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正英院士:治黄元勋
钱正英,1923年7月出生于浙江嘉兴的一个名门望族。1939年,她怀着'做中国第一个女工程师'的理想进入了上海大同大学土木工程系(后并入上海同济大学)学习,并参加了上海地下党。1997年钱正英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2年钱正英先后在苏皖边区政府和黄河河务局从事治淮、治黄等水利工作,历任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主持中国的水利电力工作。她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组织制定和实施水利建设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划。
1946年5月22日,山东省河务局成立。正在第三野战军忙于架桥铺路的钱正英,奉命调往黄河工作。在山东省黄河河务局工作的日子里,她始终奔走在抗洪抢险第一线,指挥黄河防洪斗争,最终以'三庆安澜'的伟大胜利,迎来了新中国诞生的曙光。
1949年10月24日,汛期发生七次洪水,第五次最大,洛口水位达到32.33米,流量7410立方米每秒,河水漫滩,大堤偎水,堤防漏洞、管涌、渗水险情迭出,险工埽坝接连掉蛰坍塌,险情十分严重。沿黄党政军民总动员,调集35万余人的防汛大军巡堤查水,抢险堵漏,运送料物,顽强奋战,力挽狂澜。钱正英部长正是在这里与江衍坤、田浮萍、张汝淮等新中国第一代治黄元勋,成功组织了迎战洪水的艰苦战斗。
50年代起,钱正英主持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及保护的方针、政策和管理办法,组织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均已颁布实施),使中国水利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她主持编制了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等江河治理规划和全国水利建设长远发展纲要。
钱正英针对黄河特点,组织专家全面研究治理问题,除工程措施外,她亲自部署狠抓流域的综合治理,特别是面上的水土保持工作,修订治黄规划,选择了以粗沙区为水保治理重点,对减轻下游河道淤积起到一定作用,同时确定关键性大型工程建设步骤,40余年黄河大堤安全,灌溉面积不断扩大。
三门峡水库是在建国初期委托前苏联设计的,由于缺乏经验,修建后,泥沙淤积严重,钱正英在深入调查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协助周恩来总理妥善完成了三门峡大坝的两次改建,获得成功。
钱正英部长与新中国黄河防汛抗洪和治理事业结缘,她腰扎武装带,身挎盒子枪,骑着大白马,在黄河大堤上一闪而过的矫健身影,永远定格在了山东黄河的史册上,成为山东河务局永远的亮光,成为山东黄河历史上永远的亮光,成为黄河职工心里永远的亮光。
摘自:钱正英_360百科
来源:大坝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