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登飞来峰》与《题西林壁》,看王安石、苏轼当时的心境
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非常有名,尤其是后一句更加著名。以至于一些人认为前一句抄袭后一句的创意,实则不然。苏轼写下《题西林壁》时,距离王安石写《登飞来峰》已经过去了33年的时间。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自幼聪颖,酷爱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稍长,跟随父亲宦游各地,接触现实,体验民间疾苦。文章立论高深奇丽,旁征博引,始有移风易俗之志。
1051年,王安石写下来《登飞来峰》。此时王安石30岁,任舒州通判,勤政爱民,治绩斐然。宰相文彦博以王安石恬淡名利、遵纪守道向仁宗举荐他,请求朝廷褒奖以激励风俗,王安石以不想激起越级提拔之风为由拒绝。 欧阳修举荐为谏官,王安石以祖母年高推辞。欧阳修又以王安石须俸禄养家为由,任命他为群牧判官。不久,王安石出任常州知州,得与周敦颐相知,声誉日隆。
登飞来峰
北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比王安石小16岁的苏轼,写过《题西林壁》这一首诗,其中的最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似乎与王安《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遥相呼应,里面的感情和哲理则稍有不同。
题西林壁
北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王安石在30岁这一年写下的《登飞来峰》,有一种出将入相之大气,说明王安石的抱负非凡。这首诗也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诗中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这首诗运用比喻的方法,说明一个道理: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苏轼在47岁写下《题西林壁》时,是在他奉诏赴汝州就任途中,此时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苏轼在赶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此时苏轼的心境一定是即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为丧子之痛而身心俱疲,这首《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其中看不到王安石那般胸怀天下睥睨一切的恢弘气势,更多的是体现出接受现实的无奈和自我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