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秒钟;发生了什么呢,
在这广阔的世间?
一种没有写出便被抹掉了的爱
和一只空空的水罐。
汉德克:我是如此焦虑
《骂观众》与《冒犯观众》属于一个戏剧,译名不同,皆是汉德克对传统戏剧的颠覆。实际上,在诺贝尔奖项之前的空闲时间,阅读汉德克是种挑战,它不会带来任何文字的愉悦,主谓宾节目场次主题都不复存在。汉德克获得瑞典学院的垂青,只能是某种文字的胜利,所谓学者的胜利,与阅读者无甚关系。这样的文字面前,村上的陪跑多少可能是博彩公司,有意逐利的噱头。想象阅读村上的,远远多于知晓汉德克的,种种泛滥的笑意早已从嘴角瞥到了头顶。席勒早期的戏剧标签即是狂飙,蔑视权贵,对法规戒律不屑一顾,《强盗》上演时,仿佛是对压抑已久观众一次现场的宣泄,台上台下真真假假,变成了疯人院。这恐怕是早期的心灵鸡汤直播,一个深沉的男主,不断提出为什么活着?活着是不是徒劳无功?话痨般的渗透至今。
诸如此类的问题,哈姆雷特式的彷徨煎熬,汉德克嫌此问得繁琐,解决不了的还是走向死亡。杜尚是观念艺术之父,他用小便器,美其名曰“泉”,随之而起的解读多半是扯淡,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关键是你要在场。《骂观众》更倾向于反戏剧了,汉德克的也是要求你在现场的行为艺术,戏剧与现实,演员与观众,基本混沌在一起。在此,你不可能置身事外抱着膀子看风景式的听人独白,因为那之前汉德克恶狠狠地告诉你,都是欺骗,这次也不一定。语言的规则和谈话的教条,剧院里的那些道德宗教等等都不复存在的时候,在瑞典学院的院士们看来,讲述一个完整情节子丑寅卯的故事,远没有汉德克赋予的疲倦、异乡、第九王国,那么用力过猛地挣脱历史和常规,所达到的自由和理想。当然比之托卡尔丘克先用瑞典文版的《雅各书》赢得了院士们的青睐,汉德克编剧的《柏林苍穹下》,执导的《左撇子女人》,或许早就让许多人熟悉起来,直到读了他的小说《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才发现站在塔顶的汉德克,并不准备解读死亡。阅读才是洞悉作家的唯一方式,除了更像年轻行为艺术的《骂观众》,阅读者实际上比小说家更孤独,私密的心绪,忐忑不安,寻找通向世界各个角落的途径,侥幸者会在此后漫长的阅读中,被作家创造的仅属于个体的世界所吸引,暂时摆脱现实的骚扰。并无否认汉德克据此创造的意义,但是这种语言上的创造值得怀疑,也是汉德克怀疑颠覆的那种,譬如《 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守门员是萨特之类的象征,阅读者拼劲的智商,成为嘲弄的靶子,完全陷入荒谬看似无意识的焦虑。
汉德克特别适合焦虑的时候阅读,心无旁骛反倒是种累赘,要注意动态的静止的,尽管愉悦的旁观,这和他二十几岁的戏剧不同,虽然通过文字能瞧见汉德克狡黠的眼神,保不齐下一秒还是被他裹回焦虑不安,如坐针毡。焦虑人人都有,我是一直有,而且绵绵不绝,始于远古,为几乎眼之所及的一切焦虑,大多时候都超越了守门员面对罚点球的焦虑。黄昏的暮光,遮住了刚刚升起的灯火,而汉德克写下的焦虑,从这里开始,没有语言桎梏的沉默。到过中国的汉德克写过一部小说《痛苦的中国人》,书中仅有一次,男主闯进一家餐馆,里面全是中国人,餐馆被汉德克融汇了昏暗脏乱简陋,他直视那些比加谬焦虑还复杂的问题,随后展开分析的仅仅是东欧历史政治,与刻意标志含义模糊的“痛苦的中国人”无关。
▷我只怕一件事,那就是平庸生活
▷别人悲欣交集影视单|声色浮生201910
▷东野圭吾的悲观与绝望
▷《白鹿原》:黑娃与小娥纠结的欲望
▷我们终究不会像阿甘一直狂奔下去
▷珍惜厨房里的那些油腻时光
▷王小波与李银河的傻和率真
▷世界或许就是一种幻想
▷活在鱼缸里的意义是什么呢?
▷鲁迅《野草》: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福克纳: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
▷福楼拜的残忍与爱玛的执着
▷乔布斯:苹果的戾气与梦想
▷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人
▷别有深情一万重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博尔赫斯:金黄温柔,老虎依旧是老虎
▷毛姆:岁月如此锐利的刀锋
▷我们那么努力,仍然掌控不了自己的生活
- The End -
一个文艺大叔的个人呓语
读书、看电影
用心灵旅行
长按指纹3秒“识别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zhl172901515】
或许除了设计、摄影、生活中的小确幸,我们什么都可以聊
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
晋人王质入山打柴,观人下棋,局终发现手中斧柄已烂...山中一日,世上千年...只恐烂柯人到,怕光阴、不与世间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