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高跷走兽闹元宵,6岁娃踩高跷当领队
今天是元宵节
大河乡土
恭祝各位朋友元宵节快乐!
2月7日是农历正月十一,山西稷山县清河镇阳城村组织本村的高跷走兽艺人在村委广场举行高跷走兽专场表演,用这一延续300多年的国家级非遗闹元宵,村里的7个走兽和“九凤呈祥”节目全部呈现,规模空前。
阳城村是一个千年古村,被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村里的大人、孩子大都会踩高跷,而盛行于村里的连体高跷艺术--高跷走兽,则是全国独有,仅存在于古村之中。
高跷走兽起源于明末清初,盛行于清朝雍正初年,在规模盛大的庙会活动中经久不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高跷走兽是由两人表演的连体高跷,将人与兽巧妙组合,精心妆扮,演绎一个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图为一对高跷走兽艺人正在为村民进行表演。
演出前,绑好跷子的艺人们在进行上装。
一名高跷走兽艺人正在村人的帮助下妆扮。
当日,村里还组织了“九凤呈祥”节目,参与演出的都是村里十几岁的小姑娘,她们脚踩高跷,身扮凤凰的形象,为村民祈福纳祥。图为村民在帮九位姑娘进行妆扮。
经过近一个上午的化妆、妆扮,活动在下午1点左右开始。锣鼓声中,村里一名六岁的小男孩踩着比自己身高还高的跷子,作为领队行动自如地走在演出队伍的最前面。
九位身穿鲜艳服装的“凤凰仙女”在众人的簇拥下,踩着高跷走向表演场地。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羽毛美丽,是人们心目中的瑞鸟,天下太平的象征,常用来象征祥瑞。
紧跟“九凤呈祥”的是7个高跷走兽。据阳城村艺人介绍,高跷走兽由兽头、兽身和表演人员组成,表演时需两人脚踩高跷一起演骑在兽上的样子,同时要肩扛身背几十斤重的兽身、兽头,按曲牌节拍行走。
饰演艺人脚下的高跷必须是同步行走并协调一致,表演时需要听从锣鼓、花鼓的鼓点调整两个人的步伐,难度极大,常使扮演者大汗淋漓。由于两人脚踩高跷,身体藏在兽身内,从外观看像真人披甲跨骑,气势威武雄壮。
阳城村分为南、北阳城,北阳城的走兽包括麒麟、貅狼、独角兽、鳌等,南阳城的走兽包括黑狸虎、梅花鹿、貘等。每个走兽都有美丽动人的传说或典故,每个故事都表现了征服邪恶的主题。图为正在演出的高跷走兽。
这些走兽形象基本都是古时候流传下来的,虽经多次修补,仍保留着原貌。其中兽身制作材料有软布、竹麻纸、草纸等,艺人在刻好的泥胎模型上,用胶粘贴糊裱,在不见太阳的地方阴干,再经过修整上色制成。图为妆扮为卫丑的演员骑在貘兽身上进行表演。卫丑是晋国太子重耳的近臣,据传是他制服了伤人伤畜的凶猛貘兽。这种妆扮中,前面一人是站立姿态,后面一人以弯腰姿态藏身在兽身内,两人步调一致以顺利前行或后退。
而走兽的兽头是先做好骨架,之后使用竹板、麻带、麻丝、铁丝、软布、草纸等材料进行缝制绑缚、捆扎,最后用多种颜色装饰打扮而成。兽头不易磨损,而兽身每使用一次便需要重新糊裱修复。图为一只鳌兽正在村巷中游走表演。相传鳌是天神奎星的坐骑,奎星是掌管人间状元的神官。鳌头上站的青面红发、一手执笔一手拿斗的就是奎星神,它专点人间中状元者。鳌背上骑的是身着红袍状元服、头戴状元帽、脚穿朝靴的新状元郎。
一只黑狸虎走在不宽的村巷中与骑自行车的村民相遇,村民赶紧停车让过。传说黑狸虎是封神榜中赵公明的坐骑。
艺人骑着麒麟兽走过一户刚刚举办婚礼的人家门口。"麒麟"是古代传说中像鹿一样的动物,该走兽是根据封神演义故事制作的,骑在麒麟背上的是纣王驾下大臣太师文仲。
一位腰鼓手敲着鼓点引导独角兽进入火神庙前的表演区。神色凶煞的独角兽,在古代传说中是百里奚之子孟明的坐骑。
艺人们驾驭着各种走兽走在村路上,为围观的村民表演,热闹闹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