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方言释考——老呔tǎir儿
老呔儿
“老呔儿”的“呔”读作“tǎi”,带儿化时读作“lǎotǎir”,音同“老坦儿”。《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呔”字:“ <</span>方>说话带外地口音。”依此解释,“老呔儿”就是说话带外地口音的人。这样理解在现实生活中似乎说不通。实际上大多是外地人称唐山人为“老呔儿”,而唐山人根本无人称操外地口音的人为“老呔儿”,对操外地口音的人,唐山人多称其为“侉子”。
“老tǎir”最初是写作“老奤儿”的,清代学者史梦兰就持这个观点。史梦兰(1813—1898),乐亭大港村人,长期居住在昌黎,他写了一本《燕说》,专门搜集当时乐亭、昌黎一带的方言词,其中第四卷有一条:“京师人嘲笑农村人,叫他们老奤……《蔬园杂记》云:‘南人詈北方人为奤子。’。”意思是说奤子是南方人用来骂北方人的。“奤”的意思是语音不正,“呔”的意思是说话带外地口音。史梦兰是大学者,编写过《叠雅》等辞典,不会不知道“奤”好“呔”的区别,《燕说》中用的是“老奤”而不是“老呔”,说明当时乐亭、昌黎一带的方言用的是“老奤”。
“老奤儿”也好,“老呔儿”也罢,只是书写形式的不同,读音是一样的,如今人们还是通用“老呔儿”。
唐山著名作家杨立元先生在《老呔儿作家论》一书中说:“‘老呔儿’是人们对在滦河下游的昌滦乐(包括现今秦皇岛市的昌黎、唐山市的滦县、乐亭、滦南和曹妃甸区)这个地缘文化圈中生活的人们的一种称谓。因为生活在这个区域的人们有着相近的生活习俗和习性,尤其是其语言具有如吟似唱的韵味,悠长而婉转的腔调,即‘呔’腔‘呔’韵,所以被称为‘老呔儿’”。何时有的老呔这个称谓?据一些专家考证,老呔这个称谓是清中叶随着昌(昌黎)滦(滦县)乐(乐lào亭)人闯关东之后才有的。乐亭人说话用第三声多,用第二声少,多数语音拐弯,且口音很重,与众不同,别具特色,所以听起来像唱。读“乐(lào)亭”两字的发音颇似“老呔儿”(laotair),东北人管乐亭人叫“老呔儿”。因“昌滦乐”人说话发音相似,“老呔儿”的称呼就延展到“昌滦乐”人。后来,“老呔儿”就成了外地人对唐山人的泛称,称唐山人为“唐山老呔儿”,称唐山话为“老呔儿”话。
外地人称唐山人为“老呔儿”,多少含有某种不敬的意味,如同唐山人管北京人叫“京油子”,管天津人叫“卫嘴子”,管山东人叫“山东棒子”一样。有些聪明的唐山人曾编造过一个笑话,说是在东北经商的唐山人既强悍又能干,很让他们敬畏,因而他们看到唐山人就叫“老太(老太爷)”,又怕唐山人瞧不起,故意把“太”说成“呔”,久而久之,“老太”就成了“老呔”了。从这个笑话中可以看出,唐山人并不认为“老呔儿”是个好听的词儿。“呔儿”也有“呔儿”的好处和优势,“近年来,唐山话在戏剧、相声、小品中颇受青睐,不就是沾了独特“老呔儿”味儿的光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