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六经学说是天人之学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数术。”这是《黄帝内经》岐伯所说的第一句话。

中医源于阴阳,跟数术一样是天人之学。

什么是天人之学?

天人之学就是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由天道之规律推及人事及人生命之规律。
虽然起源可能一致,但中医和术数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天人之学,包含理、气、象、数四部分,中医侧重于理、气,而术数侧重于象、数。

相对来说,医道好学,术数较难。学懂术数的人,反过来学医,是相当轻松的事情。

理,是指阴阳之理;气,是指六经气化。

六经气化学说就是天人之学,它是古人根据天道原理提出的假说。

“天道”并不神秘,就是日地运行的两个时间:地球绕太阳公转,地轴有个66°34′ 的偏角,形成四季往来的年周期;地球的自转形成昼夜往来的日周期。
在日地关系中,日周期有向阳与背阳的区别;年周期南北半球在不同时令接受太阳直射与太阳斜的区别,古人将之称作“阴阳”。

根据接受阴阳气的不同,又可以将阴阳分为四象,四季为春暖、夏热、秋凉、冬寒。

每一日也可以这么分。

这么分划的意义是,除了寒热两气外,还有升降两气。

明白这个原来,我们就可以理解古人设定人体六经的意义。
那么,古人为什么设定的是六经,而不是四经、五经、八经、十经呢?

我认为,六经与十二地支有密切的关系。

六经分手足两经正好是十二经脉。

我们知道一年是十二个月,一日是十二个时辰,我们的钟表是十二进制,为什么全世界的钟表都是这个进制,而不采用我们常用的十进制呢?

这与时间是一个圆周期有关。

一个圆只有用六、十二、二十四、三百六十这样进制来度量。这也说明我们的生命活动的节率与日地圆运动节率是高度相关的。
天人相应,古人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依赖的气也是由阴阳二气演化的,只是人体需要六气才能平衡运行,即寒热、升降与燥湿。

太阳、少阴管寒热,少阳、厥阴管升降,阳明、太阴管燥湿。

根据《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十二地支与六经关系如下图。

X
六经,又分别以大自然六气来命名。

我们知道的金、木、水、火、土这是五气——木为风气,火为热气,水为寒气,金为燥气,土为湿气。
火取两端,君、相二火,或者称火、热二气,为风、寒、火、热、燥、湿,对应六经为:厥阴风木,太阳寒水,少阴君火,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阴湿土。
六气中为什么火有两样?

这是因为,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阳火来推动,阳要有余,这就好比我们工作生活的时间比睡觉的时间要多一些。

天人之学还体现在天人感应与天人互参,同气相求,同气相应。
太阳经感寒气,少阳经感热气,阳明经感燥气,太阴经感湿气,少阴经感火气,厥阴经感风气。
天人相应,内外感召,身体生病就是某一个气偏了,不平衡了,叫“六淫”致病,淫是过度的意思,偏盛了。
这样一来,中医把成千上万种病,简化为六种疾病,这就是六经气化学说的高明之处。

用六经理论建立起来的疾病模型,能够完整的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更重要的是,仲景的《伤寒论》以是六经为纲来辨病论治,得到临床实践的验证。千百年的中医实践也证明六经气化学说是真实存在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