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定伦“辛开苦降”理脾胃

脾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重庆市名中医曾定伦在治疗脾胃病时,根据脾胃病多寒热错杂的病因病机特点,用“辛开苦降”法施治,临床疗效显著。现将其经验浅析如下。

后天脾胃,能升降相因、燥湿相济

曾定伦说,饮食物在体内的消化、吸收、转化、排泄过程,早在《素问·经脉别论篇》就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上述论述说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虽与五脏六腑功能活动有关,但整个活动的中心是脾与胃。《素问·玉机真脏论》云:“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故自《内经》始,后世立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之说。

且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散精于肝”“浊气归心”“上归于肺”等过程均依赖脾脏的“运化”及“升清”功能,而“游溢精气”“下输膀胱”等过程均依赖于胃腑的“受纳”及“通降”功能。

脾为太阴湿土,其性喜燥而恶湿,主升,赖阳以煦之;胃为阳明燥土,其性喜润而恶燥,主降,须阴以润之。对脾胃生理功能的论述,以清代医家叶天士总结最为妥帖:“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和胃纳运结合、升降相因的生理功能是饮食物消化、吸收、布散、排泄的基础。

脾胃如市,病寒热错杂,升降失常

“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李中梓《医宗必读》),饮食物均通过胃肠道,经消化、吸收,给机体供应营养;“胃肠如市,万物入耶”,《素问·脏气法时论》云“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无论是滋养人的“五谷”“五果”“五畜”“五菜”还是攻毒驱邪治病的药物,均是通过脾胃“服之”消化、吸收而起作用。故饮食物“辛苦甘酸咸”五味的偏嗜,药物寒热温凉的偏盛,都会影响脾和胃的生理功能,导致脾脏“升清”、胃腑“降浊”功能失常。

脾气亏虚,往往是引起“寒证”的原因,《素问·刺志论》云“气虚者,寒也”;而胃气壅塞,往往是发生“热证”的基础,《素问·刺志论》亦云“气实者,热也”;这种寒热的病机临床上表现为热则气盛,消谷善饥;寒则气衰,运化无力。故《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脾病,虚则腹满肠鸣,飧泻,食不化”,《灵枢·师传》云“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

正是由于脾胃在生理功能上相互联系,因而在病理上两者多相互影响。

如脾为湿困,运化无力,清气不升,可影响胃腑的受纳和和降功能,出现纳呆,痞满,恶心,呕吐等症;反之如果饮食不节,食滞胃脘,胃失和降,亦可影响脾脏的运化及升清功能,出现腹胀,便溏等症状。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嗔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针对病机,应寒热并用、辛开苦降

《素问·标本病传论》云“间者并行,甚者独行”,针对脾胃病阴阳并病,寒热错杂的中医病机,曾定伦在临床上多采用寒热并施,辛开苦降的治疗大法,最喜用的是“半夏泻心汤”。

该方为仲景治疗少阳误下成痞所立,“但满不痛为痞”,伤寒表邪未经表散而误下,误下伤中气,加之邪气由表入里而乘之,则脾不能升清,胃失于降浊,中焦痞塞不通而成痞满。张秉成论该方:“所谓彼坚之处,必有伏阳,故以芩、连之苦以降之,寒以清之,且二味之性皆燥,凡湿热为病者,皆可用之。但湿浊粘腻之气,与外来之邪,既相混合,又非苦降直泄之药所能去,故必以干姜之大辛大热以开散之,一升一降,一苦一辛。并以半夏通阴阳行湿浊,散邪和胃,得建治痞之功。用甘草、人参、大枣者,病因里虚,又恐苦辛开泄之药过当,故当助其正气,协之使化耳。”

曾定伦认为:非独伤寒误下,脾病则生湿,胃病则化燥,脾胃在消化、吸收过程中相辅相成,若受病则相互影响,导致湿浊、热邪困阻中焦,脾胃升降功能失常的临床表现,故在临床上脾胃病的治疗中该方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且疗效显著。

他在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病时非独“心下痞,但满不痛”之症使用之,通过灵活加减在整个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

配伍理气止痛药,治疗胃脘痛。

“不通则痛”,胃脘痛多由于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气血运行受阻所致。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木偏亢易乘脾土,而脾土亏虚则易致肝木乘之,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湿浊及燥热内蕴,往往会影响肝木的疏泄功能,导致气机失常,气血受阻而发生疼痛。在治疗胃脘痛过程中多加入疏肝理气,行气活血止痛的药物如:川楝子、延胡索、木香、乌药、郁金、白芍等药物,行气止痛,柔肝缓急。

结合巴渝地区特点,灵活加减。

巴渝地区,地处盆地,两江交汇,湿邪恒多,夏季暑湿蕴蒸,冬季寒湿侵淫,为祛湿邪,居民平素喜火锅等辛辣厚味,极辛、极热、极麻之品入于胃腑,最易化热生火,耗伤胃阴,故临床中脾胃疾病湿热尤多,寒湿相对较少。

故曾定伦在使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病过程中,往往去大辛大热之干姜,代之以辛散开泻之砂仁、木香,既能辛散胃气,开泄湿浊,又无助热之弊。同时喜加蒲公英、半枝莲等清热化湿,解毒之品,配合芩、连苦寒清热燥湿,和降胃气。若中气虚损不明显者去参、枣、草,以免助湿,或加健脾运脾之山药、白术、薏苡仁等物,如是则湿化、热清、脾健、胃和,病自痊愈。

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对症用药。

曾定伦对于通过胃镜检查确诊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加用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有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海螵蛸、白及、煅瓦楞等药物,减少胃酸分泌、促进溃疡面愈合。而对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他喜用黄芩、黄连、蒲公英、槟榔、厚朴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能抑制或杀灭幽门螺杆菌的药物,可明显缓解患者胃胀、胃痛、恶心、反酸等临床症状,且疗效持久。...

(0)

相关推荐

  • 王振涛教授辨治胃脘痛典型案例分享(一百七十一)

    一般情况:患者周某,女,71岁.郑州市金水区人.2018年9月18日初诊. 主诉:间断胃痛不适2月余. 现病史:2月前查肝脏有肿块,切除后出现胃疼,胃胀,口干,口苦,纳眠一般,眠差,大便次数增多,小便 ...

  • 分享牛兴东先生用黄连治疗脾胃病经验

    (一)脾胃病使用苦寒药的原理 李东垣提出阴火论,为后世关注.其根源在于脾胃虚弱,元气不足,水湿之邪产生,湿邪阻滞中焦是脾胃病缠绵难愈的根本原因.治以甘温益气升阳,这虽然重要,但是脾胃湿热不除,疾病也难 ...

  • 经常腹胀嗳气,消化不良?别忽视!1个中医方,助消化,帮你搞定

    你是否曾出现过以下1个或多个症状: ①餐后饱胀不适: ②进食少量食物即感觉胃饱胀不适,以致不能完成正常进餐: ③上腹部疼痛不适: ④上腹部有灼热不适的感觉: ⑤上腹胀气,过度嗳气,恶心. 如果有以上症 ...

  • 泻心汤——治疗脾胃病真的很好用!

    图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科科主任魏玮教授 辛开苦降法,属于"和法"范畴,是临床常见的中医学治法之一. 魏玮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首都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 ...

  • 高建忠 | 辛开苦降理中焦

    辛开苦降法是把苦寒与辛温两种性味与功效完全不同的药物相互配伍合用的一种复法.注意是苦寒绝对不是甘寒,甘寒药取代不了苦寒药.二者的区别,有人说,脾胃弱的人用甘寒药,脾胃强的人用苦寒药.不对.在辛开苦降法 ...

  • 『名医经验』刘沈林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经验

    刘沈林教授师承吴门医派,兼蓄孟河余韵,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辨证论治造诣颇深.刘师临证善用经方.圆机活法,多方组合.多法组方,如常用酸甘化阴法.辛凉濡润法.辛开苦降法等精心配伍,病证结合,屡起沉疴顽疾.吾有 ...

  • 辛开苦降治法初探

    辛开苦降治法初探+乌梅酸收酸泄初探 辛开苦降,又称为辛苦开泄,顾名思义,指临床上主要应用辛味药和苦味药组成方剂,用于治疗气机不畅所致疾病的一种方法.<内经>明言"升降出入,无器不 ...

  • “辛开苦降法”的5个药对

    "辛开苦降法"的5个药对 以中药的性味为理论的组成方剂用于临床,我曾归纳为辛凉.辛温.苦寒.甘温.苦寒.苦温.苦辛.酸苦.酸甘.咸寒十法. 所谓辛开苦降是属于苦辛法的一种,以苦寒药 ...

  • 中医: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法的代表,治疗脾胃病

    辛开苦降法,一般用于脾胃气虚,湿热气滞中焦所导致的痞症,也广泛应用于各种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典型的代表方药以半夏泻心汤为主. 所谓辛开,主要是应用半夏.生姜等药物,辛热温通,促进消散开结,有祛湿化痰.行 ...

  • 辛开苦降法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炎 – 经方派

    伴随着查体套餐的普及,很多朋友逐渐认识了一个新名词"幽门螺杆菌",医生说这是个不好的家伙,它是能生存在我们胃里的唯一的病原微生物,在一类致癌物质清单中.而很讨厌的是,它不容易根除, ...

  • 胃烧灼疼痛1年,方用小陷胸汤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

    飞鸟资讯 某青年男性,素体壮实,性情直爽敦厚,因胃痛前来就诊. 初诊:2019年4月26日,诉反复发作性进食油腻食物后胃部(剑突下,触之较柔软)烧灼样疼痛1年余,加重数日. 平素食欲可,无恶心.胃脘胀 ...

  • 辛开苦降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传承岐黄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艾御享堂 辛开苦降法属于"八法"中"和法"."消法" 的范畴,系指将辛温与苦寒两类不同性味与功用的药 ...

  • 『名医经验』王玉生-辛开苦降法案2则

    导师王玉生主任医师是同仁堂王府井中医医院特聘专家,他擅长学习利用古代有效治疗方法,再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去应用.在应用辛开苦降法时,不只是左金丸方证,而是更能广泛地应用到肺火.肝火.心火的多种疾病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