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中医故事-22-大医精诚 - 医术精通

22、大医精诚——医术精通

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营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李老师把《大医精诚》分成四段来讲,分别为医术精通、诚心救人、大医之体、为医之法。

这《大医精诚》是孙思邈所作,一个医术精湛,又能诚信救人的人,可以称之为大医,所以大医应该是德术兼修。

德非术不行,术非德不远。

德术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人之两足,缺一不可。

那么如何德术兼修,下面李和老师就给我们串讲了《大医精诚》。

有个养生高手,他又是大学者,叫做张湛,他说,这医道向来很难以精通,为什么难精呢?因为很多疾病他本质一样,但表现却五花八门,或者本质不一样,但表现却相同。

比如大家都是贫血,有人表现为经常头晕,有人表现为腰酸,有人表现为四肢冷,你如果抓不到贫血,脾胃生化气血不足,你片面地吃头晕的药,腰痛的药,还有四肢冷痛的药,都不能很好地得到治疗。

只有把脾胃气血一补足,让贫血改善,这样持中州,灌四旁,各种外在的病象一一都会消失。

又比如两个人都咳嗽。一个吹了风则咳,一个长期劳累过度而咳,他们病因不同,表现症状却一样,吹了风咳嗽的你用荆防败毒散这咳门第一方,一通宣理肺,疏散风邪,咳嗽立马好了。

长期劳累过度的你就要虚则补之,因为劳倦伤脾,所以用一些调理脾胃的药物,培土生金,虚则治其母。这时没有用止咳的药,却能把咳嗽治好。

同学们你们就会很奇怪,我为什么能够透过病象知道病人的本质呢?

这个疑问,孙思邈也讲了。他说,这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完全不是眼睛能看见,耳朵能听到,你怎么能够断他是外感还是内伤,又怎么能够知道他这是贫血,脾胃生活功能减退导致的疾病呢?

孙思邈他说,这就要考验医生诊断疾病的功夫,这叫必先诊候以审之。

那怎么诊候?中医认为诊断疾病要四诊合参。

四诊是什么?就是常说的望闻问切。

可就拿切脉来说,这寸关尺的搏动,一千个人有一千个跳法,经络穴位也会因为高矮胖瘦而有差异,肌肤筋骨也是不同人有不同的状态。这样看似没什么标准,你怎么诊断?

孙思邈讲,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以言医道。

也就是说这医道是至精至微的事情,你如果粗枝大叶地学,浅尝辄止地思考,那你最好不要学医,为什么?

因为你学业不精,误了别人性命,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怎么学医会误别人性命呢?

就像一个老太太,本来脉象亢盛有力,你就说他老年人虚了,应该补补,结果给他搞了一根高丽参,还没吃完,眼睛就出血看不见了。

孙思邈称,这是盈而益之,重加其疾。

说白了就是犯了虚虚实实之戒,什么叫虚虚实实之戒呢?

虚虚就是让虚弱的人更虚,给亏虚的人用下法,结果他站不起来。

实实就是让壮实的人甚至上火的人加上一把补药,这就等于火上加油,严重的会引起狂躁出血。

所以医生一旦用药用相反了,就像雪上加霜,落井下石。一旦用药得当,就如同雪中送炭,久旱逢甘露。

大家应听过人参也会杀人,人参用不好也会给身体添疾病的,原以为人参对身体一定是好的。

李和老师说,没有绝对的好药坏药,好不好看用药的人,看有没有对证。

这个老阿婆误服人参后,导致眼鼻出血,视力下降,后来明眼的医生,赶紧给她几片大黄,泡水一喝,把人参的补力消掉,让上冲的脉势下顺,眼鼻出血就收住了,头脑没那么胀痛,慢慢恢复了清爽。

大家看,如果不知道及时解救,一错再错的话,这可不是眼鼻出血那么简单,他有可能脑溢血中风,这就麻烦了。

所以你们不能够乱吃保健品,乱给父母买,有些人在外面赚钱了,以为高价昂贵的补品就好,买很多送给家中老人,老人一吃就出事了,这叫什么?叫不通医理,孝心也会变成利刃,无知的爱就是一种伤害。

同学们马上想到,有句俗话叫人参杀人无罪,大黄救人无功。这句话就是在感叹世人不通医理,蒙昧无知,普遍认为高价的东西就好,不知道药不对证,人参亦害人,药若对证,大黄却能建立大功。

至于下面虚而损之,你们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一个本来亏虚的人,你还说他身体有病邪,应该把病攻出体外。

本来寒积便秘的,你只看到便秘的标,没看到虚寒的本,你就草草给他用了下法,他立马头晕短气,脚都站不稳,大便更排不出来,肚子也冷痛,胃口一下全无。所以古人讲,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旧病未已,新病复起。

病人想来治便秘的,反而让你治得头晕眼花没胃口,没有帮病人治好病,反而添了病,孙思邈就叫这种行为为含灵巨贼,重加其疾。

你非但没让疾病减轻,还加重了,这是医之过啊!

你如果懂得辨寒热,给他用点温药,他反而舒服,所以寒温错了,病症立马加重,这叫寒而冷之。

他本身肚子就缺把火,大肠才蠕动不了,你又给他用寒冷的大黄,这不是雪上加霜是什么?

大家都非常震惊,原来学医太危险了,一个方向性错误,就有可能把病人带向病痛的深渊。

你希望他生过来,但实际上却加快了他的死亡。

那什么叫通而彻之呢?

有些医家,他凡看到病痛,就以为这是经脉不通,应该打通它,因为不通则痛,立马就给他上大量活血化瘀药,让他血脉跑起来。

殊不知有些劳损之人,他气血还不至于闭塞,能够慢慢地走,你却使劲加快他速度,他立马累倒了。这就像一匹马它已经跑了几百米,累得都快跑不动了,你还拿鞭子抽它叫它跑快点,这匹马很快就短气倒地了。

所以这时并不是要给他大量活血化瘀,而是要慢慢培补他元气,气足后,自然走得快,不用你去赶它,这叫不用扬鞭自奋蹄。

那什么叫塞而壅之呢?

一个人本来气滞血瘀,说话都没力气,身体经脉堵塞得严严实实,你一看就说,这浑身没劲,肯定是虚的,就给他上大量的补药,一补就麻烦了,他就拼命上火,经脉堵得更厉害,昼夜烦躁不得安,晚上睡不着觉,白天更没精神,脑子兴奋转得像地铁一样快,但身体却像老牛拉破车一样,缓慢走不动,甚至随时有散架的危险。

所以这时不是一味地给他补充,而是要疏通瘀塞,令气血对流,疾病乃愈。

那什么叫热而温之呢?

有些病人本来胸中一团火烦热,身体强壮,他还想纵欲壮阳,他就跟医生说,医生给我开些壮阳药吧,贵一点的都不怕,我有钱,如果医生听他的话,就给他开一系列扶阳补肾的药,这医生就不是在看病了,而是在看钱。

而且这些药一下子让病人兴奋起来,就像打兴奋剂一样,短时间内是充满精力跟激情,但纵欲过后,亏损得更厉害,衰老得更凶。

这叫什么?

叫年轻气盛还加把火,火上浇油,生命燃烧得更快,更短暂。

所以大家为什么经常听到有年轻人猝死,还有中年人提前衰老中风心梗,而且这类情况越来越多,后来你去仔细地调查,发现有一部分是为了纵欲而用壮阳药。

孙思邈说,你企望让他快活,其实在死亡的悬崖上推他一把。医生如果干这事情,就不是在救生,而是在送死。

所以作为医生,道德很重要,你如果唯利是图,那就麻烦了,病人都会成为你的炮灰。这样你也不是在积德,而是在造恶。

积德之家必有余庆,造恶之家必有余殃。

大家对医生这职业不禁有些胆战心惊,如果不明医道事理,那造恶了都不知错在哪里,这多么可怕啊!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并不是灾难降临,而是你每天都在做些损人不利己的事,自己却不知道。

所以孙思邈讲,想着医道是各种技艺里最难精通的,如果不是天资聪敏,读万卷书,还有阅人无数,人情练达,你真的很难得到里面的精微。

有些粗工他学医读了医书三年,就昂头戴面,非常骄傲,为什么?

因为所有疾病,医书上都记载有方药,这就是说天底下没有病不可以治了,这样的愚者粗工,等真正去临床,治病三年时,不禁感慨教材无用,古籍不行,中医没效。他认为天底下没有个方能治好病的,大家看为什么呢?

不是方子不行,而是你不行。你就想拿着书去套病,疾病凭什么让你套。疾病是千变万化的。

所以一个学者真正想要学好中医,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如果浅尝辄止,不思进取,学艺不精,遇到困难时又认为中医不科学,未上战场先言败,那你这不是在传承发扬中医,而是在做中医的掘墓人。

文源:罾事物语

(0)

相关推荐

  • 行医46年,当医生不能光图钱,从来不做不交钱不看病的事,医德高尚,荣获“道德模范”称号

    ❀哪儿有好中医  湖北篇❀ 他是一名64岁的乡村医生,外表憨厚,为人朴实:他每月门诊超过1000人次,临近县市的众多患者慕名而来:他行医46载,群众有钱没钱,他都看病给药:他收入微薄,每天骑摩托车穿行 ...

  • 浅释大医精诚:大医应是融汇儒释道易医的有德之人

    侠之大者 为国为民 医之大者 至精至诚                 --浅释<大医精诚> 学医数载,时常惑之?医者当以何心态行医?以何学习内容为基础?以何医术面患者?有缘拜读药王孙思邈 ...

  •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以阳治阴

    3.以阳治阴 对于很多急性痛症,针刺见效的速度,可以用秒来计. 很多时候,你熬了汤药,都觉得来不及,或者在旅途上,没条件熬汤药. 这时用针就显得格外重要,所以以前的草医郎中,赤脚医生,都是一根针,一把 ...

  •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2、3)路见病痛,拔针相助/以阳治阴

    2.路见病痛,拔针相助 老张边开摩托边问,指月老弟,想起你第一次抓那把药就治好我重感冒,真是神奇啊! 我笑笑说,没什么,小时候,爷爷都是这样干的 老张问,为什么我吃那么多消炎止痛片都没好,你就搞点那热 ...

  •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老张的感冒

    内容提要 本书(<我的大学中医故事>)以小指月上大学接受学院教育的小说形式,通过主人公及其舍友们上大学军训.跟师白云山话养生.罗浮山采药.大学城巡演讲普及中医,以及参加学校爱心社义诊等活动 ...

  •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目录

    提示:点开下面的目录就能读到这篇文章的内容.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目录 (1)老张的感冒 (2/3)路见病痛,拔针相助/以阳治阴 (4/5)凉茶退眼目热火/以阴治阳 (6/7)军训第一课/ ...

  •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01)张景岳的镇阴煎——顽固性口腔溃疡

    101.张景岳的镇阴煎 郑迁老师给我们讲了好多中医名家的风采,一个接一个,令得大家欲罢不能,每个名医都是一本厚重的中医书. 郑迁老师说,你们知不知道古代的很多名医都有将相之才,他们有些甚至以状元之才来 ...

  •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58)脾在液为涎

    58.脾在液为涎 吴曼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理论结合实践内容丰富的内经课. 我们知道五液,分属五脏,汗为心之液,鼻涕是肺之液,眼泪是肝之液,唾沫是肾之液,而口角流涎却是脾之液. 所以流涎过多的疾病,应当考 ...

  •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77)满山绿草皆是药

    77.满山绿草皆是药 我们这一群人真正进入了深山老林中. 唐老师在前面带队,这一带,他非常熟悉,他不知道来过多少次. 哪个地方有转弯,哪个地方分布什么药草,他都了然于胸. 只见唐老师随手一指空中,大家 ...

  •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79)鼻不闻香臭

    79.鼻不闻香臭 今天吴老师讲<黄帝内经>里头的五脏别论. 里面有句话叫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大家就不太理解,按道理应该是肺开窍于鼻,肺病鼻不利啊? 吴老师说,很多鼻息不利,单从肺治效果 ...

  •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80)学习之道

    80.学习之道 秋高气爽,<黄帝内经>讲,秋季养生,应该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如果违反了这养生之道,会怎样呢? <黄帝内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