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教而教,为自学而学

作者:李广生|摄影:孔建斌

“生命课堂”从三个维度定义生命活力,一是积极而专注,二是自信且自律,三是投入并创造。积极而专注能够给生命带来什么呢?我想是快乐吧。积极而专注的人是快乐的,这份快乐也许并不全在于积极而专注带来的结果,是积极而专注的本身所产生的精神的愉悦。教师积极而专注的教,学生积极而专注的学,他们是快乐的,他们的生命质量因此得到提升。

下面的章节重点谈自信且自律。自信且自律给生命带来的是幸福。人们对幸福的解释和期许是多种多样的,成为自己的主人,可以认为是幸福的根基。把生命活力定义为自信且自律是出于对人的自主性的尊重、追求人的自主发展——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主人,做最好的自己。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自主、合作、探究成为课堂教学变革所追求的目标,各种各样冠名“自主”的教学模式纷纷涌现;不久前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自主发展是核心素养的重要一个方面,是鼎力三足之一。作为教学方式的自主和作为核心素养的自主都需要回答一个问题:自主从何而来?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中这样论述“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在我看来,自主发展靠两大支柱的支撑,一是自我认知,二是自我控制。自我认知是自主发展的前提,自我控制是自主发展的保障,弱化其中任何一方,都可能导致自主发展陷入误区或停滞不前。

自我认知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对自我的认知由模糊到清晰、由片面到全面、由主要依赖于别人到更多依据于自己,在发现自己、评价自己的基础上形成自我认同,从而悦纳自己、相信自己、充满信心——自我认知的理想状态是获得自信。

自我控制是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对自我的调控由弱到强、由自发到自觉、由被动到主动、由受制于外物到遵从于内心,在自我规划的基础上避短扬长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自我控制的理想状态是获得自律。

自我认知而形成的自信,为自主发展装上一部马力强劲的发动机;自我控制而形成的自律,为自主发展装上一部操作灵活的变速箱。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支撑并推动自主发展。

自主源于自信和自律。一个人自信心越强、自律性越强,面对复杂环境、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越强,生命昂扬活力,生活充满阳光。“生命课堂”提出“焕发师生的生命活力”,其内涵是: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并培养的师生的自信和自律。

教学模式的变革和教学方式的探索为自主的课堂开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一线教师正在把自主的理念带进课堂,并通过积极的实践让自主的嫩芽悄悄萌发。教师越来越少的教,学生越来越多的学,教师渐渐隐向幕后,学生大胆走到台前……所有这些变化都可以证明以上的结论。但不要因此而认为,不久的将来自主之花就会在课堂上遍地盛开,因为它娇嫩的芽还禁不起风吹雨打,拔苗助长的心态更会对它们造成无情的伤害。

那天下午,我在一所学校听课,是一节数学课,学校专门安排用以观摩研讨的课。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很明显这是一个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设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其背后蕴含的是做学习的主人的理念。我很欣赏这样的教学环节。 我以为在自主的状态下孩子们自由的发挥,一定会创造出很多富有个性的表达。我满怀期待,走近各组观察。

第一组四个孩子是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表达,第二组四个孩子也是,第三组四个孩子还是。我很奇怪,孩子的想法为何如此趋于一致?在一个组内我静静观察,忽然发现一个小女孩,作业本上画了一半的实物图,但她已经放弃,正在下面画线段图。我问她为什么不继续画实物图而改画线段图。我感觉她画线段图很吃力,一边画图一边“借鉴”同伴的作业。她没有回答我,忙着画图,旁边已经完成的同学替她做了回答。大致意思是:画实物既费时又费力,是小孩子弄的东西,太幼稚,线段图才是最好的。我没有问他如何得出这个结论,但从小女孩的神态来看,她也是认可的。我猜测,那画了一半的实物图,不是画不下去了,而是受这一结论的影响不再画了。但愿这只是我的猜测。

拥有了自主的空间却没有形成自主的表达,原因何在?这至少说明,自主发展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自主不仅需要激发还需要培养,不仅要创造自主的机会,还要避免对自主的桎梏。唤醒自主的意识并培植自主的品质和能力,自主发展才会成为可能。

给自主插上一双翅膀,却又拔光翅膀的羽毛,给自主打开一扇窗户,却又在窗口安上玻璃,类似的情况在课堂上并不少见。教师让学生各抒己见,却先把一个标准答案预设在心中,与此不符的所有见解都被否定。这就是“拔光自主翅膀的羽毛”;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究,却先设计好具体的步骤和精细的程序,学生只能按图索骥而不敢越雷池半步,本应充满新奇的探究变成繁琐枯燥的重复。这就是“给自主的窗口装上玻璃”。扒光羽毛的翅膀、装上玻璃的窗户,都是以自主的名义扼杀自主。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对学生而言则是“学是为了自学”。无论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需要在教育中学会做自己的主人,实现自我教育和自主教育是教育的最高追求。

“为不教”的教和“为自学”的学,一方面表现为师生强大的自信,另一方面表现为师生高度的自律。没有教的自信,教师不敢不教,没有教的自律,教师不能不教;同样道理,没有学的自信,学生不敢自学,没有学的自律,学生不能自学。他们在课堂上,在为不教和自学而进行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知识和能力,还形成的自信和自律品格和能力,潜移默化的进入到各自的生活之中,成为他们面对人生的一种态度,从而为生命打下自主发展的底色。

 [焕发师生的生命活力]

积极而专注

 长按二维码,识别,添加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