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学医小伙半年培养出世界机器人大赛冠军,是县级区域第一人
36岁的胡博从小就喜欢动手动脑,上中学后更是喜欢琢磨计算机,但高考后却阴差阳错地上了一所医科大学,毕业后他没有去医院上班,而是又参加了一个机械与自动化专业的本科函授学习,之后进入一家以生产工业产品为主的国企,当了一名工艺技术人员。在企业工作期间,勤奋好学的胡博参与设计、改进的工装器具多次获得单位奖励,但企业常年规律的工作让他逐渐感到厌倦,去年毅然辞职,在当地开了一家创客工作室。
“因为平时爱鼓捣一些新鲜的东西,2015年左右,我个人就设计了两款智能家居产品,申请了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授权。那时,国家刚好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把自己的智能家居项目做成商业计划书发送至孵化平台,2016年就受邀参加了洛阳直通硅谷创新创业大赛,2017年参加北京大学创新创业交流会。从那时起,我算是步入了创客的群体,对创客有了深刻的理解。”图为胡博在工作室给学生授课。
胡博介绍,后来,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一款图形化编程软件,经过网络查询才知道这个图形化的编程软件在国外已经普及多年,于是他立即上网买了一本,然后和自己的上小学的儿子一起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他觉得儿子的思维逻辑性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自己也通过编程逐步了解了STEM课程相关的内容。图为胡博工作室的一名小学生在进行计算机图形化编程学习。
“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其课程的重点是加强学生在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数学素养方面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手能力。我觉得计算机编程就应该从小培养,而图形化编程正好符合孩子们的特点,编程的过程就是提升孩子STEM能力的过程。”胡博说。
胡博所在的是一个县市级,当地孩子家长的教育观大多还停留在“上一个好学校”,而很少关注孩子的智力和能力提升。胡博说,人工智能是未来社会的方向,让孩子们从小掌握相关的知识,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及人生规划非常有用,“所以,工作室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对此有兴趣的孩子,让他们通过项目制合作提高协作性,提升工程化思维能力,让小地方的孩子也和大城市的一样。”
从2017年底开始注册公司并开设相关学习课程,胡博不仅从理论上对孩子们进行传授,更从实际操作上手把手教授编程方法和编程逻辑,同时以项目制的方式组队,提升孩子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图为胡博在指导一个团队的三名孩子进行机器人对抗操作。
图为一名小学生趴在机器人对抗台边指挥自己的队员。
“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孩子们学习了图形化的编程、电子模块和机械结构,也完成了很多小项目、小作品。今年8月份我第一次组队,让他们参加2018世界机器人大赛,就拿到了Robocom精英赛MAKEX星际探索小学组的冠军,同台的都是北上广深的强队,县级市的团队获得冠军还是第一次。”胡博介绍。图为胡博的学生在参加2018世界机器人大赛Robocom精英赛比赛的镜头(当事人提供)。
据了解,2018世界机器人大赛RoboCom精英赛设幼儿组、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和大学组,涉及十个赛项,来自全国30个省份及地区的参赛队伍超过1000支,参赛人数2000多人。图为胡博团队的队员在颁奖典礼上领奖和获得的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