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为何易忘
昨天上午在河南村中小参加学校举办的教学年会,本次年会以“小老师”课堂研究为主题。副校长代表学校报告了“小老师”研究的历程和收获,三任校长带领全体教师,执着不懈地探索了六年之久,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但痴心不改;观摩了两节现场课,真切的感受到“小老师”在真实的课堂中的魅力;三位教师和两名学生,从“讲题”“学习单”“作业”三个维度展示一线教师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一颗初心,两手齐抓,三任校长,六年探索,群策群力,砥砺前行,“小老师”开拓大境界。我这样评价评价河南村中小的“小老师”课堂研究。
从学校出来后回到单位,简单收拾一下便赶往机场,前往昆明教科院参加一个业务交流活动。此时,我正在昆明,这里好冷。一直思考自己在会场上提出的一个问题:初心为何易变,如何才能不忘初心?
强调什么意味着缺乏什么,一般来说都是如此。强调不忘初心,说明很多人忘了初心。“走着走着就忘了为何出发”,现代人在忙碌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有这样的感受。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人们突然发现初心如此的珍贵,它是方向的指引,力量的源泉。初心当选“汉语盘点2017”活动年度国内词,由此可见,寻找初心、反思初心、牢记初心已经成为全民的共识和自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其中的道理并不难懂,也能够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但是,为什么有人会轻易地忘掉初心,不仅表现出迷茫困惑、浮躁功利,甚至步入歧途?牢记初心很难吗,难在哪里?
初心意指做某件事的初衷、最初的原因、最初的愿望等。任何事物在其发展的初始阶段都是弱小的、简单的、纯粹的,就像植物的嫩芽一样,它只想破土而出,它的全部力量只允许它这么想。当小芽长成参天大树,它原来的样子,和破土而出时那些单纯的想法,很容易湮没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中。从这个角度看,忘记初心是正常的。因为初心的特质,因为发展的必然,而不是单纯的因为善忘,不忘初心确实有难度。
河南村中小开始启动“小老师”课堂研究时,想法很简单、目的很单纯,无非是以“小老师”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有变化。几年后的今天再来看他们的“小老师”课堂,惊讶地发现他们的初心变了: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小老师”已经渗入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昨天他们说的是“小老师”课堂,今天他们说的是“小老师”教育;昨天他们说的是教学,今天他们说的是育人。他们一直坚持做“小老师”这件事,说明没忘初心;但他们也做了很多的尝试和探索,取得很多突破,说明他们的初心在变。在教育改革快速发展、新理念新模式层出不穷的今天,他们能够几年如一日的坚守,这本身就值得尊重。但是,更值得尊重的是,他们不是简单的坚守、盲目的固守,而是与时俱进的不断地赋予它新的内涵,让初心更加丰满、更加鲜活、更有生命活力。
不忘初心切忌盲目僵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迈进新时代,党正在领导全国人民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解决了温饱问题,我们步入了小康社会,下一步我们向现代化迈进。党的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既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又有与时俱进的精神,所以才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领导力。
不忘初心不是简简单单的不忘,让初心更加明确、更加清晰、更加坚定、更加丰满、更具时代性,才能真正做到不忘初心。一党、一国、一校、一家、一人,无不如此。
今天搞这个课堂,明天弄那个改革,今天出这个经验,明天出那个成果,今天打造这个特色,明天打造那个课程,表面上一片繁荣,实际上支离破碎,初心被抛到脑后。然而另一种现象也值得警惕:昨天抓分数今天还抓分数,课上抓分数课下还抓分数,学科课程抓分数实践课程还抓分数。表面上看是不忘初心,实际上是禁锢初心,让初心僵化,失去生命力。
在北京教育学会年会上,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发言,他讲述学校这些年的改革历程:第一阶段是通过管理推动改革,第二阶段是通过课程推动改革,即将进入第三阶段——通过教学推动改革。他的初心是坚定的,他清晰的知道自己的办学目标——为谁办学、为什么办学;他的初心也是变化的,紧跟时代步伐、准确把握教育改革方向,不断调整办学策略。
我们开展课堂改革、课程建设、课题研究,初心究竟是什么,如何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适应,这些问题需要认真反思。
不忘初心,牢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澄清初心、发展初心,让初心永葆生命活力。不要让不忘初心沦为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