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扫描后的原始图像到底要不要进行图像处理呢?

所谓“数字化图像处理”,就是利用计算机对图像信息进行加工,以满足人的视觉心理或者应用需求的行为。根据《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要求,扫描得到的档案原始图像要进行偏斜度、清晰度、失真度等方面的处理。比如,偏斜图像要进行纠偏、旋转还原处理,模糊或不可见图像要进行增强处理,倾斜失真、几何失真、非线性失真的图像要进行复原处理等。对此,有同行表示反对,理由是图像处理改变了档案的原貌,偏离了档案的真实性要求。

那么,扫描后的原始图像到底要不要进行图像处理呢?我们应从下面三方面看:

NO. 1
原始图像不可能还原档案原貌
档案原貌是指档案形成时固有的面貌,数字化扫描不可能还原档案原貌。纸质档案经过时间的洗礼,纸张逐渐发黄、纸质慢慢变脆、有些纸张因为虫子噬咬出现缺损,载体面貌发生改变,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档案已非档案形成初期的模样。因此,扫描所得的图像即使未作修图处理,与档案形成初期的面貌相比也已大有不同。
扫描所得原始图像,表面上未经图像处理,但因为扫描前要对扫描参数,如扫描模式,分辨率、对比度、亮度等进行设置,因而也无可避免地烙印上人工斧凿的痕迹,所以,扫描所得的原始图像实际上也不能反应档案原貌。
即使在扫描过程中没有人为因素的介入,但档案经扫描后,档案纸张厚薄程度、柔韧程度等信息已丢失,与档案本身比较,面貌或多或少还是会有所改变。所以,纸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扫描所得图像,不论是否经过图像处理,都不可能还原档案原貌。
NO. 2
图像处理不会影响档案凭证效力
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决定了档案较其他文献有更可靠的真实性,其真实性又使其具有凭证价值。那么,档案原始图像经过处理后,会不会破坏档案的真实性,从而削弱档案的凭证价值呢?
档案的真实性跟档案所记录的内容信息有关,跟内容信息的表现形式无关。图像处理通过纠偏、旋转、去污、对比度拓展增强、彩色增强、图像平滑、锐化等技术,干预的仅仅是档案信息的表现形式。
图像处理过程中不存在添加、减少、涂改图像信息等现象,并不对档案真实性构成损害。因此,图像处理后所获取的档案图像信息,仍可以作为形式者留下的历史真迹,是确凿无疑的原始文件和历史信证,经档案部门确定后,它的效力仍可等同于原件。
NO. 3
纸质档案数字化的目的是为了利用
档案数字化的目的是为了利用,确切讲是为了让扫描件代替原件使用。这样做的好处既可以使档案原件得到保护,又可以极大地提高利用效率。
当维护档案原貌与保证图像有效性两者发生冲突时,毫无疑问应该选择图像的有效性。因为如果图像无法识别,图像里蕴含的档案信息无法读取,那么,即使扫描原件反映档案面貌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但因无法在实践中发挥实际效用,便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因此,从档案利用角度来看,保证扫描图像清晰可用比单纯维护档案原貌更有实际意义。图像增强处理是为了更好地传达档案信息,实现档案查询利用的价值。

来源:易杰智科技(转载仅做交流分享,侵权请联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