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410】张茂辉:美丽乡村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美丽乡村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绵阳市第十六中学 张茂辉
今天的广大乡村大有日益凋敝之象,人口日益减少,房屋日益老旧,但朴实无华的乡村依然透着一股传统的古旧之美!青山绿水和白墙青瓦在广袤的田野中错落相宜,童叟无欺、鸡犬相闻、炊烟缭绕的景致在慢镜头中不断勾起人们遐想,美得凄切却永远让人陶醉!
今天的乡村教育却更显凋敝,学生稀少、老师稀少、活力不再。再也不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兴旺,虽仍然是各地乡村的文化中心之地,却再也不是乡村的文化中心,再也不是孩子们的向往之所。乡村教师的地位几乎跌到谷底,乡村教育的学校却还在不断的锐减。
乡村教育的残酷现实与乡村之美形成无比巨大的反差,乡村之美如没有乡村文化的哺乳和滋润,无疑将更加凄切。乡村教育之美既是自身的发展的出路,更是乡村之美的出路。
我们虽无法期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乡村教育集约式发展的春天,但我们完全可以象民国时期的教育人一样,在乡村教育的仅有的自留地里,思考乡村教育之美、寻找乡村教育之美、实践乡村教育之美!
乡村教育之美丽向往
乡村教育的土壤还依然肥沃;乡村教育的种子虽几经筛选,却仍饱含生命力,并渴望生长;乡村教育的耕耘者虽不断老矣,却孜孜不倦,期盼更好的收成;乡村教育的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之美还在。
乡村教育该有最美的生活
孩子们在学校中过着几乎纯自然的校园生活。该上学上学,该放学放学;该上课上课,该下课下课;该吃饭吃饭,该扫地扫地;该作业作业,该考试考试;该活动活动,该睡觉睡觉。在简单的重复中,孩子们享受着童年、少年时期的该有的快乐生活。
这里有在食堂打饭、洗碗的学生“义工”,有在偌大的校园里忙碌洒扫的学生身影,有师生一起玩耍、一起讨论的背影,有在课余操场上热热闹闹、稍显混乱的场景……
这里有上午课程结束,一路奔跑“杀”向食堂排在打饭队伍前列的激情,有因学生稀少而在操场上肆意追逐的畅快,有三三两两在绿树下、花台上、草地边看书阅读、窃窃私语的惬意……
孩子们在简单的生活中体验、感悟不断丰满的人生,在快乐中茁壮的成长!
乡村教育该有最美的劳动
乡村孩子本就是好劳动,偌大的校园地广人稀。孩子们该劳动劳动,该洒扫洒扫,该种植种植。在日常往复的劳动中保持和创造着美,在不断的劳动中种下和收获希望,在坚持中实现最美的劳动。
这里有每一个孩子象农村自留地式的清洁承包区,这里有每一个班级或每一个小组的花草、蔬菜、水果承包种植区;这里有校园清洁的守护者,窗明几净,校园象蓝天白云般一尘不染;这里有花草美丽的看护者,鸟语花香常伴校园;这里有孩子们的精耕细作并伴随着蔬菜、水果的成熟与收获……
孩子们在春夏秋冬的交替中不断享受着劳动的成果,不断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最美劳动!
乡村教育该有最美的学习
学习是今天乡村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留在乡村学校的孩子家庭条件、学习底子、学习习惯普遍较差,孩子、家长和老师通过努力之后,社会普遍认同的成绩和升学率提升缓慢,甚至不断下滑。从家长、老师的灌输学习到孩子的自主学习该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与关键。
这里有孩子自主学习的机制,有活跃学习的孩子,有相对静谧的老师;这里有亦静亦动的课堂,有动静相宜的氛围,有孩子们安静的思考和书写,有热闹的讨论和展示;这里有教室内小组讨论的嘈杂,有孩子们在小组之间走动交流的空间,有学生之间甚至师生之间对不同意见的讨论乃至面红耳赤的争论……
孩子们在自主和自觉中,学会思考、学会交流、解决问题,从而实现高效、实现进步、实现最美的学习。
乡村教育该有最美的礼仪
中华乃堂堂礼仪之邦,没有教养始于家庭,没有礼仪始于学校。虽因见识少、家长疏于引导等原因,乡村孩子礼仪稍显欠缺,但他们朴实乖巧,且因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们早已担起了“穷人孩子早当家”的责任,是“孺子可教也”的典型。
这里有单亲家庭缺少管护但尚无“邪心”的“野孩子”,这里有渴望关爱的“留守”孩子;这里有因各种原因导致的长期“自卑孩子”,这里有无理想、无朋友、无思考的“空壳”孩子;这里有长期为家人做饭、洗衣的孝心少年,这里有童心灿烂、乐于助人的好少年……
这里有辅以尊重为前提的爱,老师对孩子的尊重,孩子之间的尊重,孩子对老师和家人的尊重,彼此尊重将逐渐打开“野孩子”、“留守孩子”、“自卑孩子”、“空壳孩子”的心扉,不断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乡村教育该有最美的环境
泥土的芬芳、空气的清新、花花草草的天然生长,这是大自然赋予乡村教育的最鲜活的力量。孩子们始终沐浴在大自然的雨露阳光中,来自大自然的灵性召唤着孩子们率性成长,何等美哉!
这里还有更加鲜活美丽的人。一群群孩子在家人和老师的簇拥呵护下,活蹦乱跳、欢天喜地,从自卑的“野孩子”不断走向阳光自信;这里有孩子们发自初心、善心的愿望和理想,有孩子们用还不怎么听使唤的稚嫩的小手绘制的美丽图画;这里有家长与老师几乎零距离的沟通,有传统的“家访”与“校访”,有沟通零距离的“校讯通”;这里有以尊重为前提的师生良好沟通,有孩子之间的友好相处……
大自然与人文的良性融合,不断催生出最美的环境,孩子们在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中,率性而有品位的生长!
乡村教育该有最美的教师
……
乡村教育的美丽将在,因为我等的努力!
乡村教育之信心重建
乡村教育的信心,对孩子、教师和家长而言,正倍受摧残并不断丧失。乡村学校的校长正纷纷辞职,乡村学校的教师正纷纷逃离,乡村学校的孩子正纷纷流失,乡村教育的家长正无可赖何的寻找学校,乡村教育正不断忍受诟病……
树立乡村教育的信心,正是当下乡村教育人的当务之急,一刻也不能耽搁了!
校长的自信——办负责任、有品位的学校
作为乡村教育领头人的校长,把所带的学校办成如今这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还有政策、机制、适龄儿童人数、市场经济等诸多不可抗拒的原因。负责任的校长不应该是辞职,更不应该是自暴自弃,而应该是陷入紧张的积极思考,更应该是投入快速的有效行动。
我们无法与其他大牌学校拼经济、拼年轻、拼生源数量和素质、拼升学率,但我们完全可以在夹缝中寻找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的生机。
首先是抱有对剩下的孩子的坚定责任感。无论是无法选择的孩子,还是无可奈何的家长,他们的期冀还在。引领全体老师办一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任的学校,让每一个孩子快乐的成长,是校长的天职,也应该是校长的理想,更是乡村教育拥抱美丽未来的基石。
其次是回归乡土,在乡村的美好天地里探索教育特色,建设有品位学校。乡村教育本应该是大自然的泥土芬芳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的典范,但乡村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现象仍比比皆是。乡村教育的根在快速萎缩,乡村教育的土在不断板化。乡村教育只有迅速回归到乡村的土壤里,不断翻新土壤,不断寻找改良的方法,才能办成有乡土特色的教育,才能办成有品位的乡村学校,从而让乡村教育之路越走越明朗,让乡村教育越来越美丽。
教师的自信——在坚守中办创新的教育
坚守乡村教育的老师,正不断老矣。面对数量和素质一届不如一届的学生,老师们呕心沥血、孜孜不倦,换来的成绩确是一茬不如一茬。老师们的信心正快速丧失!老师倚老卖老者多之、昏昏噩噩混日子者多之,老师脱离学生实际,深埋教材、独霸课堂依然如故。乡村教育已陷入教师越来越难教、学生越来越不想学的怪圈。在坚守中创新,方是教师自信的最佳途径。
教师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而非仅仅是办讲座的人。把课堂变成自主学习的主阵地,让孩子在课堂上自觉主动的动起来,让孩子在课堂上主动看书、主动思考、主动交流、主动展示、主动解决问题,这才是老师们改变现状、实现乡村教育美丽未来的根本。
老师更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教育者,而非仅仅是教完一篇课文、讲完一道习题,然后悄无声息从学生身边溜走的教书匠。从孩子中来,再实实在在的回到孩子中去!把关爱的行动放在孩子身边,把以身为范的行为放到孩子中间,把孩子的成长与自己的成长紧密联系,这才有好学生与好老师的真正沟通、交流与尊重、融合。这才是乡村教师自信的源泉。
孩子的自信——回归乡土、快乐成长
经过多次筛选,乡村教育剩下的孩子真可谓“凤毛麟角”。选择乡村教育事非得已,是孩子们因家庭条件、学习底子、学习习惯等诸多因素做出的无奈选择。留下的孩子有普遍的自卑情结,孩子的自信恢复成为重中之重的工作。
激发孩子内心深处来自乡村大自然的灵性,认同感激生于斯长于斯的肥沃土地,感激青山绿水的美丽,感激无比清新的空气;感激父母家人在这片土地上的勤劳耕耘,感激父母的生育和无私培养,感激同学朋友亲密无间的友情,感激老师无怨无悔的付出,感激乡村学校的美丽,感激自己对乡村教育的无悔选择……
为孩子营造更有利于学习的课堂和氛围,实现孩子学有所进的期望;为孩子提供广阔的活动舞台,实现孩子学有所长的目标;为孩子提供更有利于成长的宽松环境,实现孩子学有所幸的未来。从而提升孩子在左邻右舍就读其他学校孩子中的影响力,这才能让孩子们从自卑的阴霾中走出来,走向快乐成长的人生!
家长的自信——享受乡村教育的美丽
让家长参与到乡村教育的课堂、活动、生活之中,为家长展示安全的管理、井然的秩序、锻炼的场景、快乐的学习、成绩的提升、丰富的活动、良好的礼仪、阳光的笑脸……
让家长真正感受到孩子的进步,让家长真正认同老师的付出,让家长真正认可学校的成功,并肆意的享受属于自己和孩子的乡村教育的美丽!
唯有我们的校长、老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坚守,并在坚守中不断创新,方可重建对乡村教育的信心,方可为乡村教育的美丽做出最佳的铺垫!
乡村教育之回归乡土
要实现乡村教育的美丽未来,必须找到乡村教育的根,其根在农村,学生来自乡下,老师坚守乡村。只有回归乡土,才能在大自然的灵性中探索出美丽的乡村教育之路!
文化回归——在孝文化中去传承与发展
乡村的根在肥沃的土壤,在肥沃的土壤和广袤的田野中,千百年来的血脉传承及由此生发出来的“孝”文化则是乡村文化之根。没有“孝”的乡村是无根的乡村,没有“孝”的乡村文化则是无魂的文化,没有“孝”则不能成其为乡村。
乡村教育滋生于乡村的土壤并不断传承乡村文化,乡村教育的文化根性即为“孝”。“孝”则有善之初心,则有精神专注,即使走得再远,不会忘记家乡和乡村的根。
这些年,乡村教育不断萧条,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包括教育人在内的乡民忽视了乡村教育的文化根性——“孝”。让现实的乡村教育中的“穷人孩子早当家”成为孝之典范,让孝心故事代代相传,让老师成为孝文化回归的忠实执行者,让孝文化从墙上、书本上潜移默化为每一个孩子的美丽心灵和具体行动。
对“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理当成为乡村教育文化回归的根!
教育回归——在田园教育中去传承与创新
中国作为农耕时代的千年文明古国,乡村教育已经有几千年历史,并一直扎根于农村广袤无垠的肥沃土地之中。从最初的巫师观天象,到孔子时期的游学列国,再到私塾和书院,虽然最后走向不断禁锢思想的“八股”时代,但古代的中国乡村教育在不断远离乡村的过程中确实创造了让世界仰止的教育成果,虽然近代一度落伍。
近代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教育改革开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傅葆琛以美国康奈尔大学“乡村教育博士”的身份回到祖国与晏阳初合作,推行“乡村教育”和“乡村建设”;陶行知努力推进乡村教育改革,培育乡村教育人才,提出“生活即教育”的乡村教育理念……前辈的努力为美丽的乡村教育注入了第一针兴奋剂,为乡村教育的发展点燃了星星之火!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乡村教育迎来了大发展,特别是九十年开始更是开始了乡村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热潮。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城市学校的扩张,特别是民办学校的兴起,乡村教育不断走向凋敝。
在这里,我们谈乡村教育的乡土回归,首先是要回到几千年的乡村教育中去汲取营养,然后回到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建设的鲜活的故事中去借鉴经验,再次是进入当下的现实去坚守、去反思、去实践、去超越。
田园教育早已开始在祖国的大江南北进入实践,美丽的瓜果园、师生快乐的劳作、传统农耕具的气息、校本课程的开发等等,田园教育掀动了乡村教育青春发育。但由于不断减少的学生和不断消失的乡村学校,田园教育本是乡村教育回归的正途,却若隐若现起来,甚是可悲啊!
当今的乡村教育虽正在急剧的老去甚至死去,吾辈乡村教育人虽也正在老去甚至死去,还美丽给廋弱不堪的乡村教育,这是我辈乡村教育人的责任与使命。乡村教育人平静的等待老去当是愧对过去前辈的努力,更当是愧对当下和未来的孩子。
愿所有不断老矣的乡村教育耕耘者,孜孜不倦的坚守与耕耘,不断翻新肥沃的土壤,在寻找最美的生活、劳动、学习、礼仪、环境等等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借助阳光雨露的滋润,让几经筛选却仍饱含生命力的种子不断发芽,茁壮生长,早日迎来乡村教育的美丽!
有刀哥,但不只有刀哥
看教育,但不只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