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主,面对疾病突发,这几个误区你得知道

以前夜鹰看到错误急救传播的时候,心跳是这样的:_/\_/\_/\_/\_/\_,会马上写个文章纠个错

有时太气愤了,一时都这样了: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都没力气写了。

现在见的太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基本成佛系的了:/\______\/______/\______/\__,见到错误的也不急着写了,攒着,凑一块写。

一、会急救的奶奶?

2月1日,广州日报讯,一位奶奶带着1岁孙女在家,孙女洗手间探险,,一下扎进了装水的桶里,倒栽葱,三分钟后被奶奶发现,奶奶赶紧提起宝宝腿控水,并拨打急救电话,急救人员将孩子送完医院急救,目前孩子好似还没有苏醒,呼吸机辅助呼吸。

报道称“现场参与急救的一名医生表示,奶奶发现孩子溺水后及时倒立排水的处理,可以说为抢救孩子的生命争取了宝贵时间。”

不知医生真这么说,还是记者被医生附体,总之,溺水后控水急救的认知是错误的。溺水怎么救,看人民日报制作的这个图片,没错,内容是夜鹰写的。

广州120院前急救技能规范化培训面向急救人员开展多年,在心肺复苏环节,专门会讨论溺水急救这个话题,明确不推荐任何形式的控水急救。所以我怀疑,这个记者是被“医生”附体而写稿。

二、会急救的“医生”?

中国南方航空官方微博称,1月30日,长沙飞往南京的南方航空CZ3125航班滑行过程中,一名5岁旅客发烧、意识突然丧失、抽搐。乘务组通过广播寻找医生,同时联系急救急救人员。很快飞机上有两位“医生”乘客表示愿意提供帮助,为小女孩进行CPR(心肺复苏术)和推拿。很快,小女孩恢复了呼吸和意识。很快,飞机滑回停机位。救护车接机,将孩子送往医院治疗。

我在微博上评论说,“对一个热性惊厥的患儿实施心肺复苏和推拿,你们也真下得了手,这两个号称医生的急救水准是负分,南方航空乘务员和官微小编急救水准零分。”

关注夜鹰微信公号的都知道热性惊厥怎么现场处置,也都知道大活人不需要做心肺复苏。

至于,推拿,在急救现场,基本是跳大神的伎俩。

有知情者爆料,这两位并非医生,据称是某志愿者组织,学了急救但没学到家。

三、会急救的护士长?

同样是热性惊厥,这次差点酿成大祸。

山东淄博一名女童高烧39度,浑身开始抽搐。她的妈妈为防止她咬伤舌头,将毛巾塞进她嘴里,没想到却引发孩子窒息。急救人员赶到时,女孩已脸色青紫,幸好抢救及时使其转危为安。

“医生”提醒,小儿高烧惊厥是常见的急症,在孩子发病抽搐时,家长需要科学地应对处理,可以在筷子上缠小毛巾、小纱布,放到孩子上下牙齿之间,防止舌咬伤。

看完视频,准确的说,应该是急诊科护士长提醒。护士长也许没想到,她跟这位妈妈犯的错误是一样的。

在抽搐发作、牙关紧闭之时,塞什么都是错的。

正确的做法是:不塞东西,让她安全、安静的抽一会儿。

四、会急救的美女辅警?

新疆一位16岁女孩在高铁车站验票排队时突然晕倒,一名值班辅警因是护理学专业毕业,立即上前为其进行心肺复苏。

视频中称女孩“心跳加快,呼吸不正常”,辅警姐姐就开始心肺复苏了。

姐姐,你弃医从武,选择是对的。

 “我需要温暖

不需要心肺复苏”

新浪微博邀请夜鹰做一个主题体验活动,说说2018年对医疗行业的期待,四个字的关键词,一句话的描述。

夜鹰给的关键词是:学好急救

一句话是:无论公众还是医护,现场急救时别给晕厥昏迷的掐人中、别给热性惊厥癫痫的塞东西、别给活人心肺复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