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稚丨别再总是催促孩子“快一点儿”!越催促,孩子越糟糕

鲁稚:作家,亲子教育专家。著有《随心写出好文章》《三年能走多远》等十余部家庭教育著作,《你不来我也等》《正在消失的物品》等十余部散文、随笔集。

儿子上小学时,有一次快迟到了,我一路催他。过马路时,他停下来,左看右看,对我说:“老师说的,就算快迟到了,也不要着急,慢一点,不要跑,安全第一。”“老师这么说的?”“是,老师就这么说的,要慢一点。”

我突然就非常感动。能够嘱咐孩子“慢一点”的老师,一定是个好老师!

只有真正把对方利益放在心上的人,才能嘱咐对方“慢一点”。而我们每次听到“慢一点”,心中都会升起暖意。因为所有的“慢一点”,都带有某种关心的意味。“慢点吃,别噎着。”“慢点走,扶稳。”“慢点开(车),别着急”……所有关于“慢点”的嘱咐,都让我们意识到“我是被牵挂的,我自己最重要,别的都不要计较”,而那个总是嘱咐你“慢点”的人,才是真正爱你的人。因为只有真正爱你的人,才能舍弃效率和收益,把你本身放在首位。他甚至愿意放慢自己的节奏,来等待你,包容你,一切以你为重,这才是真正的关心和尊重。

请客吃饭,哪怕客人吃得再慢,你也绝不可以催促,即使你已经吃完,只要客人不放下筷子,你也会陪着他慢慢吃。这是基本礼貌。为什么说它“基本”,就因为它包含着对客人的尊重。

由此可见,“催促”背后往往暗含着自大,暗含着某种不尊重。我们尊重外人容易,因为这是社会生活的规则,不尊重别人就可能付出代价。但尊重家人,很多人就难以做到了,家人之间常常界限不清,伤害家人也代价最小,很多人甚至忘了家人也是独立的人,也有自己的疆界,也和外人一样不容侵犯,并不是所谓的一家人就什么都可以不计较。而家人中最弱小的是孩子,孩子最容易被当作依附于父母的,没有独立人格和权利的,最应该无条件服从的那个人。所以孩子的被催促就成了常态,无论吃饭、玩耍、走路、做作业,一切的事情上,小孩都经常处于被催促中。

也许你已经习惯了催促孩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真的就不计较,真的就对不被尊重无动于衷。任何被催促的人,心里都是不舒服的。因为“催促”暗含着责备和攻击,代表着我对你不满意(太慢),我否定你目前的状态(太慢),我要求你达到我期望的节奏(要快)。这其实就是不尊重,就是把你置于孩子之上,要求孩子按你的节奏来,一旦与你不合拍,便会遭致催促。

于是,孩子为了抵抗这种不尊重,也就是保护自己的自尊,往往会故意慢悠悠的,“我就是不听你的”,“你凭什么老指挥我”,但为了不让这种抵抗太明显,他又会下意识地找些理由,让这不合拍显出合理性。比如:我性格就是这样,改不了了;我摔了一跤,我走不动了;我丢三拉四,是我粗心,不是故意作对……很多标签就这样被贴上了,以至于孩子自己都认为这就是真的,我就是一个拖沓的人、粗心的人、笨人、娇气的人……

假如他不作这样的抵抗,假如他就心甘情愿地接受催促,完全服从于你,那又会怎样呢?那会更糟,因为他失去了自主,他成了木偶,他人性的价值大打折扣,将来他就是一个习惯被控制的人,离开了别人的督促和指引他就无所适从。

更何况,我们催促孩子的所谓“理由”,真的就成其为理由吗?我们所要求孩子快速完成的事,是否就真的合理,真的有必要非得争分夺秒?所有的催促都意味着一种责备,意味着对对方的速度不满,并且这不满已经达到非纠不可的程度。但指责和不满往往有着复杂的心理成因,很多时候指责的人和被指责的人都难以厘清其中的渊源,你未必能够保证你所认为的“急事”不是瞎急,不是奔命,甚至不是借着这股“急”劲,来发泄另外的情绪。

有时候,催促孩子确实是出于无奈。譬如,早上时间很紧,送完孩子上学,你还要赶去上班,你想争分夺秒,孩子却慢悠悠的,这时候你想不急也不行。但你再细细体会,你这时候的急,是因为孩子快迟到了而着急?还是因为你自己送完孩子还要赶去单位而着急?

其实,更多的催促是发生在时间并不紧张的情况下。譬如孩子吃饭,慢悠悠地吃半天。虽然这并不影响消化,他即使更快地吃完,也并不会立刻去做作业,或者去干什么意义重大的事,但你还是会情不自禁地催他“快吃”。为什么?因为孩子不吃完,你也只能陪着,做不了自己的事。孩子打乱了你的节奏,耽误了你的时间,增加了你的麻烦——你看,还是为了你自己。

有时候催促看上去是出于效率,完全是为了孩子好。譬如,作业做快点,才有时间练琴、看书、玩耍等等。但是,如果对于效率的追求是需要用催促来达到的,那么,效率这件事对孩子来说是不是一种压力呢?而且,这种所谓的高效率,又是不是真的有意义?假如一个孩子去博物馆,半天时间就把几个馆的展品全部看完了,而另一个孩子去博物馆,他半天时间可能全部待在一个馆里,甚至可能在一件展品面前就看了半天,你能说前一个孩子一定效率更高?我们成天催着孩子急急忙忙往前赶,却完全忽略了沿途的风景,你能说他的人生是高效的、丰富的、美好的?

有许多书在教导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包括行动快捷,作息时间精准到分秒等等,假如这些培养方法丝毫不尊重孩子内在的感受,不尊重他本身的节律,可以说,你培养得越好,对孩子的害处越大。

本文所获赞赏将全部转给作者

长按二维码关注鲁稚的阳台(ID:luzhi66)

(0)

相关推荐

  • 想节奏慢一点,先从美味又营养的早餐开始吧

    早餐是人们每天起床后的第一餐,重要性不言而喻.你的早餐让你能够精力充沛地投入一天的紧张工作中,还是越吃越想睡?有人说了,早餐垫下肚子就行了,哪有那么多的讲究?其实不然,早餐没吃对可不行,在快节奏的生活 ...

  • 第一步

    其实,之前写<大学之道>这个标题时,有点紧张,这几个字很庄重,很厚重,不是可以随便拿来说说的,所以这篇文字写好,我倒过来又改了,我想,对我来说,还是要走第一步. 这几天听皇甫老师解读< ...

  • 蜗牛也有春天‖叨客

    ♥多好的树叶,多好的孩子 多好的一片树叶 时光老人不吝色彩,涂成神奇的童话 回归大地时,还不忘牵住脚步 "孩子们,慢一点,慢一点" 请务必染上我的色彩,以阅读秋天的童话 请务必让我 ...

  • 慢一点,会听到花开的声音

    文|图 王亚青 从乡下的小学校到商丹高新这所大学校,我的适应是艰难的.以前自由散漫惯了,一下子进入高节奏高强度的工作中有太多的不适,甚至可以称为不堪重负.可那一次次花开的声音让我在疲惫中体悟到了更多的 ...

  • 提升学习力系列③丨孩子学习效率低?抓住这几点就够了!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十点亲子共读栏目. 小十点今天继续和大家分享「提升学习力」系列共读节目.通过帮助家长一起分析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现实问题,针对性给出提高孩子学习力的方法,让孩子发现自身优势,避开短 ...

  • 家长课堂丨每周一在校门口重复的话,家长可换一种方式表达,才能帮孩子提高听讲效率……

    点击蓝字关注小岛语文吧 文章底部右下角请点击"在看" 关注语文教学发展,解决语文学习困惑. 早上路过学校的大门,听到不少家长都在叮嘱孩子:上课要注意听讲啊.别给我惹事啊,听老师的话 ...

  • 鲁稚丨自我价值只能自己去实现,要给孩子独立的机会

    鲁稚:作家,亲子教育专家.著有<与孩子一起炼爱><三年能走多远>等十余部家庭教育著作,<你不来我也等><正在消失的物品>等十余部散文.随笔集. 聚会的时 ...

  • 鲁稚丨孩子已经很忙,该不该再学“特长”

    鲁稚,作家,亲子教育专家.著有<随心写出好文章><三年能走多远>等十余部家庭教育著作,及<你不来我也等><正在消失的物品>等十余部非虚构文集. 总有家长 ...

  • 鲁稚丨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和包容丨附诗《致妈妈》

    妈妈的阴历生日是端午节的第二天.想起我刚完成的新书里有写她的一段,正好放在她生日发出来.为了发这篇文章,我想写一个导语.结果,我把自己写哭了.写成了一首诗.   致妈妈丨鲁稚 今天是端午节的第二天 你 ...

  • 鲁稚丨大人别递话,让孩子自己说

    作者:鲁稚 配图:陈慧敏 鲁稚的阳台(ID:luzhi66) 我的小侄儿今年7岁,上一年级.因为他不和我们同城,我们就只能偶尔视频见.通视频的时候,我很想和他聊聊天,会问他"你在干什么&qu ...

  • 鲁稚丨父母要面子,委屈自家孩子,后果有多严重

    鲁稚|文 鲁稚的阳台(ID:luzhi66) 我小时候很少挨打,偶有一次则印象深刻. 记得有一次是和萍萍发生矛盾.她扯我们家盖柴堆的席子,我不许她扯,她偏要扯,我们就推搡起来.我并不是欺负她,相互都在 ...

  • 鲁稚丨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就从这两方面入手

    作者:鲁稚 "专注"是一种重要品质,这是不言而喻的.那么,怎样去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呢?家长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那就是兴趣和成就感. 人之所以能长时间专注于某件事,一方面是出于对那件事 ...

  • 鲁稚丨让孩子读自己喜欢的书

    鲁稚|文 鲁稚的阳台(ID:luzhi66) "兴趣"是选书的第一标准,喜欢的书才会用心去读. 有的家长总喜欢以自己的好恶去要求孩子,强迫孩子接受家长对某类书的价值评判,自己认为好 ...

  • 鲁稚丨作文是种表达,孩子需要知音,而不是裁判

    鲁稚|文 鲁稚的阳台(ID:luzhi66) 很多家长不明白孩子为什么怕写作文,其实根源就在大人身上.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面对的不是知音,谁又会有话可说? 前段时间有位家长请我给他的孩 ...

  • 鲁稚丨“爱问”就是思考的象征?我们该怎样和孩子问答?

    鲁稚:作家,亲子教育专家.著有<随心写出好文章><三年能走多远>等十余部家庭教育著作,<你不来我也等><正在消失的物品>等十余部散文.随笔集. 现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