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专家,别再给红木大老板捧臭脚了,你们让全行业的人都恶心了!

  "捧臭脚"在中国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据典故所载,该词最早源于北宋年间。

  当时宋神宗让宦官李宪巡边,边军文武听说李宪的脚很臭,就争相为其洗脚,脱靴捧脚之时常常先嗅上一番,而后赞叹道:"太尉之足,何其香也!"

  对红木专家”捧臭脚“留下深刻印象的,要从2011年说起。

  在那年夏天,一个收视率曾创过纪录的电视台,做了一期电视访谈节目。

  在节目中,一位几近家喻户晓的“XXX王”,讲述了在印度考察紫檀时惊心动魄的经历,还介绍了大叶、小叶紫檀的区别:

  “长在山阳面的,有阳光,长的非常快,叫大叶紫檀;长在山阴面的,见不到阳光,长得非常慢,叫小叶紫檀。”

  “长在山的东边、山的西边的也叫紫檀,但都不如小叶紫檀。”

  “为什么叫小叶?太阳不照,它叶长的非常小,长得非常缓慢。”

  已经2011年了,大叶紫檀的国际玩笑,早在2000年红木国标修订之前就已经真相大白,十几年之后又弄出了一个新剧本,确实让人意外。但是,因为听多了一些大老板的信口雌黄,所以也只是哈哈一笑,根本没有惊讶。

  真正不可思议的是,和这个大老板一起上节目的专家,居然坐在边上一脸认真的附和着。

有人会说遍地专家,难免有些会出台站街,不足为奇。

问题是,那位不是散养的专家,而是体制内的,参加过红木国标修订,在行业内如雷贯耳的权威。

  在汉语词条解释中,“捧臭脚”有两义:

  一是明知被捧方是错的(脚是臭的),也要千方百计说成对的。例如:管桦 《竹》:"有的官看皇帝眼色办事,明知道皇帝错了,他却溜须拍马,捧臭脚,一个劲儿地奉承:'万岁圣明!万岁圣明!'"

  二是明知被捧方的本领不怎么样(脚是臭的),还要推崇叫好。例如:一个不知名角儿出场,水袖还没抖开,台下喝彩暴起,直掀屋顶。旧时俗话称之为" 捧臭脚",意为专门为戏子捧场。如今叫"托儿",往往得花钱雇。

  如果说上面的那位表达的是第一义,那下面这就表达了第二义。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在一个根正苗红的媒体,刊登了某专家对某红木企业的专题采访报道。

  在报道中,这位专家用详实的图文,细致的描绘了一个“诚信经营、规范管理”的“行业标杆”企业。而这个大老板“埋头苦干”的“工匠精神”和“执着理念”,也同样被讲述的催人泪下。

  嗯,如果不是知道他们大部分红木家具都是收过来的便宜货,如果不是听说过这个大老板起家发迹的传奇故事,我差点就信了。

  古语说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当然还有比这更狠的:一个从办性病医院转入到红木行业的老板,被赞成了“佛商”、“善商”。

  是的,就是在小旅馆里治性病起家,因“魏则西事件”而举国哗然的那种医院。

  早期在电线竿上到处贴“祖传秘方、专治性病”小广告,互联网时代又贡献百度一半广告收入做竞价排名的老板中的一员,现在洗脚上岸了,玩腻了“一针包好、无效退款”,改玩情怀格局,开始“心护众生”了。

  不得不说是这个时代的悲剧,这个社会的奇耻大辱。

  为虎作伥的帮凶又是谁?

  捧臭脚的专家也别一脸懵懂的装无辜、装不知道、装被蒙蔽。

  这些品牌“背后的故事”行业里的很多很多人都知道,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如果这些红木圈里茶余饭后常讲的笑料都不知道,还能接这种台站街的活

  专家本该是这个社会的公知和正义。就算为了利益而苟且,也不该彻底沦为陷媚者,成了大老板豢养的号手。

  就算挣车马费、润笔费,也别挣那些有病的企业、作恶老板的钱,那是脏钱,是作恶,是助纣为虐。

  站街女都有底线,不接那些有病的客,难道连站街女都不如?

  在很多捧臭脚的专家文章里都能看到这个场景:

  某很有钱的红木大老板,用那双柔润到疑似打了玻尿酸的手,拿着凿子、尺子在家具上比划几下,摆拍了几张照片,就被赞成了“工匠精神”的代表、“埋头苦干”的典范。

  而那些满手老茧、能做出真正精品、能让真正的行家认可、但没钱请专家捧脚的中小红木厂老板们,除了给行业造假和乱象背锅,在各种场合、被各路专家和红木大老板们一起痛心疾首的拎出来轮番吊打之外,几乎从没有被这些专家所关注、表扬。

  如果专家们都不给大老板捧臭脚了,行业乱象也许就该慢慢消退了,市场也就该清澈了。

  如果专家们都能站着把真话说了,《弘扬工匠精神》会议上“让工匠有收入、有地位、有尊严”的目标,也许就该实现了。

  这一天,会不会来?何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