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谈】与一位文学爱好者交谈所得

【2021年-第1期】

 与一位文学爱好者交谈所得 

上午,办公室来了一位客人,一位文学爱好者。她是专程来找我的,给我带了两本书,一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年度散文选-2012散文》,里面收录了她的处女作《遥忆腾格里》;另一本是其父亲陶乌力吉所著《我的人生经历》。

也许因为之前在平台编辑刊发过她的两篇文章,在微信上也有些交流,所以我们的交谈也是直奔主题,没有太多陌生感。她把近期创作的情况向我娓娓道来,同时把创作的背景、具体构思以及创作素材来源都一一向我做了些介绍,甚至还与我分享透漏了些精彩的素材资料。让我感兴趣的是,她与有些作者不同,她在创作之初就已经有了完整的创作构架,思路很清晰,甚至结构篇幅都已经设计完成,这不得不让我佩服,为什么佩服后文再谈。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已经按照自己的构架完成了创作内容的百分之八十。我知道,有很多文友往往是画下一个大饼,最终无疾而终。

原本就是一次普通的文友交流,但还是勾起了我的一些想法,似乎不吐不快,于是我决定码一篇文字,谈谈自己的想法。

前段时间,我在思考平台的发展,想的焦头烂额,也没有理明白个一二三。后来在做统计调查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平台只是载体,只是媒介,内容才是王道。所以,文学的发展,最终还是需要用优秀的作品说话。《阿拉善文学》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平台,我们搭建了交流展示的舞台,因门槛低,刊发快,深受广大文学爱好者的认可。但是问题来了,很多作者因为知道门槛低,刊发快,所以在创作的时候失去了精益求精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态度。一篇文稿写成之后,急于刊发,急于得到别人的点赞支持,有的作者甚至连文字校对都省了,更不要说对文稿进行反复打磨提升了。要知道,玉不琢不成器,一篇优秀的文章,只有经过反复琢磨,提炼文字,才能最终打磨成精品。这是内在力量催生出的文学作品及作者的提升。与大家分享一段王小波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里的话,共勉之。“文字是用来读,用来听,不是用来看的——要看不如去看小人书。不懂这一点,就只能写出充满噪音的文字垃圾”。我们作为普通的作者、文学爱好者,也许还达不到语言文字的韵律美,但文章读起来通透流畅应该是最基本的标准。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自己写的文章,都会读很多遍,在读的语境中进行修改,即便如此,仍然错误不少,提升不高。

有些作者也与我交流过写一部长篇小说或者出一本书、编一本文集等等方面的创作构想。乍一听,这是好事,似乎未来可期,但是,细说之下,原来只是“画饼充饥”。因为,随着交流的深入,我看到,他从整体上对自己的创作目的意义和计划都不清晰,而且对文章的构架,创作思路,素材来源等等方面都相当模糊,最后只是听到长篇大论的美好设想。和你想象的一样,交谈过后,没有下文,我也就只好把他权当做是一次对话的“谈资”罢了。所以说,今天的来访者是值得我敬佩的。她并不是专业的作家,和我们一样,只是爱好文学,准备将一些回忆写成文字留存下来。从脑梗中恢复过来的她,面临很多困境,但她明白自己要创作什么,怎么创作,创作的意义,所有这些还都不是停留在想的层面,而是已经动笔了。是的,文学创作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对于文学创作而言,不要总想着出一本巨著,先动手把每篇文字写好也许更重要。

交谈中,我从自己的角度给了她一些中肯建议,采纳与否在她,直言不讳在我。这也让我想到当前对一些文学作品的评价现状。自然,他是令人堪忧的。中国人传统观念可谓根深蒂固,“言喜不言忧”,大家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更喜欢喊“好”,避而不谈缺陷。往往是搜肠刮肚毫不吝啬溢美之词,言者看不出是有心还是无意,听者竟也飘飘然。这样的状态久了,我想一定会影响作者的创作提升和作品的打磨。前面提到,玉不琢不成器,我想,批评指正也是我们打磨作品的利器。这是外在力量催生出的文学作品及作者的提升。由此,我也想到,即使是文学爱好者平台,我们也应该构架一个完备的体系,在平台开辟“评论”“创作谈”等栏目,我们可以探索“创作-创作谈-品读-评论”这样一个交流程序,以提升作者创作和读者品鉴能力。前几日,我有感而发写就一首小诗,发给几位文友,并称是他人所作,希望能够得到文友批评指正。效果很好,文友给予了深入的评论剖析,有些地方的见解比作者本人还要深刻有道理。同时,也收到了存在不足的评价,指出了问题所在。这样的收获一点也不亚于文章刊发后阅读量不断上升所带来的成就感。这里实际上就是创作者的心态问题,或者说是文学圈子的状态问题。著名作家李锐在谈诺贝尔奖时说:“作家不应该为了获奖而创作,坚持精神自由与人格独立最重要。”好的作品,仅仅是创作过程就会给我们带来成就感和幸福感。

近日在读王小波的杂文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突然发觉杂文似乎更能阐述一些观点,于是,将与这位文学爱好者的交谈所得码成一篇杂文,姑且看做是一次“创作谈”。文中仅为本人观点立场,请读者勿对号入座。如有不妥,欢迎在留言区批评指正,继续交流探讨。

骆驼先生

于2021年9月6日夜

联系编辑投稿

请扫描二维码

15248830052

(0)

相关推荐

  • 现在原创

    现在原创 现在网原创频道一个新兴的原创文学势力根据地,拥有大量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诗歌等各种文学类型的中文原创作品,支持现在原创,为原创作家提供人性化的读者沟通的平台,作家与出版商相互了解的渠道 ...

  • 主播// 遇上【诗词楼阁】是我的缘

    遇上[诗词楼阁]是我的缘 文/姚绍云 一个不经意的瞬间,诗词楼阁公众文学平台突然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我不由得猛然一惊,有种听其美名如见美人的感觉,心里一阵狂热,继而突发奇感:遇上诗词楼阁,会不会是遇上了 ...

  • [《新东西》 五周年]柯亚平:我看《新东西》

    我看<新东西>  大约是在2018年8月的一天,我在朋友圈中偶然看见我表妹转发的一篇文章.由此我就知道了我们黄石地区有一个叫做"新东西"的微信公众号.我表妹远嫁到广东, ...

  • 【听】来自山水文苑的一封信 文|高子 诵|心若幽兰

    点上方"山水文苑"关注 文|高子  诵|心若幽兰 亲爱的山水文苑读者.作者和朗诵老师们: 大家好. 时光飞逝,转眼山水文苑平台开通将近两周年了.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与支持.感谢你 ...

  • 【作家心语】家在这里,梦在远方

    编者按 今天,我们郑重推出孝感知名作家张扬于今年3月26日在孝感市孝南区作协成立大会上的致辞(有删改).该文系作者从事写作20多年来的心得体会,文中既谈写作之理,又谈处世之道:既有家国情怀,又有文人担 ...

  • 【大赛公告】 ‖ 关于举办首届“天津散文杯” 全国乡情散文大赛的公告

    天津散文· 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乡情是什么?乡情是李白笔下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是杜甫的"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 ...

  • 散文||文苑携我在路上

    文苑携我在路上 袁福成||江苏 对于已年满四周岁.拥有近五百位群友的<冬歌文苑>大家庭.大学校而言,我既是个姗姗来迟的"胡子兵",更是个蹣跚学步的"插班生&q ...

  • 望江县第二届书法临帖作品展征稿启事

    望江县第二届书法临帖作品展征稿启事 我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名碑法帖,宛若璀璨明珠,彰显着我国书法艺术的辉煌灿烂.博大精深,这些风格各异的优秀经典构成了书法艺术的基本审美标准,也为学习 ...

  • 【征文选登】与“清江浦人家”的那些事儿 || 张殿云

    作者:张殿云 一个土生土长的清江浦人,怎么能不爱清江浦这片土地:一个生活在清江浦这片土地上的文学爱好者,怎么能不爱"清江浦人家"这一文学公众平台.我是在清江浦这块土地上生长生活了半 ...

  • 金山 | 黄花红叶缀篱时 (主题纪实)

    黄花红叶缀篱时 -- 写在<金鸽子文艺>创刊三周年之际 (2017.11.08 --2020.11.08)   文  /  金山 未觉南山秋声稀,临窗黄杨半疏寒. 在庚子年早梅蓄蕾的后疫情 ...

  • 【望安山文学】梁国政 || 网络文学创作之我见 (随笔)

     主编:非   鱼 中国的发展,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说,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在飞奔向前.快节奏的生活.学习.工作,与时间赛跑,将失去和浪费的时间抢回来.全新的观念,彻底改变了人们过去的陈规陋习.从深圳人喊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