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充电】造山型金矿概念及基本特征
是时候
我们一波了
1、造山型金矿床定义
过去,人们把产于地壳、低绿片岩相地质体中的脉状金矿床称为中温或中深金矿床(mesothermalgold deposits)。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该类矿床具有很宽的成矿深度(最深15~20km)和温度范围(150~740℃)。
与Lindgren(1933)提出的深度和温度分类方案不相符,事实上,众多的研究表明该类金矿床具有相似的金属元素组合、成矿流体特征和地球动力学背景,而且在时空上均与造山作用有关(Groves等,1993,1998,2000;Kerrich等,1990,1993,1994,2001;Goldfarb等,1998,2001;Witt等,1998)。Kerrich等(1990)、Groves等(1998)在沿用Lindgren(1933)深度分类方案的基础上,认为应着眼于其形成的构造背景和成矿作用而给以统一的分类命名,建议统一称作“造山型金矿床”。
目前,造山型金矿(Orogenic gold deposits)是指产于挤压环境中的不同时代的脉型金矿床系列,包括以前所说的脉型金矿、中温或中深金矿、前寒武纪金矿、浊积岩中的脉型金矿、板岩带中的脉型金矿、绿岩带中的金矿和剪切带中的金矿等。该类金矿也被称之为脉型金矿,包括网脉、矿化围岩和剪切带中的矿脉。
2、造山型金矿床基本特征
根据Groveset al.(1998)、Kerrich etal.(2000)的研究资料,通过对不同时代造山型金矿床的研究,该类矿床具有以下主要的共同特征:(1)造山型金矿床形成于汇聚板块边缘以挤压和转换为主的增生地体中,伴随着俯冲和碰撞造山运动。(2)造山型金矿床在空间上严格受构造系统的控制,且金矿的分布格局和矿体的定位及矿体的空间组合样式与造山作用有关。还有不同级序构造对矿带、矿田和矿床的多级控制。
(3)矿石金属矿物为低硫型,其硫(砷)化物含量在3%~5%之间,毒砂是变质沉积围岩中的最主要硫化物;黄铁矿和雌黄铁矿是变质火山岩中最主要的硫化物。(4)造山型金矿床一般产在变质程度较低的低绿片岩相地体中,典型围岩蚀变类型为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硫化类、矽卡岩组合。
(5)造山型金矿床银含量较高,Au/Ag比值平均值为1~10,并伴有W、Mo、Te等的富集。Cu、Pb、Zn、Hg等弱富集或不富集,在此类矿床地壳连续模式的低温区域,As、Sb、Hg的富集程度增强。
(6)成矿流体为低盐度的、近中性的富Co2流体。其δ13C的值为-4.47‰~-6.62‰,δ18O的值为8.32‰~8.70‰,成矿流体具有明显的不混容特征。
文:矿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