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儿时养鸡一条龙
出生在义乌,乡下的日子简单俭朴。老妈附近小有名气,是一位持家能手,把一家人安排的妥妥贴贴。从来不会让子女饿着,柴米油盐有着落,也不借人家钱。
从记事开始,每年家里都孵小鸡。春节过后天气渐渐变暖,妈妈着手准备孵小鸡,让一只老母鸡抱窝。竹编菜篮里垫上稻草,经过精心挑选,放上二十来个鸡蛋。
约一周之后,检查鸡蛋是不是受精卵。晚上逐个拣出来,用灯泡拿来照一下,受精卵一块黑影子。有个把没有受精的鸡蛋,或者是没有发育的就挑出来,煮起来当菜吃。
三个星期之后,一窝小鸡孵出来了。老母鸡整天咯咯咯,领着小鸡在门口转,捉小虫子吃也捉蚯蚓。每天还得撒把碎米在地上,喂给小鸡吃,傍晚一只只抱回窝里。
小鸡一出生,根本分不出来公母。早上眼睛一睁开,就叽叽喳喳的闹,喜欢抱团取暖也抱团玩。最喜欢跑到垃圾堆上去,用小爪子腿来腿去,会不停歇的翻个遍。
一月龄的小鸡,毛绒绒身子开始换羽毛。黄鸡白鸡或黑鸡,这个时候越来越明显,一眼看上去花色很多。头顶冒出来小鸡冠,长大以后肯定是公鸡,到时候阉掉成仙鸡。
小鸡自食其力后,老母鸡还是不醒来。妈妈要我摸螺丝去,摸回来敲碎喂老母鸡,喂了几次之后就醒来。过不了多长时间,又可以生蛋卖钱,到供销部里换盐去。
小母鸡第一次生蛋,蛋壳上粘着血丝。生出来的蛋,比普通的要小个,看上去像玩具特别可爱。有时偶尔也会生个鬼蛋,也经常生双黄蛋,一个可以蒸一碗鸡蛋汤。
阉割后的仙鸡,一般都养到过年。春节宰掉做白切鸡,用来招待拜年来的客人,自己家里舍不得吃。母鸡跨年度养,鸡蛋积下来卖掉换零用钱,那时没什么现金收入。
过春节杀鸡,鸡毛鸡肫也可以换钱。义乌货郎担摇着拨浪鼓,会上门来收购,家里面一般都换成针头线脑。有时也会换上一个,纳鞋底用的顶针,看到妈妈换来给奶奶。
公鸡毛舍不得卖,用来做鸡毛掸帚。找来一块小竹棒,长短大概两尺多一点,还有一卷很牢的线。义乌话叫沿线,在竹棒上一圈一圈捆鸡毛,一会就捆好了打结。
大门后麦磨下,父亲盖了一个鸡舍。用砖块做了一个小门,钢筋折好两头插进去,固定好后用手可以拎。鸡舍里产鸡糞,用到自留地里当基肥,种出来的菜非常嫩。
鸡毛还有一用处,用来做鸡毛毽子。找来一个旧铜钱,一圈钻上几个小孔,挑几根鸡毛插上去。一个鸡毛毽子做好了,姐姐踢毽子是高手,正反前后左右都会来。
义乌当地风俗,春节拜年吃茶叶蛋。客人进门请坐,上来一大碗事先煮好的茶叶蛋,边上边说快捧元宝。每人都得吃一个,否则主人招待不客气,客人也没有领情。
毛脚女婿上门,统统都是糖鸡蛋。小碗上三个说明很满意,上两个就是马马虎虎,上一个的话下次别再来。很满意也只能吃一个,触破不吃也可以,否则认为没教养。
结婚生子,染红鸡蛋分送亲戚朋友。红鸡蛋上面,还会贴金字喜字剪纸,同时也会包粽子和红粿。小时候的乡下,养家糊口过日子,离不开养鸡,而且做成了一条产业链。
俗夫 2021年7月31日随笔
以文会友 以笔理学 以德行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