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小方治病,就不要开杂烩汤:三味药,上...
能用小方治病,就不要开杂烩汤:三味药,上化咽干、口渴,中解失眠,下散怕冷、尿频
有一个小姑娘,24岁,她找我看病,我开方:黄连、肉桂、玄参。
她说,“我全身都是病,你就给我开三味药?这能行吗?要不你再加几味吧,钱不是问题。”
我说,“能用小方治病,就我就不会开杂烩汤。”
然后呢,这个小姑娘,前后就用了7剂,身上的各个毛病,都烟消云散了。
这个姑娘是什么问题?我为什么就给她开了三味药?
她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却像一个七八十的老太太,浑身是病:
①失眠,半年以来,每天晚上熟睡只有一小时多一点;
②咽干、口渴、上半身总觉得发热;
③大便干,脸上总是红红的;
④喜欢热饮,凉的喝不下去;
⑤双脚从来都不温乎;
⑥半夜起夜,尿频;
⑦月经提前;
⑧痔疮出血。
这么多毛病,很繁杂,没有规律和头绪,那么她的病根在哪里呢?
我破案的突破口,在于她多年的顽疾——痔疮出血。
如果长期痔疮出血,就容易伤人的阴血,心主血,肝藏血,总是伤血,心肝就会受影响。
而病人,左侧脉沉细,提示的就是心肝之血受伤、亏少。因为左侧的寸、关二部,对应的是心肝。
心血少,就会生虚热。肝血少,也会生虚热。血热内生,神魂不安,就会失眠。而她口渴、咽干、便干、脸红、舌尖红、舌苔黄、上半身发热、月经提前,色暗红而紫等等,都是虚热所致的。
到这里就完了吗?没有这么简单。
正常情况下,心火应该下行,温煦肾水,使得肾水不至于过寒。如今,心火虚炎,心中这股气,往上走,它不往下走了,于是心阳就无法下达于肾。肾水得不到心阳的温煦,就容易产生过寒之态。
这样会导致什么结果?
肾阳不足,就拿这个病人来说,就是下半身发凉、尿频,以及右侧尺部脉的沉弱。右侧尺脉,对应的是肾阳。
所以,她的病症,虽然看起来很多,并且没有一丁点的规律和头绪,但是仔细一想,无非就是心肾不交,上热下寒,全身的阴阳失调了而已。
所以,我当时的思路就是:在上,就得清虚火;在下,就得补肾阳;同时,用滋阴清热之品,润肠通便,增进一身的水液。
总之,“方精药简”,短短的四个字,就能考验一个中医,临床化繁为简、抓主症、灵活用方选药的能力到底怎么样。
其次,作为一个中医,是不能被一些看似复杂的状况,和指标所迷惑,一定要回归病情当下,抓出根本病机,遣方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