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则生慧:别用那些焦虑,来扰乱自己的心情
有一种文体,叫焦虑体,
类如“什么时代抛弃你,连声招呼都不打”。
洞察本质,
无非就是没赚到足够的钱。
否则,钱壮英雄胆,
腰粗自然胆壮,胆壮自然有豪气,
又何谈抛弃不抛弃呢?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读到的焦虑体文章越多,越容易让人产生焦躁。
毕竟,古语说得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是的,每个人都会焦躁,可焦躁不解决问题。
与其焦躁,不如照顾好身体,做好喜欢的事,待好重要的人,你要的一切都在路上。
一
照顾好身体
民国女子林徽因,才貌双全,
却是肺结核病患者;
在儿子梁从诫眼中,母亲就是一个病人,
平时在家,总是动不动发脾气,令人无所适从。
也许,林徽因异样的才华,
拖累于她多病的身躯,无法绽放。
苹果前总裁乔布斯,用一款智能手机,
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虽然富可敌国,
但终究没有挡住疾病对其生命的侵蚀,
英年早逝。
而我们,都在追逐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而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这就是要看我们究竟在乎什么。
老生常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照顾好身体,按时作息,
绝不能晚上不睡,白天不起,日夜颠倒。
钱永刚回忆父亲钱学森,提及父亲老年时,
身子骨还硬朗。
究其原因,就是钱老作息有规律。
毕竟,健康是1,
事业、财富、婚姻、名誉种种都是0,
有了前面的1,后面的0才有价值,
才越多越好。
如果前面的1没了,后面的0再多也毫无意义。
时间管理大师哈林.史密斯,
曾提出“神奇三小时”的概念。
他鼓励人们自觉地早睡早起,
每天早上五点起床,
这样可以比别人更早开始新的一天,
在时间上就能跑在别人前面。
利用每天早上五点到八点这“神奇的三小时”,
就可以不受任何干扰地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也许,你会说“我是上班族,
哪来的三个小时?”
没关系,只要拥有半小时或一个小时的独处,
你也会受益无穷。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说过,
现代生活在都市里的人,
最缺乏的是“心灵的平静”。
早睡早起,利用早晨宁静的时间,
思考重要的问题或是读上几页书。
这样,你就赢得了你的宁静时刻。
静则生慧,你会拥有你自己的独有感悟。
或许有人说,我习惯于夜生活,
晚上十二点才睡。
简单计算一下,晚上十点入睡,
早上五点起床,睡眠时间是七个小时;
如果在晚上十二点入睡,早上七点起床,
睡眠时间也同为七个小时。
但策略性把时间对调一下,
就拥有了独处静心的时间,何乐而不为?
二
做好喜欢的事
杨绛先生,是我欣赏的一位作家、翻译家。
1956年1月,
杨绛翻译的四十七万字的法文小说
《吉尔.布拉斯》出版,受到好评。
学部里,看不起杨绛的人,
也觉得她有一技之长。
《吉尔.布拉斯》招来了另一项翻译任务,
重译《堂吉诃德》,
这是杨绛很想翻译的书。
杨绛买到的《堂吉诃德》原文,上下集共八册。
1966年文化大革命,她翻译到第七册,
译稿被红卫兵没收了,
直到1970年6月才发还。
稿子发还后,杨绛觉得好像一口气断了,
接续不下,又从头译起。
翻译工作是没有弹性的,好比小工铺路,
一小时铺多少平方米,欠一小时就欠多少平方米
——除非胡乱塞责,那是另一回事。
如果精神好,杨绛就超额多干;
如果工作顺利,就是说,
原文不太艰难,她也超额多干。
超额的成果,杨绛留作“私蓄”,
有亏欠可以弥补。
攒些“私蓄”很吃力,
四五天攒下的,开一个无聊的会就耗尽了。
所以杨绛才能在早作晚息攒“私蓄”,
要求工作按计划完成。
便在运动高潮,工作停顿的时候,
她还偷工夫一点一滴的攒。
《堂吉诃德》的译稿,
一部分由涓涓滴滴积聚而成。
1976年底,全稿译毕。
《堂吉诃德》未经西语编辑审阅,
只杨绛自己校了四遍清样,
于1978年3月出版。
《堂吉诃德》,
前前后后竟经历了整整二十年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越来越对那些始终如一、不忘初心的人,
敬佩有加。
喜欢一件事与做好一件事,是两个概念。
随口说说,谁都会;
但坚持去做,没有毅力加持,只能半途而废。
否则,为何要说持之以恒,难能可贵呢?
坚持比天赋,更重要。
因为难,所以可贵,这就是难能可贵。
或许有人说,做好一件事,
二十年太长,我要只争朝夕。
没问题,解决办法就是全力以赴过好每一天。
世界知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创始人
约翰.奥斯勒爵士 ,年轻时曾对前途忧虑。
上学时,他总担心如何通过考试,
又担心毕业后怎样才能找到工作,如何生活。
种种焦虑,令他烦不胜烦,情绪低落。
直到有一天,奥斯勒读到一句话
“最重要的不是要去看远方模糊的事,
而是做手边清楚的事”。
醍醐灌顶。
于是,他开始明白自己最需要的是行动。
从此,他“用铁门把过去和未来隔断,
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
他专心致志地处理当天的工作与生活,
做到尽善尽美。
这一信念,
使得奥斯勒成为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医学家,
被英王册封为爵士,
被牛津大学医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人有太多心知肚明的时候,
可惰性,惯性和脾性,
却是自我提升的最大障碍。
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用心生活能放慢时间,彰显当下时光,
并使平凡的日子充满惊奇与快乐。
活在当下,永远都是迎接未来的最好准备。
把每一天都过成你想要的样子,
把自己的生命之旅完全用来绽放自己。
三
待好重要的人
古人云:事之至大,莫如知人。
那句“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人“,
总会让人临阵以待。
具有识人的本领,
意味着可以在瞬息之间判断周围发生的事情,
识破一个人的真伪。
人的品德看言行,人的思想看行为,
人的内心看做事,人的心术看眼神,
人的知识看谈吐,人的内涵看表现,
人的修养看性格,人的能力看业绩,
人的身手看对手,人的为人看朋友,
人的本质看历史。
作家莫言曾说——
我负责两种人:
生我的人,
我生的人。
我挂念两种人:
相濡以沫的爱人,
肝胆相照的朋友。
我谢绝两种人:
做事不道义的人,
处事无诚义的人。
我珍惜两种人:
敢借给我钱的人,
真心牵挂我的人。
我远离两种人:
遇到好事就伸手的人,
碰到难处就躲闪的人。
我敬佩两种人:
年轻时陪男人过苦日子的女人,
富裕时陪女人过好日子的男人。
而美国作家莫拉格.巴雷特写的
《精简社交》一书中,
讲述了其实每个人身边都有四种人:
同盟者、支持者、竞争者和敌对者。
我们需要提升人际关系能力,
从根本上就是建立自己的可视化人际关系图谱,
看清周围:
谁站在你身边(同盟关系),
谁在背后挺你(支持关系),
谁在暗中叫板(竞争关系),
谁在背后捅你一刀(敌对关系),
然后调整重建你的人际关系网络,
从而扮演好在各种关系中的角色。
综上,我们无法控制其他人,
但当我们清楚了周围不同的人际关系后,
我们就能够控制自己,
以及选择如何回应别人。
只有我们培养同盟者、团结支持者、
掌控竞争者、对付敌对者,
那么我们想做成什么事,都将不是问题。
开放,永远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只有这样,你才会听到这个世界不同的声音,
看到一个问题不同的思考角度。
然后,这些不同的观点,
才会让你进步。
静则生慧,照顾好身体,
做好喜欢的事,待好重要的人,
你要的一切都在路上。
趁“今天”还在我们手中,
让一切都付诸行动吧!
让自己成长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知道如何行动,去做所有能做的事,也有足够的理智和优雅,去静待那些你做不了的事自己发生。
本文由佳易博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