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课堂】词的对仗特点
诗词课堂
词的对仗特点
词与格律诗的对仗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对仗的位置、平仄等方面。
格律诗的对仗有明确的规定,其标准位置在中间各联。以五律、七律为例,中间两联都要对仗。词不一样,有的词调要求对仗,有的词调不要求对仗,没有统一固定的标准。至于在什么地方用对仗,不同的词调有不同的要求。如西江月要求上下阕的头两句都要对仗,浣溪沙则要求下阕的一二两句对仗,而鹧鸪天却只要求上阕的第三四两句对仗。
词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分两种情况:
一是律诗式的对仗,即平仄相对。瑞鹧鸪从律诗演化而来,以冯延巳《才罢严妆恕晓风》为早,一看就知是一首首句入韵、仄起平收的七言律诗,不过分了上下两阕而已。鹧鸪天乃“破瑞鹧鸪第五句之七字句为两三字句而成”,叶韵,其余不变。瑞鹧鸪既然是七律,自然三四句应该对仗,那么鹧鸪天的三四句对仗也是情理之中的了,不过这也不是铁律,古人填鹧鸪天也有突破的情况。
二是非律诗式的对仗,即平仄不完全相对,甚至完全相同。像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左牵黄,右擎苍”,声律都是“仄平平”。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声律都是“仄仄平平仄仄。岳飞《满江红》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上下句中的第五字是平对平,第七字是仄对仄,平仄是相同的。但第二字、第四字却是平仄相对的。再如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望”是领字,在对仗中可以忽略不计,实际上是“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对“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而“城”与“河”皆为平声,“内外”与“上下”俱为仄声,是平声与平声相对、仄声与仄声相对。
格律诗的对仗要避免同字相对,词的对仗则可以重字相对,甚至以为时尚。如苏轼《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龙吟》中“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蒋捷《一剪梅》中的句子,“银字笙调,香字心烧”和“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等,都是同位同字对仗。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吴文英“春到三分,秋到三分”,不仅是重字对,而且是韵脚对。
词的对仗定体则无,大体则有。用不用对仗,除去词调和惯例的要求外,还要看内容和表达的需要与否,相对格律诗而言要灵活一些。一般来说,词因为是长短句,使用了对仗,错落与规整结合,参差与匀称相融,能让词增色多姿,带来美感。所以说,词人爱用对仗还是很有道理的。
END
国艺副刊
长按识别左边二维码关注我们
原创制作 《国艺副刊》
《国艺副刊》微信平台编辑部
顾问:徐剑星 陈明秋 谭五昌
郑允钦 张 炜
主编:欧阳滋生
编委: 金镯 念红 静宜
本期讲师: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