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镜头掠过的尴尬
昨晚三地多校开腾讯会议,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类活动,不只是从大屏幕看到主讲人,还可以看到与会的其他学校,一个个的小格子里,就是其他会场的现状。开视频的都排在上方,没开视频的,或是平静的蓝色背景,个人登录的则显示微信头像,都整齐的排在屏幕下方。
主讲人共享屏幕课件儿时,各会场情形就集中在屏幕右边,排成小格子显示;当不需要共享屏幕,屏幕上便是个个会场的具体情景再现,格子大一些。
每个会场情景,各不相同。有自始至终以观看神态认真听的,看上去有组织、有纪律,让人敬佩;有全场都很规矩,但偶有人走动、离开的,在诸多静景中,那一“动”便格外引人注目;有空荡荡的大屋子,只在最后几排有人的;也有房间并不大,人很紧凑,但是前后左右聊天的,有低头一直专注点手机的——
只怪镜头显示得太清晰,投到大屏幕上依然看得清清楚楚。
是不是每个开视频会议的人,都能看到屏幕上的自己?也能看到屏幕上的其他人?他们看到的和我们看到的完全一样?
聊天、刷手机的老师,是不是不知道自己打开了视频在直播?就像《楚门的世界》里的楚门,他天天生活在360度无死角的镜头之下,他的所有一切都实时直播给全国观众,而他自己却茫然不知。
假若自己不知道,也难怪,毕竟私下里的自己,也会有开会开小差的时候。但一旦打开镜头,这样的姿势看上去实在是格外扎眼。
心里很替那些老师着急,每时每刻都被如此真实直播出去,要知道,不止是自己地区的,有三地多校呀。假如自己看到,应该也不太舒服。还不如不开视频,无论是聊天、刷手机,甚至挂机,都会以蓝色大海般的沉静背景示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至于视频会议的所谓规范,当然,以疫情期间国家元首们的视频会议为标准。屏幕里,每一个元首面前,摆放的摄像头的角度恰到好处,都能显示端坐正视的姿态,那份专注和精神,真正的国际范儿。
我们单位自己开视频会议,气氛和专注无可挑剔,只是镜头角度千差万别,只有头顶的,有半张脸的,一个头的,一寸照片似的,真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会议开得热火朝天,思维火花也是四处迸溅,只是拍到照片儿里,美观就打了折扣,插入文档后很是歉意,仿佛很对不起这些“五官缺失”的老师。怪谁呢?大家没有把电脑、手机的摄像头调试好,所以才有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也有七零八落、隐身隐面的。
如若是使用腾讯会议初期,倒也可以原谅,不会开摄像头,不会开音频,就算是无意中开了,也懵懂无知,不知道已经打开,所以露了怎样的脸儿、说了怎样的话、怎样打了架,都被直播出去。那个美颜开满格的男老师成为“网红”,那全都是无意做到的呀。
稍微熟练后,大家仍不太注意,那是没有用镜头记写过。只要注重过一次照片,就应该会吸取教训。
说到照片,不得不再说说开会拍照。拍一张满意的照片很难,不能用恰巧闭眼的,不能用低头看手机的,不能有坐姿太随意的,不能东瞅西望,要有满满的精神、爆棚的正能量,至少是较为自然的开会专注状态。
大家从小没有上过形体课,周围也没有大镜子可以照到自己,谁能从头至尾儿始终认真端坐?事情偏偏这么巧,偶尔一点儿懈怠,就可能被镜头瞬间抓住。会议照片,一般都是拍了很多,能用的却很少。
人生如戏,全看演技。
开会就是在看主讲人表演电影,有的有脚本儿,有的没有脚本儿,临时发挥。听有脚本儿的,要看吸引人的地方多不多?发言思路是否明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吐音是否清晰?语调是否亲切?没有脚本儿的,他会从那个点入手?有怎样的总结、感悟?会有哪几个点?
很少看肢体表演,我只是在努力记写他们的台词,记写大致梗概。有时记住细节,也可能没有get到提纲挈领的一句话。如若精通脚本的脉络,还需要要回脚本儿的PPT。听,get到的总是不够系统;如若不认真听,间或聊一下天、盯一下手机,估计就能记住的几个点,让你兴奋、足够吸引你的几个点儿。
看演技,也是跳出五行外看众生的一种方式。就算不记写内容,只听他如何表达出来、汇报出来,就有很多乐趣。
我知道,任何一个发言的“脚本”所花费的血汗,是这几个小时表演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一个成果的展示,或许只用一两个小时,可是,孕育的过程不亚于“十月怀胎”,而成果的诞生更是艰难而痛苦的“一朝生产”。多少人日夜思考、统筹谋划、反复操作,才有了今天这样的果实?就像一捧麦粒的诞生,要经过翻地、播种、发芽、浇水、除草、除虫、收割、脱皮等等诸多程序。从珍惜别人研究成果的角度看,也应该认真听。
很多时候,改变一下看待问题的角度,就发现自己成长很多。
眼下,每次看新闻,都是以“怎样写”的想法去看的;每读一篇文章,大概也在想:这个句子,我从未用过;这个角度的思考,我从未有过。一面是赏析,更是为下次使用。
于是越发感觉,哪怕是一篇受到批判的文章,也都是字斟句酌、满浸心血写出来的,每一个码下的字,都曾浸泡过无数的血汗。
改变角度看问题,或许就没有镜头下这样尴尬的瞬间,你一定愿意让自己最美的一面上镜,多看看镜头下的众生状态,或许就知道改变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