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洪诚,潘朝铎两位老师作品欣赏
感谢您关注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
投稿微信:CZJ690430
投稿必须是首发稿件
公告!公告!公告!
第二十四期(纸刊)思归客杂志正紧张而有序的组稿中。请朋友们积极投稿,相片,简介,稿件直接发思归微信即可。请朋友们相互转告,过期不候!(上平台上杂志,今日头条免费,如果要杂志适当给点赞助费,快递费即可。请朋友们理解。投稿自愿,没有稿费)切记,要求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
熊洪诚,男(1970—)笔名:踏雪红尘,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左里镇旧山村委会獭溪塘熊村人。大专学历,系都昌县金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员工,喜爱诗词文学。九江市联学会会员,浔阳诗社会员,华厦思归客会员特邀作家,中华当代传世诗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七律/咏初冬
文/熊洪诚
冬与秋光竟短长,吾施白雪汝涂霜。
呼云摆起回形阵,逼雁排成一字行。
催瘦黄花愁落叶,照寒明月醉残阳。
今生浪迹天涯客,时为沧桑赋断章。
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会长曹志杰先生继《心之语》后的第二本诗集《醉语》已出版,欢迎订购
(另注:《心之语》还有少量存货,欢迎选购)
作者简介:
潘朝铎、笔名:孟研、正义、天马、潘峰,山野小草。1965年生,祖籍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太仓村。法律工作者,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洛阳市基层法律服务业协会会员,洛阳市司仪协会会员,孟津县易学研究会会员。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中国诗书画家网高级诗词家、高级书画家,中国乡村作家。1980年初中毕业后平乐公社机砖厂工人,洛阳工合建筑公司工人。从干普工搬砖开始学砌墙,抹灰,钢筋,架子等。干厨师、扳金修理自行车,裁缝,卖服装,鞋帽,水果。道教始祖地洛阳上清宫庙院玉皇殿值殿道长。1994年开始新闻及文学创作1995年在平乐镇党委通讯组从事宣传报道工作、1996年县委政法委主管全县政法宣传及孟津电视台《政法天地》编审工作。1997年到县法院研究室从事政法宣传及《法院简报》编辑。2000年洛阳电视台新闻部《今日报道》记者、洛阳市委政研室《领导参阅》编辑部做记者编辑。后在河南城乡经济报财经周刊做记者。作品先后在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法院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大河报,河南法制报,河南农村报,老人春秋,洛阳日报,晚报,经济报,交通报,公安报,法制报,卫生报,今日头条,都市头条,中国诗书画家网、中国散文网、等国家、省市报刊网络媒体发表。创作的《静思》在《中国乡村》杂志刊出、《咏洛阳》、《咏牡丹》等作品在第六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中被评为二等奖、被中国诗文书画家网评为一等奖。作品被收入《2019年中外诗歌散文精品集》、《中国诗文书画家名作金榜集》(2020卷)。创作的《洛阳来吧》、《赏梅》、《抗瘟疫》在第七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中被评为一等奖并授予全国文艺创作名家,作品载入《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精品集》。作品《咏春》等收入《新中国成立71周年文艺作品大典》。书法作品在第三届‘琅琊杯’全国诗书画家精英赛中被评为一等奖。
寒衣节
……山野小草
庚子年十月初一中午时分,我驾车路过邙山脚下洛阳北邙盘龙灵园门口,只见机动车道两旁,慢车道,人行道上停满了上山给先人送寒衣的孝顺子孙的车辆,无耐交管部门只好派员现场维持秩序,有感于此……
十月初一节日到
人人换装穿棉袄
想起九泉先辈好
他们可有越冬袄
五色彩纸带几包
送到墓地亲人孝
此种行为也很好
至少先人没忘掉
建议赡养先做好
一日三餐饭能饱
床上干净整洁好
开水一杯及汤药
强似坟前高香烧
胜过祭品千般好。
能人杜峰
------潘朝铎
说杜峰是能人别以为我认识杜峰了解杜峰,直到现在也未见过面,就连电话也没有他的,也根本不认识杜峰…… 甘蔗在北方冬季是人人喜爱吃的东西,尽管天气寒冷或大雪纷飞,卖甘蔗摊贩前也总是顾客迎门…… 说起甘蔗人人都知道原产于长江以南的广东,广西。如果说北方能种甘蔗你一定不信,我说洛阳的北邙山上种的甘蔗喜获丰收,你准会说我在编西游记故事骗人。别说,我不是亲眼所见,我也不信。
听朋友说洛阳北郊邙山之上的孟津县送庄镇权岭村有片甘蔗园,甘蔗赛过广东甘蔗的味道。周日下午我驾上“宝驴”我的东风小康面包车直奔权岭村。权岭村隶属送庄镇下辖,在送庄镇西南边境线上,邻村即是名闻中外的三彩小镇南石山,从市区去权岭最近路是从瀍河区马坡村一直向北穿过朝阳闫王村,到白小路上右转几百米即到。 甘蔗园有约三亩大,只见园中甘蔗绿中略带黄色叶子在寒风中飞舞,紫红色甘蔗杆子又粗节又长,每棵都有两米多高,我急忙掏出手机拍个抖音发了出去,都沒顾上配音乐加字幕。又用微信群相机一通拍照,群中几百好友一下子炸了窝,都夸甘蔗太美了,我又发位置大伙竞然不信。都说咱洛阳北邙山上历来干旱,靠天收,种个庄稼还收成无望,还能种甘蔗?
一时我还真无力解释,只能回复大家,我何时说过谎话,何时骗过大家?大家还说你还真没有。我无奈只能说不信你们来亲眼看着吧,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顾不上和好友们互动,我也想留个影就自拍了几张。我挑了几棵粗大甘蔗把下来扛到了地头,见到了甘蔗园的主人。主人叫靳凡立,年过古稀仍在忙着接待从郑州专程开车过的客人。趁着老人送走客人片刻机会我和老人聊起来种甘蔗的事。 老靳一提起种甘蔗就说都是我那强筋儿杜峰,本来我在家养几十头牛,一年收入也不少,可儿子喜欢上网,从网上看到种甘蔗的信息就和我商量要学习引进种子种甘蔗。咱邙山岭能种甘蔗?儿子你开啥国际玩笑,过去种个麦子都叫旱麦,种个西瓜因干旱都长不园,因此咱送庄旱地西瓜响誉洛阳,虽说近些年国家大力发展“三农”地里打了深机井,千年旱地变水田,但是从有史一来哪种过甘蔗?最后还是杜峰说服了老爹。一九九六年杜峰引进了广西水果甘蔗开始试种。杜峰要在地里种甘蔗了,这一消息也象一颗炸弹爆炸一样成了新闻,成了农村农民饭后议论焦点。一九九六年春节刚过,杜峰将自家牛粪拼命往地里拉,最后把牛粪撒的厚厚盖满地皮。杜峰又用拖拉机将地深翻一遍,将翻过的土地起沟整好。不到清明杜峰和老爸及家人将购回甘蔗种子按每亩一千穴密度种到了开挖好的田沟中。前来看热闹的乡邻象赶大会一样都来看杜峰种甘蔗。甘蔗种下后一家人浇水,锄草,精心呵护着。转眼干蔗种子发芽了,一棵种子竞然发出了五六棵苗子。转眼甘蔗长到一尺多高,一家人又忙着培土,待甘蔗长到一米高时害拍被风吹倒又二次培土,看着甘蔗长得比人都高了,原来甘蔗是种在沟内,经过三次取土给甘蔗培土,取土空地却被抗成了深沟,沟中甘蔗反倒被培土隆成了高梗。转眼到了立冬,甘蔗也喜获丰收,一千棵种子变成了五六棵甘蔗。每棵五元在田间开始自选消售,前来参观品尝甘蔗的人尝了杜峰种的甘蔗都说比广东的甘蔗都甜。
杜峰说北方干旱,少雨,咱用深机井水浇地,地下水水质好,赛过矿泉水,咱的甘蔗不上化肥,全是自家养牛的牛粪。你说能不甜吗? 甘蔗一亩五六千棵,一棵五元消售,每亩收入近三万元,三亩地下来收入近十万元。 靳凡立老汉自豪的说,一亩园顶十亩田,谁说种地不挣钱?我儿子种甘蔗今年已是第四年了,种甘蔗让儿子在县城买了商品房,还买了汽车……红日西坠,冬天天黑的早,六点几乎都黑透了。临走时也没见到杜峰。老靳说干蔗该收获了,田里也不需要多管理,自己一个人在地里负责销售就行,杜峰又外出打工在一家快递公司开车……
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
版权归 华夏思归客所有
主编:思归
关注微信公众号!
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精彩!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