更好的阶层,焦头烂额的挣扎拼搏。
为了孩子的未来,父母恐怕会倾尽全力,这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譬如自己周围大多是商人、知识分子和政府机关的底端,仰着头也不定能瞧清,这个队伍的前端和金字塔顶,算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哄骗自己偶尔的不忿。
有资产,就有经济实力超越突如其来的危机之外,这或许才是所有资产持有者抵御不安全感的共同自信。
有时奋斗的意义,并不在于一定要抵达的目的地,所谓的分数、学历,其实都与教育、修养、情商无关,即便善良宽容被践踏的一文不值,它也有可能成为支撑你,走出土崩瓦解前的最后一片信念。
保持真我,勿失本心?生而为人,本就没有选择。有钱的意义,更多是一种选择的机会,而此时钱带来的选择,多数会倾轧本来属于无钱一族的机会,不知不觉的压榨带来的上升快感,成为挣更多上升金钱的台阶。
看似孩子择校教育的藉口,其中蕴含了贫富差距、阶级分层、待遇不公等等诸多社会问题,像这种宿命感比较强的疑惑,有时只能抱着不能改变世界,姑且不被世界改变的侥幸,听之任之的糊涂度日。
春光迟暮,小楼一夜听春雨,坐着一屁股闲钱,忽然槐花一梦醒来。
【 绘画:许英来(中国)】
前文回溯 :
- The End -
【菩提之恶花】
一个文艺大叔的个人呓语
读书、看电影
用心灵旅行
长按指纹3秒“识别二维码”关注
【微信号:zhl172901515】
【欢迎添加交流 个人微信号:ahzhang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