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人:坚守是永不褪色的符号
前言:《中国人在伊拉克》一文中写道,“过去三十年,中国能实现超常发展,必定有人付出了代价”。为了探寻这付出的背后,小青近日采访了《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商务人员高级研修班》的几名学员,听他们讲那“海外人”的真实故事。
据商务部统计,每年约有70万中国企业员工在海外工作,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这个数字也在不断地加大。作为中国中铁国际市场开发部的负责人之一,班长郑学员曾有一次在海外待了五年之久。他和小青介绍道,大部分从事国际工程项目的人员“海外常驻”都是常态,一般半年才能回国一次。在海外,大家面临的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变化带来的身体不适,更多的是政治、法律、人文、语言等环境的不同所带来的人身安全威胁问题、心理孤独焦虑感等,然而他们默默承受并击败这一切困难,不仅打开了海外市场,建设了亚吉铁路、埃塞轻轨、越南河内轻轨、孟加拉帕德玛大桥、乌兹安帕隧道等中国中铁“走出去”的标志性项目,还将祖国的强大展示给世界。正如班长所言,“既然选择了国际工程这个行业,那就得承担这一切”。
▲越南河内轻轨
研修班较为年长的吴学员,最长在刚果(金)待了七年时间。他不仅为中国中铁扭转了一些海外项目的亏损;还成功运作了一个大型矿山项目,目前,该矿山成为中国中铁的资源支柱之一。然而他完全错过了2008年到2015年孩子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光。当吴学员和小青聊到他的家庭时,除了感动,还有无法抹去的遗憾。“每回出去海外带项目的时候,其实家人都会不太同意,往往最后还是会默默付出支持我的海外事业。然而妻子缺失了作为丈夫的我的担当,承受了很多的委屈;孩子缺失作为父亲的我的教导,成绩不是很理想;父母跟前,作为儿子的我没法尽孝。这都将成为我的遗憾。”吴学员说道,“不是没有顾虑,但是公司需要我,我还是会义无反顾地贡献我的力量。”
▲亚吉铁路
马来西亚MRT一期博物馆地铁车站项目是张学员接触的第一个境外项目,其施工、经营方式与国内有极大的差异,这给他的工作方法和思维带来很大的冲击。撇开“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心理煎熬,他开始慢慢适应这样的变化,习惯这里的环境、语言和生活节奏,学习知识并积攒着经验。到现在,张学员已经从事海外工作五年之久,渐渐成为公司的骨干。他告诉小青,这样成就的背后是家人全身心的支持,如果没有这些,他将很难坚持下来。据了解,本次研修班很多学员都是“三过家门而不入”,千里迢迢回国不是归家,而是进行学习充电,之后继续奔赴各自的驻外国家。张学员告诉小青一个词——“海外人”。他说,“海外人,舍小家为大家,这是责任”。
▲孟加拉帕德玛大桥
“我的父亲,当年在国内做项目。现在,我在海外的各个项目奔波。”年轻的小张学员这样说道。年幼的时候,他无法理解父亲,甚至带有一丝怨恨。为什么父亲常年在外,只有母亲常在身边,为什么他不可以和别的孩子一样牵着父母的手走在放学的路上。随着年纪的渐长,小张学员也开始从事海外项目,现在已经是中国中铁商务骨干的他懂得了父亲的艰辛,也明白了这种宿命般的坚守。据小青了解,小张学员从毕业开始到现在六年多的时间,基本上每个月有一半多是在海外项目上的。他有一个漂亮的女朋友,如他母亲般温柔又贴心,虽然男友大部分的时间不在身边,她却依然坚守这份爱情,因为在她的眼中,这样的男人勇敢且有担当,是英雄般的存在。
后记
海外人的故事感动着小青,也感动着每一个人。趁着这次难得的机会,研修班为七八月份过生日的八位寿星学员策划了一场温馨、别致而又充满惊喜的生日会。班主任和班委会秘密联系了八位寿星的家人录制了生日祝福现场播放,并邀请在北京的学员家人参加生日会。当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学员们的眼眶不禁湿润。
林学员说道,“外派是条外表光鲜,实则充满荆棘的路,个中滋味,甘苦自知。逢年过节之时,我们这群漂泊在外的游子,不由自主地期盼、痴念、纠结、难过,比常人更多添几分念家恋亲的愁思。视频中如此简单的来自家人祝福,足以击穿我们的内心,涤荡我们的心灵。”
小青相信每一位海外人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冀,有着对海外事业永不磨灭的赤诚之心和执着追求的隽永情怀,他们的事迹永世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