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股权转让,高瓴资本进入,董明珠满意吗?

【原创】

格力股权转让,

高瓴资本进入,董明珠满意吗?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格力控制权转让“谈不上对方案是满意还是不满意”。她表示,格力电器这么多年来稳健发展,不是因为某个股东,主要是依靠经营班子。这次珠海国资委退出大股东的位置,是希望格力电器成为更市场化的上市公司。

看得出,按照董明珠的性格,如果此次引入的战略投资者是她心仪的,她一定会表达出满意的神态,以及给出满意的答案,更不会加上“这个要问珠海国资委”这样的话。很显然,董明珠对此次战略投资者的引进,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至少,不是她心目中想要的投资者。

事实也是,此次珠海市国资委让出控股权,从大的方向来看,是符合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也是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把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的积极尝试。改革得好,对地方国企改革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毕竟,格力电器是一家效益很好、影响力很大、行业地位很高的企业。对这样的优质企业,地方政府和国资委都能让出控股权,能够靓女先嫁,足以能够看出珠海市政府和国资委在国企改革方面的诚意。

但是,有将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的诚意,还要有推动国企改革的能力和方法,特别在战略投资者的引进上,也要更加具有市场化思维,能够用市场目光选择和引进战略投资者,而不是行政手段。如果在战略投资者的选择上,缺乏战略眼光和市场思维,同样难以达到改革的目的,甚至比不改问题还要大。

而从此次格力股权转让的情况来看,最终入选的是高瓴资本。而同样有兴趣的厚朴投资以及此前与股权转让有过传闻的、与董明珠关系更加密切的投资者,都没有能够入主。那么,董明珠对此次股权转让的满意度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也难怪,当记者问及格力电器未来如何与新股东高瓴资本开展合作或者协同时,董明珠回复称“最起码我现在没看到”。她还进一步表示,“如果一个资本就能解决企业的问题,那我们怎么看今天那么多资本都爆雷了。所以不是一个资本来支持企业的发展,而是企业的创新来支持发展。”

从这些话里,至少可以看出董明珠两大方面的不满。一方面,对高瓴资本,董明珠是不认可的,高瓴资本肯定不是董明珠心仪的战略投资者。高瓴资本能够最终成为格力股权接盘者,很有可能是董明珠的力量也无法较量的。因此,只能表达不满意,却左右不了转让结果;另一方面,说明董明珠在股权转让问题上,并不造成引进资本。因为,格力并不是一个差钱的公司,而资本带给企业的,更多是钱,而不是市场以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一定程度上,宁可把股权转让给经营者、管理层、合作者、经销商等,可能也比引进资本更来得稳健和有效。

而从这些年来资本参与国企改革和以及项目投资的实际情况来看,董明珠对高瓴资本入主格力电器不满,是可以理解的,也是符合当前实体经济发展现实的。因为,资本追求的就是利润最大化,就是希望能够在短期内就实现企业利润大幅增长,并为资本退出打下坚实基础。

高瓴资本虽不是纯粹的投机者,也具有一定推动产业发展的意愿。但是,从总体上讲,还是资本,是牙齿非常锋利的资本。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瓴资本更多的就不会关注格力的未来到底能发展得多好,能不能做成百年老店,能不能具有国际竞争力,而是格力能否在两三年内给他们带来高额收益。在此基础上,能够让其赚得钵满盆溢地退出。

退出,才是资本的最高目标。而格力的股权转让,显然不是引进一个没有长远目标的资本,而应当是能够推动企业长远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投资者,哪怕是几个或更多。

这也意味着,如果高瓴资本能够低调一点。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少干预一点,双方的合作还有希望向前推进。反之,则可能从起步起就矛盾很大、协调性很差,最终形成资本与经营者之间的巨大隔阂。这方面的案例,应当不少。如平安资本与上海百货之间的矛盾,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从总体上讲,格力电器的此次股权转让,是不算成功的。至少,没有形成多方共赢、钓共同接受、多方共同发展的格局。相反,董明珠的不满,却给格力以后的和谐共赢留下了许多风险隐患。董明珠作为格力电器的董事长,承担着格力有序发展的重任。如果她都对引进的战略投资者不满意,还怎么合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