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朝朝暮暮,进进出出”书生对出绝妙下联,才女:我嫁给你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传承,不论是诗词歌赋还是国学经典,单独拿出一门学科,都足够让人研究一生。

比如四大名著,好多专家学者十数年如一日,深入解读其中隐藏的情节,细细品读还真是有理有据。

相比这些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传统文化来说,中国有一种对联文化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

据史料记载,中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三国时期,而贴春联的习俗,则源于五代后蜀国主孟昶。

据说第一副对联是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所以我们又称对联为“桃符”。

对联就是一种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文学。

对联最大的特点就是言简意深,最大的讲究就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和结构相同。

不管是读书之人,还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抠脚大汉,都能顺口来上几句。

在古代的时候,很多的文人才子都把对联当做一种娱乐方式,甚至还会用来选择配偶。

在宋朝有一位老爷子,他既当过高官,家境又充实,因膝下无子,只有一宝贝千金,对她疼爱有加,请最好的教师教诲她。

也正是因为这样,千金女从小就博读群书,并学习了琴棋书画,很快成了才貌双全的奇女子来。

转眼,女儿到了适婚的年龄,前来提亲的人络绎不绝。这其中,自然不乏很多有财有势的人家,但千金女儿却并没有看在眼里。

在她看来,这些人不是觊觎她的美色,就是贪图她家的权势,根本不是自己想要找的人。那要怎样才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人呢?思来想去,便想出了一计。

她挥毫泼墨,写出了一则上联:“朝朝暮暮,进进出出”。接着让下人将这副上联挂在大门口,并告诉自己的父亲,前来提亲的人必须对出让自己满意的下联,才可商谈婚事。

而爱女心切的老爷子自然也答应了。这一举动让很多青年才俊都傻了眼,但也激起了他们的好胜心,于是他们纷纷对出了自己的下联。而千金小姐看了这些下联,却发现没有一个下联令自己满意,对此她很失望。

后来过了不多时,从远处走出来一位书生,他大笔一挥,在堂前写下了一副下联“日日夜夜,来来往往”。

此联一出,女子顿时感觉到自己遇到了知音,在偷眼观瞧那位秀才,长得是眉清目秀、一表人才,于是就芳心暗许了。书生抱得美人归,娶了个美娇娘!

可见,这对联不仅仅是寻欢作乐的好陪衬,还能彰显自己的才华。

其实历史上,通过对联来连接姻缘的有很多,宋朝宰相吕蒙正,就曾因为对联对得好,娶了高官之女。

吕蒙正到京城开封考试,刘宰相之女刘月娥“抛绣球,对对联”招夫,刘月娥给吕蒙正出了一个上联“十字街头叫老爷,老爷老爷老老爷”,吕蒙正对上联“金銮殿上喊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月娥对吕蒙正很是满意,当即就把绣球故意抛给了他。

对联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对联中,其实还蕴含着很多智慧,细细品味,好玩又能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其实古人的俗语谚语对联还有许多,好比“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很多人想要学习这种古人的智慧,还有古人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对联和俗语故事,但是不知道从何学起,我一般会建议他看一看这一套《中国俗语大全》。

里面包含了春秋战国到现代的各种对联俗语谚语,一共收录几千则,也是中国唯一一本收录完整的俗语书籍,因此说想要学习对联俗语谚语,还有歇后语的,这本书是你最好的选择!

更让我感到非常惊喜的是,这套书不仅仅是单纯的俗语文字,还有一则则的小故事,每一则俗语都跟着一段小故事,看完就能很好理解这句俗语背后的智慧了!

内容涵盖了礼仪道德、典章制度、风物典故、天文地理等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包。关键是这一套还是白话文版本的,因为文言文实在是晦涩难懂,一般人根本读不懂。

闲暇的时候读一读,打发时间,看着有趣的故事,哈哈大笑还能学到人生的智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