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很多散文,为何写不好散文

诚然,我们读过很多散文,为何写不好散文?
或许,你可以怪中学教育里的“作文写作”,让写作成为考试工具,而不能写出好文章。
如果寻根无源,你大可以怪当下的工作太忙,书都来不及看了,还有时间写文章?
这灵魂式的反问,的确可以为很多想做的事没去做找到合理的理由。然而,当我们每次读到好文章,依然会由心赞叹,再发现作者也是杂事缠身,并非我们眼中的那种每天就是喝喝茶写写文章那么清闲时,在心内深处也会自问:
为什么每当我想写点文章的时候,情感与文字总是那么枯竭?
如果你有这样的自问,或者隐约觉得这个问题快要来,鹿茸哥今天推荐的这本张怡微的《散文课》,大概可以帮你找到答案。
诸君此刻一定会想:太好了,这本书将解决我的写作老大难问题了!
如果你是这样想,看到此处,基本可以退出,因为这本书,并不能帮你解决马上就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而是要在你的认知世界里,搞清楚“散文”如何而来。
这就像要盖一座大楼,必先有地基,有规划,有构想,还有建造能力,才能完成,而非平地一声雷,出手是名篇。
写散文,是需要有灵感,那什么是灵感?郑板桥先生画竹理由可以为例。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从胸中到手中,这是灵感。从眼中到胸中是知识的积累。落笔成竹,并非神灵眷顾,而是创作者平日里的练习,最终才有自己的“竹”。
灵感,是日积月累的沉思之下深厚的迸发。
散文的质量,取决于真情实感。在快速的世界,文字难以孕育深厚,写作者也很难被要求更高的深度。
一个迷恋金句的阅读环境,很容易弥漫着滥情的空气,从而越证实情感的枯竭。
好的散文,如同中国古典诗词所倡导的“深哀浅貌,短语情长”。它将说不出的感受,延伸为:它说出了每个人想说却说不出的话。它带着写作者和读者看见世间难言的物象,窥见人的心灵景观,在无法挽回的心灵处境中,重新开凿出一个审美的世界。
在散文书写的世界里,我们理解了自己的有限,生命的短暂,以及情感的偶然,让我们自省,成为更好的人。
我不断体会张怡微在《散文课》中的文字,也对应我在这几年的书写。
我写父亲年轻时梦想成为画家,后来却成了一名理工类的工程师。他做着与艺术毫无关系的工作,却在60岁的时候开始画画。写着写着,我好像开始真正理解父亲了。
我回想起母亲的逝去,在最后一面时,我和她从山上的庵堂走到公路,我竟然在回忆中,重现那一场分别,斑驳的竹林日光,缓慢的脚步声,风吹过时,都可以听到母亲轻声的叹息。我在写的时候,不仅画面清朗如昨日,连说话的语气和分别的目光都近在眼前。
当我读到《散文课》里写道:
散文有一种近似于重现的愿望,重现那么生命中不可挽回的人事,重现生命中那些不可修改的命运的结局,重现忽远忽近的家乡认同,重现失去的痛苦,重现对失序与变化的抵抗。
我是如此“感同身受”。
我们读到的散文,之所以觉得好,正是文字中拥有的高质量的情感,带我们深沉地理解人生与命运。在“感同身受”的基础之上,看见不一样的物质世界。
这本《散文课》是张怡微在复旦关于散文创意写作的教学实践。从散文的灵感,到散文的情感;从散文的结构到散文语言美,从散文的抒情境界到状物与言情……,这是一本非常特别的散文写作漫谈。
书中不仅整理了从五四以来,名家对散文的认知与观点,也非常鲜明的呈现作者在教学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在对经典散文名篇的解读,更是带我们重新认识散文的意义。
对于热爱散文的朋友们而言,这本书不止是给了我们的散文写作的指南,更为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更为深刻的理解书写与内心的关系。
如果在生活中不具备鉴别复杂情感的能力,那么在文章里,有质量的情感不会白白恩赐给作品。
如果在文字里,抒发的并不是自己的真情实感,也并没有对生活与世界更为深层的理解,好的文章也不会出现。
张怡微,上海青年作家,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师,复旦大学创意写作MFA专业硕士导师。现已出版《旧日的静定》《我自己的陌生人》《樱桃青衣》《家族实验》等二十余部作品。曾获2014年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奖、第33届台湾时报文学奖散文评审奖、第15届台北文学奖散文组首奖、第38届香港青年文学奖小说高级组冠军等奖项。
如果你喜欢这本书
(0)

相关推荐

  • 静和定都是美好的品质

    静和定都是美好的品质 --张怡微新作<旧日的静定> 王新鑫 读完<旧日的静定>,正好是中秋节的早上,有一点凉意,有一点桂香,最后一篇是<何处得秋霜>,和节气莫名地吻 ...

  • 诗的写作课一一意象的帝国

    诗歌是一切写作的起点和终点 黄梵,诗人,小说家,副教授,已出版<第十一诫><浮色><南京哀歌><月亮已失眠><等待青春消失><女校先先 ...

  • 【原创】513.写作灵感从哪里来?

    现在坚持每天日更的朋友有很多.大家为了实现心中那个遥远而美丽的梦,都在不懈努力着,都希望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耘,实现年儿时的文字梦. 我自己也在坚持日更,截止到今天,已经实现日更277天.基本上是一日一更 ...

  • 【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陆圆:写作新感

    写作新感  中山市第二中学/陆圆 阅读容易,写作难.阅读是一个接受信息的过程,接受的多少与深浅常常是不用检测的,你可以稀里糊涂地翻完一本书,自欺欺人地说读完了.可是写作是一个表达信息的过程,你必须脑里 ...

  • 张怡微的一堂散文课:整理那些无可挽回之事与未被命名的感情 | 镜相

    2017年起,青年作家张怡微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开设一门叫<散文写作实践>的课程.面对这种学生从小就熟知的文体,该怎么教,如何称之为好,是摆在她和同学们面前的难题.张怡微的散文课堂和传统教学课 ...

  • 需要消化的文学情感

    --丁一评论随笔集<晓来花片>跋怡 霖 将恩师丁一近两年来为他人撰写的序跋与评论,整理出20篇辑成<晓来花片>一书,是了却我多年的一桩心愿."晓来花片"是取 ...

  • 恶人手中的知识就像疯人手中的剑:鲁迅文学奖作家周晓枫专访(2)

    访谈问题六 文学阅读与生活现实,调和抑或冲突 周乐秾:哈哈,我们的交流非常真实,甚至有一定的思想交锋.其实,作家作品正如一道道菜肴,读者或如菜肴的品尝者,接受.欣赏,喜欢甚至迷恋一位作家的作品,都会在 ...

  • 关于散文写作的三点感悟

    一个人漫步在幕色斑驳的河边,秋晚微凉,树静虫鸣,城市一天的暄闹被河水哗哗的声音涤荡成一层薄雾,飘飘渺渺,我的思绪也在这相对的静谧中一点点活跃起来. 最近几天我将自己所写的散文进行了一次统计和复盘,仔细 ...

  • 龙安剑‖散文:只是和你的一次闲谈

    只是和你的一次闲谈 文/龙安剑 就是很奇怪与很奇妙的一件事情,近乎"停笔"多年再未拿起笔真正的书写一篇字面上"篇幅较长"的,情感上为"感情较真挚朴实& ...

  • 为什么一定要写这篇文章?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这里所适应的对象,并非阅读者,而是写作者.可能阅读这篇文章会浪费几分钟,这篇文章写起来也需要时间,但实际作用也基本没有.该类型基本无法创收,对我的事业提升不大,甚至会影响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