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不需要敬仰

文丨张是之
前面发了一篇法官关于迪士尼问题的看法,评论区也来了一位法官,还是位中院法官。
与前面法官倾向于支持迪士尼的看法不同,这位法官的立场简单而鲜明,那就是以法律为依据,站在消费者这一边。
文章后面来来回回有很多留言讨论,核心分歧在于两点,对方认为法律需要被敬仰,否则那就是架空了法律,形同虚设。
进而得出「恶法亦法」的推论,法律需要保障它的执行力。
很显然,这种观点我们是断然不能同意的。
务实一点,法律不是用来敬仰的。
我们连每天都要使用的牛顿定律都毫无敬仰之心,除了为了表达敬仰而敬仰,谁会去想起敬仰某些法律法条?
法律是我们用来解决矛盾、减少问题的,而不是用来制造矛盾、增加问题的。
定分止争,是法律的基本职能。
法律如果需要敬仰,那就是迷信法律,跟迷信青天大老爷并没有什么区别。
法律条文都是某些人协商制定的,是人就会犯错,法条就一定保证不会有错?很难保证。
法律会出错,迷信法律那不是真正的「法治」,而是「法制」的一种统治手段。
法律出错,并不是我说它错了它就错了,而是它自己就会承认自己是错的。
比如投机倒把罪这项罪名,不过是简单低买高卖的倒卖行为,在今天看来是正常的交易满足了交易双方的需求、找不到受害者的行为,在 1997 年刑法修改之前却随时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同样的行为,在今天就不再需要担心牢狱之灾。
同样的行为,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法律条文,假如你去敬仰法律,你是敬仰 1997 年之前的刑法,还是 1997 年之后的刑法?
站在今天来看,法律的制定者承认了历史的错误,并修正了这个错误。
另一个问题的关键则是,在刑法修改之前的那些被判刑的人,他们当年触犯了错误的法条,他们却并没有真正的「犯罪」。
只要没有真正的实施侵犯他人财产权的行为,违背恶法并不等同于犯罪。
所以站在这个角度看,恶法非法,因为恶法会冤枉好人,恶法还会让好人变坏。
另外耳熟能详的的例子,小岗村的包产到户协议。
在今天看来简单的一个农村怎么种地的问题,当年签的却是一篇生死状。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的公粮,不在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牢杀头也干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 18 岁。
在这篇错字连篇的生死状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法是对还是错,可以看出当时的舆论政治环境。
假如当时只顾敬仰法律、严格执法,估计要把这签字的这些人都给法办了。
但法办他们的理由,在今天看来又是多么的糊涂和荒谬。
抛开这些法律实务再往前看,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200多年前就提出的刑法两大基石性原则之一,我们今天都认可的无罪推定原则,在中国的法理学界也经历了一个从批判反对、到批判地继承、再到半吸纳的过程。
《法学》1958年第1期,刊登张子培先生的《驳资产阶级的「无罪推定」原则》;《法学研究》1980年第4期,刊登陈光中先生的《应当批判地继承无罪推定原则》;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才增加第12条「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假如在这个过程中敬仰法律,该敬仰什么样的法律才是对的?
你可以用历史局限性来解释,但我们还可以用逻辑一致性来评判。
横向来说,逻辑一致性的意思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和他人坚守的行动准则是一致的。
纵向来说,法条变来变去必定有违逻辑一致性,需要判断到底是前面的立法错了,还是后面的错了。
而判断法律是否是恶法的逻辑,应该是看法律是促进了私有财产权的保护,还是削弱了这个保护。
需要指出的是,有时候未必新的立法就更加正确、更加文明,受制于我们对自身社会行为的认知局限,很多立法本质上是在倒退,这种情况也不少见。
比如上个世纪美国出台的反垄断法,实际上是学术界、政治圈都还没有对公司,尤其是大公司有着更合理的认知,就匆匆急于立法、监管和定罪。
而就在本世纪初,微软还差点被强制拆分,原因不过是在 Windows 上预装 IE 浏览器这样的「破事」。
就在前几天,欧盟还给 Google 开出巨额罚单,理由同样跟市场垄断有关。
更不用说,中国也引进并大力推广《反垄断法》。
不去审慎地判断法律本身的对错,严格按照法律条款来实施运作,是常见的两个错误的法治思维方式之一。
方向错了,越是严格地执法,造成的破坏也就越大。
另外一个常见的错误法治思维则是,什么东西都要用「立法」的思维来实现监管。
互联网、网约车、快递,出来什么新东西,就立什么法,总认为立法越多,越体现法治精神,随之而来的则是司法资源上的倾斜和浪费。
所谓「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扩张,不过是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坚持逻辑一致地去剖析很多看似不像是那么明显的经济学问题。
在这方面,其他社会科学,还没能建立起像经济学这样以公理为基石的知识大厦。
很多人对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扩张不屑一顾、嗤之以鼻,而这些研究却可以对很多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甚至提供解决之道。
人类发现文明的过程非常缓慢,都是在试错。
当不明确立法方向到底是对是错的时候,给当事人以一定的自由空间试错,才是最优选项。
这基本也是当年邓小平的智慧,不知道走哪条路,就让当事人自己试试看。
你去看刑法的投机倒把罪,不过是把被法律剥夺的倒卖自由还给了人们;而小岗村的村民所冒死争取的,也不过是原本属于他们本来种地的自由。
法律不需要敬仰,需要的是鞭挞。
需要人们时刻拿着逻辑的小皮鞭,抽打着去强化私有财产权的保护,而不是把法律供奉在牌位上不敢半点违逆。
逻辑的小皮鞭拿不起来,那就要加强学习,不妨从一课经济学开始。

2019年08月25日

上一篇:华盛顿的权力观

题图:Paul Gauguin,Seaside harvest

(0)

相关推荐

  • 谢鸿飞:《民法典》中土地经营权的赋权逻辑与法律性质|前沿

    作者简介:谢鸿飞,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民法室主任.私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广东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 摘要:私法配置土地权利的出发 ...

  • 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学分析

    一.波斯纳其人 理查德·波斯纳1939年1月11日出生在纽约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律师,母亲是一位信仰共产主义的公立学校教师.1959年波斯纳作为最优学生毕业于耶鲁大学英文系,获文学学士位:196 ...

  • 研究生专业,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有什么不同?哪个更好考

    考研的时候,有很多同学都不知道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两者的区别到底在哪里,虽然两者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对很多同学和家长来说,可能不是很清楚,这两者,由于侧重点不同,很多同学喜欢把它搞混淆,导致自己在选择院 ...

  • 拆迁户拿什么对抗强拆,法律知识还是脆弱生命?

    说起珍贵想必没有比生命再重要的,所有的东西都是建立在生命之上,有了健康的生命才会延伸出其他,然而如此珍贵的生命却不能抵挡强拆的脚步,看似暴富改变生活的拆迁背后隐藏了多少暴力悲剧,拆迁户的财产受到威胁双 ...

  • 木枫专业 | 建筑器材租赁业务常见法律风险解析

    在建筑器材租赁业务的实践中, 往往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行业习惯, 在行业中看起来是稀松平常大家都在做的事情, 但是却成了维权之路上的一个又一个雷区. 笔者简要总结了几点, 都是笔者在办案过程中遇到过的 ...

  • 医疗法律|医疗纠纷常用法律规范分类汇编(2018版)

    让法律更懂医疗    让医疗更懂法律  文|吴维钦 律师 北京观韬中茂(厦门)律师事务所律师,福建中医药大学医学学士.福建省医事法学研究会理事.长期为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卫生行政部门.医生.患者等提供 ...

  • 最高院:对债务本息的清偿顺序,法律没有规定“先息后本”的计算方法

    法律公园 来源 | 节选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编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程序中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第123-124页    转自法门囚徒 当执行款 ...

  • 嫖娼被抓的法律后果

    有的朋友前来咨询,说她的老公经常嫖娼,无论老婆怎么劝,他始终是冥顽不灵,这位女士就想知道了,如果嫖娼被抓,老公会被判刑吗?会有什么样的法律后果? 嫖娼虽然不构成犯罪,但是有伤风化,且是一种违法的行为. ...

  • 法律的非合法性

    一切法律均是在非合法的基础上被建构起来的,这是法律不断发展变化的动力.如果不考虑法律本身来源于非法,那么法律的生命也将就此终结. 当国家在创制法律时,当国家在规定合法性问题时,国家创造法律本身的合法性 ...

  • 法律知识:法律关系及其构成要素

    一.概念与特征 1.概念 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特征 (1)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 张三赌博输给李四6000元 ...

  • 法律知识:居住权的意义解读

    居住权是新颁布民法典中的亮点内容之一.在中国社会的整体背景下,将会彰显出其独特价值. 一.对古罗马法的传承借鉴 从渊源看,居住权产生于罗马婚姻家庭关系中,而且与财产继承制度紧密相关,最初是作为生活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