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然养生:心净性正,功德自成

德然养生荐读转自 张雪松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教授

今年我国北方部分地区水灾严重,佛教界纷纷捐献善款,这些善款是不是真正的“功德”呢?

有些佛教徒说,我们也有心捐款,但实在能力有限,我们捐的款少,是不是功德就比较小呢?

其实,佛教中的“功德”大小并不是由外在物质条件的丰简决定的,关键要看“发心”。
我们今天就展开就谈谈这个话题。

惠能在《坛经》中说到:“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意思是我们内心谦逊是“功”,语言行为遵守礼法是“德”。

此外,他还提到:“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意思是,不离开自我的本性是“功”,不受尘俗的污染是“德”。要寻找功德的本性,只有根据这些原则来修行,才是真正的功德。

“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等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时时保持正确的心念是功,公平正直的心态是德;修心是功,修身是德。

因此功德必须在自己的本性当中寻找,而不是通过外在的布施钱物、供养佛来获得。

这有着破除偶像的意义。

费尔巴哈的宗教理论认为,宗教其实是一种“异化”。他认为,宗教由人或由上帝创造出来,都是为人服务的,现在人反而变得为宗教服务,为上帝服务。

人们把一切美好的属性(自由、平等、博爱,乃至全知、全能、至善等)都赋予上帝,反而使作为信徒的自己被压迫了,让自己变得更加愚昧保守。这是异化的表现。

这就好比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本来是为了人服务。现在为了生产更多的产品,赚更多的钱,我们设计流水线,把人都局限在一个固定流程的、狭小的空间当中,让一切为资本的增值来服务,就是一种异化。

而六祖惠能的《六祖坛经》恰恰是反对偶像崇拜的,是反对这种异化的。他认为你追求的这种功德也好,追求宗教上的修行也好,不是崇拜外在的偶像。

至于什么是真正的功德?怎么来对待做好事?善行在宗教上应该赋予一个什么意义和地位?


这些问题各大宗教,包括佛教在内,都有很多的讨论。

例如,康德认为,我们做善事就是为了做善事,我们做善事是“绝对律令”。如果是为了得到来世的好报或顺利通过末日审判才去做善事,那是一种功利的计算,一种耍小心眼的计算。

这种功利的计算其实不是真正的道德,真正的道德要像儒家讲的:”虽千万人,吾独往矣。“

纵然面对千万人的反对,事情肯定不能成功,但我也要奋不顾身、勇往直前。对待胜负得失不进行功利性的计算。只要这个事真是好事我就去做,哪怕做完了以后对我来说有很不好的后果,我也要去做。

这事只要符合真正的道德就去做,不需要宗教承诺后世的好处来做保障。宗教不应该成为伦理道德的保障,如果是宗教成为伦理道德的保障的话,伦理道德就不是真正的伦理道德了,只不过是人趋利避害的一种行为了。

但康德又认为,每个人做了好事以后都没有好的结果,这个世界也是不好的,德福不相配。

为了要保证宇宙的善,康德就提出了三大公设(相当于三大公理)就是:上帝存在、灵魂不死、意志自由。

上帝存在,他是一个最英明的法官,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灵魂不死,你最终会等到这个审判,不会就是说这个审判没来你就去世了等。意志自由,这个审判是公正的,你要为你所有做的事情负责任。这是康德论证他的这一套思想内容。

而《坛经》的理论体系对我们来说可能更有意义一些,它强调的是功德必须在自己本性中去寻找。不必诉诸于外力,诉诸于康德三大共设这样的外在条件。

相对于康德的三大公设,在理论上可能更有说服力,对于人的道德修养的提高更有好处。

一神教,即使诉诸一个外在的本体和本源,其实在伦理上也有很多难题。

伊斯兰教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一家有三个兄弟。老大很长寿,他一辈子做好事,最后进了天园(天堂)。

他有两个弟弟,二弟生下来就去世了。因为他生下来还没来得及做好事,所以他进不了天园。他的大哥觉得这不公平。

有的神学家就解释,上帝让他出生就去世了,是因为他知道这个人将来会做很多恶事。及早去世了,避免他作恶,这样在末日审判中就不会遭到很多的报应。

但家中另一个兄弟,三弟的寿命很长,一辈子做了很多坏事,死后要下“火狱”(地狱)。于是三弟就觉得这个事也不公平了。

为什么上帝让老二生下来就去世,都没有来得及做坏事。我活得这么久,是上帝让我有时间去做很多坏事,而我要下火狱。

这个寓言性质的故事向我们彰显了一个矛盾:善恶如果寄托在末日审判,一个有赏善罚恶威慑力的权威下,它可能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

而《坛经》给我们换了一个新的思路。

它不诉诸于外在,不是通过对某个神的崇拜,对某个神行善示好来换取回报。不是靠做多少好事、拜佛求仙来获得的,而是强调功德需在自性中内建,

这可以说是有一个“哥白尼式的革命”。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转,而应该是地球绕着太阳转,不是向外求索来获得好报而是要转向内在去求索,在内在获取你的功德。

这种哥白尼式的革命在《坛经》当中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这个对于我们理解宗教和伦理道德的关系,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功德,怎样才是大功德,极具启发性意义。

(0)

相关推荐

  • 六祖:什么是功德?

    2020-11-16摘于六祖寺<六祖坛经>略讲 六祖开示: 见性是功,平等是德. 内在明心见性是功, 外在利济众生是德. 内心谦下是功, 外行于礼是德.

  • 功德之说

    单人录音(1) 什么叫做功德?无论是舍精神.或是舍体力.或舍金钱.为人不为己.为善不为恶.这称为功德.因为你初求道.当然,不知什么是功德.并且不知道公德的重要. 功德岂是可求得来.可求得来,也非功德. ...

  • 德然养生:心净性正,何以纠缠

    ​德然养生荐读原题:往事不缠,心向清欢作者丨张淑萍 时光流转,多少美丽如初见?岁月已远,几许旧梦华依然? 岁月藏不住容颜,世事在分秒中翻卷. 人生,纵有太多的故事都美轮美奂,纵有太多的情感都潋滟璀璨, ...

  • 德然养生:心净性正,百病不侵

    德然养生:心净性正,百病不侵 德然养生荐读原题:修行圈 01 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早的患各种各样的病? 按理来说,我们对健康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医疗条件越来越好,养生方式数不胜数,各种高科技,什 ...

  • 德然养生:财富=心净性正开心乐生

    一切外在的体现,包括我们的身心状况和厚德载物之物,都来自内在的源头. 记住: 心净性正,道显功成. 只要德能满,自有道芳香. 厚德载物必享福,德不配位终究凶. 德然养生荐读转自开启高维智慧 要知道, ...

  • 德然养生:心净性正良药自生

    ​ 01 南宋词人辛弃疾有一句词,"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人生的底色是悲凉的,心有一二,不思八九,便可事事如意. 正如丰子恺先生所说: 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 既然没有 ...

  • 德然养生:净好心,睡好觉,吃好饭,做好人

    ​德然养生:净好心,睡好觉,吃好饭,做好人 德然养生荐读转自开启高维智慧 很多重病或绝症,都只有一个理由:恨! 当这恨没了,病也必一起消失. 这世间最难解的是绵延不止的恨,固有解不开的恨,才有治不好的 ...

  • 德然养生:心净通,必无病

    ​1德德然养德然养生:生:然养 德然养生:心净通,必无病 转自开启高维智慧 为什么身体通道会出现阻塞   无论身体疾病还是心理疾病,在人体的表现都是:某一部位通道阻滞.   人的身体通道出现堵塞,很大 ...

  • 德然养生:德全不危,心净无病

    ​善,可积福:德,能聚财:静,能祛病:慧,能逍遥.所以德然养生坚信"修德养性净心正性,守正逍遥惠人达己,德道合能无所不能,防病治病自在其中,增智开慧幸福从容". 善良,是人一生中最 ...

  • 德然养生:守正守则,心正方圆

    德然养生守正守则,净心正性,道显功成,防病治病,幸福从容. 德然养生荐读 什么是规矩? 规矩,是一种存在. 自然规律是规矩--四季轮回.物种演化,五运六气,无不遵循着某种自然法则,你得遵守了,这是对自 ...

  • 德然养生:心净神畅寿自长

    长寿之秘诀--神养 <素问>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大脑皮质细胞的功能在这一方面起着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