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鉴易知录|东晋纪(七)
开元四千七百十八年
纲鉴易知录
东晋纪
(距今时间:1703年 — 1600年)
东晋纪(公元317年—420年)讲述的是西晋皇族琅琊王司马睿南迁建立的政权历史。晋孝武帝驾崩后,太子司马德宗即位,是为晋安帝(公元397年—419年在位)。晋安帝愚笨,朝政落入会稽王司马道子和其世子司马元显手中。皇权地位大为衰落,各地叛乱层出不穷,权臣桓温之子桓玄野心勃勃,趁机篡位。统治阶级内部争斗,造成民不聊生,世奉五斗米道的孙恩、卢循相继起义。在平定这些叛乱的过程中,曾在肥水之战中建功的北府兵里,一位名叫刘裕的将领脱颖而出,正式登上历史的前台。快来品读吧!
【上接烈宗孝武皇帝(下)】
安皇帝
第一节
提要
公元397年,晋安帝登极,朝政由会稽王司马道子和其世子司马元显把持。但是王恭、殷仲堪等地方势力与司马道子交恶,联合桓玄举兵反叛。司马道子暗懦无能,只知息事宁人,最终依靠司马元显才把叛乱平定,但祸患依旧。此时的北方也是分裂割据、内乱频仍。公元398年,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后燕内部分裂,燕主慕容宝被杀,慕容德建立了南燕。同年,魏王拓跋珪(guī)称帝,鲜卑拓跋氏进一步崛起。
原文
第二节
提要
公元399年,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无道,激发了五斗米道信徒孙恩的起义,心怀不臣的桓玄趁机在地方兼并势力。朝廷派谢琰(yǎn)、刘牢之讨伐孙恩,翌年谢琰败死,刘牢之逐渐对孙恩占据优势,其手下将领刘裕逐渐崭露头角。公元402年,桓玄正式反叛,杀死前来讨伐的司马元显,收编了孙恩的党羽卢循等人,率军攻入建康,又杀死司马道子,挟天子而令诸侯。北方诸政权中,北魏皇帝拓跋珪糅合鲜卑旧制和汉族制度,建立了统治秩序;南燕的统治暂时稳固;后凉、南凉先后易主。
原文
第三节
提要
公元403年,桓玄篡位称帝。次年,刘裕在刘毅、何无忌、孟昶、刘穆之等人的支持下,自京口起兵讨伐桓玄,力图兴复晋室。经过覆舟山、峥嵘洲两场大战,桓玄势力被击溃,他穷途之下挟晋安帝逃入江陵,被宁州督护冯迁击杀。晋安帝复位。北方政权中,北魏又进行官制改革,在政权建设上,领先于北方其他政权。
原文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