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乐朗诵】邓卉:植物心情故事之竹子
本文图片均为网络资料图片。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这是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中的竹子。
‖
▼
苏轼出了一道单选题,竹子和肉,二选一。毫无疑问他宁可不吃肉也要与竹为邻,体现了雅士的品味。在古代诗人的笔下,竹似乎总是代表着高雅脱俗,沾不得半点人间烟火。但东坡先生可能没想到,在八百多年后,在平南的许多村庄,村民们把这道题做成了一道多选题,在“居有竹”的同时也实现了“食有肉”。
‖
▼
平南盛产竹子,大同江畔,大瑶山上,处处都有一道属于竹子的风景——漫山遍野尽为竹林,郁郁葱葱,满目青翠,美不胜收。
‖
▼
在平南农民工创业园中,也有一道属于竹子的风景——竹制品。竹筐、竹篮、竹席、竹椅、竹凳、竹笛……于雅致的造型中透出大自然的清新,令人流连忘返。这道清丽的风景线,现在已经延伸至海外。上世纪80年代,平南就开始办厂发展竹木编手工艺品出口,接受海外的众多订单,目前各类竹制品已经成为出口创汇的生力军。
‖
▼
竹子有诸多实用之处,竹枝可编成劳动工具或艺术品,竹笋可食用,竹叶可包粽子,竹竿可晾衣,竹筏可捕鱼,竹根可保持水土,在民俗中,老一辈人认为门前屋后种竹还能驱灾避邪。在平南,许多村民自小就学竹编手艺,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七八岁的孩童,都会两下子,一技在手,不必走遍天下,在家门前就能劳动致富。
‖
▼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原来,姿容绝秀如谦谦君子般的绿竹,于大雅之中亦存着大爱,它既可属于风花雪月,也可属于柴米盐油,既能助人脱俗,亦能助人脱贫。如果你读懂了它,它便会从唐诗宋词和山水墨画中走出来,施施然走进人间烟火,走进寻常老百姓的灶台餐桌、田间地头。
‖
▼
据说,一户村民某年过节,家中无钱,提斧到屋背后砍一两棵竹子,连夜编数个花篮,第二天售出,于是买肉的钱就解决了。
‖
▼
所以,关于竹子和肉,完全可以是一道多选题,无需忍痛割爱。
‖
▼
东坡先生,您怎么看?
‖
▼
竹林小阁。
竹编工艺品。
竹编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