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可能
另一种可能
作者:李广生
初中二年级我才学会骑自行车,因为直到那时候我才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是一辆比我年龄还要大很多的老车。晚上放学,它驮着我匆忙往家赶,疾驰如飞。在安固村路口,前面的同学减速,我刹车不及时(也许是刹车失灵),它的前轮与前车的后轮接触,车子失去平衡,我从车上窜了出去,在空中飞了一会儿,直挺挺的拍在马路上,好像还弹起来一下。在那一刻我立即意识到:这就是惯性。
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人其实也是物体,所以人也有惯性。但人的惯性要比其他物体的惯性内涵更加丰富。人的惯性不仅包括身体,还包括思维和行为。一旦形成某种思维定势和行为方式或是进入某种发展模式就再也难以自拔,像是被巨大的惯性所控制。有人称之为“路径依赖”。
从办公楼到食堂有两条路,距离几乎一样,大多数人总习惯只走其中一条路。用餐归来,我叫同行的同事走另一条路,他奇怪的问我:“干嘛走这条路?”我问他:“干嘛走那条路?”他回答不出。现实中经常遇到同样的问题,走哪条路不是理性选择的结果而是惯性的作用,是“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的强大作用让人们相信自己的选择是理智的、正确的、安全的、稳妥的,通过不断地自我强化而使自己义无反顾的走下去,哪怕是一条“不归路”。
又到了新学期开学的日子,各种各样的工作开始启动,订计划、做方案、筹备各种活动。每当这时候,人们总是想,是不是还有另外的思路,但很快心里的另一个声音就告诉自己,还是按老样子来吧,这样最稳妥。这个声音还会用另一种方式说服你:哪有那么多创新,传承不是同样重要吗,踏踏实实的把事情做好就行了,不要搞那些花里胡哨的。或是警告你:实践已经证明这样做才有效,换一种方式出了问题怎么办?于是,你被说服了,把计划改个日期,方案调整一下表述,一切照旧。这并不是单纯的懒的原因,是“路径依赖”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惯性让你产生依赖,让你变得固执,让你有一种无力感,还能让你产生逃避的念头。
开学初非要进行教材辅导吗?教材辅导非要讲教材吗?三十年前的教师知识水平低需要进行针对教材的辅导,三十年后的教师学历都达标了,还需要像三十年前那样围绕教材进行辅导吗?有没有另一种可能?
教师研修活动非要按学科开展,语文教师参加语文的活动,数学教师参加数学的活动吗?“生命课堂”提出五大路径,即建设“有温度的课堂”“有体验的课堂”“有合作的课堂”“有质疑的课堂”“有生成的课堂”。能否打破学科界限,以对课堂的追求为核心组建研修共同体?比如,对建设“有温度的课堂”感兴趣的教师,不管是语文教师还是数学教师抑或是体育教师,大家聚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共同研究如何让课堂“有温度”。
对教师来说,他们真的是按照教学理论上课吗,为什么我们总是要先灌输理论,并期望理论转化为理念,理念转化为实践。每次改革不管是哪个层面的,都说要理念先行,都把转变理念放在首位,效果真的那么好吗?有没有另一种可能——把理论的教育变成理想的教育,把别人的教育变成自己的教育——不是从外在的别人的理论入手而是从内在的自己的主张入手促进教师的发展呢?
为什么一想到某事我立即就想到只能这样,为什么一想到是否可以换种方式的时候大脑里立即一片空白,为什么内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劝我们放弃改变?
……
又是一个新的学期,又是那些没完没了的工作,有没有另一种可能?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点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