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琴||牡丹有约

关注天安门文学,时代潮流,用文字温暖人生!

【作者风采】小牛,女,原名张保琴,1972年出生于河南通许,1990年偶发处女作。2006年在网易建立文学博客至今。2008年以来,有作品陆续发表在《开封日报》《通许文苑》《大观诗歌》《百花驿站》《天安门文学》等纸媒及网络平台。

牡丹有约

文章/张保琴

又是一年春意浓,鲜花朵朵笑东风。

樱桃是开春第一枝,接着便是桃红李白,梨花赛雪,当碧桃满树飞红霞的时候,海棠花才欣欣然张开了眼,但娇俏的容颜不几天就隐在了一树翠枝碧叶之中,只有那黄灿灿的油菜花还在释放着澎湃的热情,告诉你现在依然是春天。

一个老友在朋友圈发了个牡丹图,配句“落日辞向西山去,满园仍有赏花人”,啊,牡丹,我心中一动。急忙询问其详情地址,回复说“园子不甚大,但颇能赏心悦目”。赏心悦目?!我的心又动了一下。

我对于牡丹,是从一个故事开始的:传说唐后武则天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饮酒作诗,她乘酒兴醉笔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慑于此命,一夜之间绽开齐放,惟有牡丹抗旨不开。

武则天勃然大怒,遂将牡丹贬至洛阳。刚强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阳就昂首怒放,这更激怒了武后,便又下令烧死牡丹。牡丹枝干虽被烧焦,但到第二年春,反而开的更盛。从此,牡丹威武不屈,富贵不淫的大丈夫形象就在我心中傲然屹立。

对牡丹的视觉感受应该是在中学时代。当时在我们校刊看到一幅插画,上面是两朵色泽艳丽,花盘硕大的鲜花,花瓣重重叠叠却舒展饱满,花蕊挨挨挤挤但井然有序,右上角配以“牡丹图”三个字。难怪如此的雍容华美,原来这就是世人皆爱的花中之王啊!我的心被震撼到了。

因生活环境所限,虽岁月荏苒,乡村巨变,但对牡丹的印象还一直停留在文字和图片上,如今这牡丹园就在不远处,可一定要一饱眼福哟!

第二天一早,我急不可耐地对同事说:“去看牡丹花吧,电车就用一个小时多点,若开车顶多半个小时,我把图片发给你,先感觉感觉现场。”同事也是爱花之人,我们随即探讨着各种状况,憧憬着美丽的牡丹之行。最后决定:寻找一名司机,牡丹之约不是问题。

幸福总是来得很是突然。我们一司机邻居中午正好回家,下午闲暇,这可真是有点“心想事成、天随人愿”啊!

下午下班后,邻居带着孩子,同事母子同行,我们一车人兴致勃勃,飞向向牡丹园。

一路上阳光很好,虽然太阳已经偏西,却还是有千万道金光射向苍穹,黄灿灿的云时隐时现,天空因蔚蓝而显得高远。车窗微启,凉丝丝的风拂过兴奋发热的面孔,惬意无比。孩子们总是最先沉不住气的,问题一个连一个:牡丹花好看吗?牡丹花香吗?那儿有好吃的吗?牡丹花大吗?“大,牡丹花比你的小脸还大呢!”我捧起孩子白嫩的小脸儿,看着那无限向往的眼睛,肯定地说。

到达目的地的过程总是因漫长而让人充满期待。“这就是练成了,牡丹园在哪儿呢?”司机问,“走,继续走!”“要不——我问问那老友吧!”“那儿,那是什么花?”一个孩子喊起来。“牡丹花!”我肯定地说,“那就是牡丹花。”虽然还没有看到花,但车厢里突然涌动的异香已经说明了一切。我们都莫名的醺醺然了。

“大手牵小手,一起过马路”,虽然看花重要,但是安全更重要。我们一行小心翼翼,却又是两步并作三步地走到了牡丹园处,还没对主人承诺完毕,孩子们就已经像蝴蝶一样飞进了万花丛中。

抬眼望去,果真是一片碧绿的海洋,中间飘摇着白色的浪花,偶尔也有粉红、丹红跃上浪尖,连绵起伏,动静相宜。中间更有彩色的人儿在徘徊穿梭,采撷着美丽和馨香,真的有“花向琉璃地上生”的感觉。

牡丹谓之“国色天香”,就是因为它“花大且香”,我对眼前的一朵白色牡丹花俯下身去,异香浸润上来,且愈近愈浓烈,那盛开的白色花盘,竟然比碗口还大,花瓣儿内外两层,约有十片左右,每一片花瓣都浸润透亮,泛着釉光,一条条质感的脉络,又延伸出无限的纯净,那黄色的花蕊透出玫红的根基,像极了熟透的小桃子,娇艳而丰满,有让人一亲芳泽的冲动。

那边的花儿就不一样了,一朵就好像是一个世界,花瓣重峦叠嶂,“横看是岭侧为峰,高低疏密各不同”,看不出有多少层,也分不清有多少瓣,黄色的花蕊掩映在红色的花瓣之中,你拥着她,她依着你,重重的依恋,绵绵的相思弥漫开来。“云想衣裳花想容”,想必这就是杨玉环梦想中的容颜吧!

“妈妈,那朵花是什么颜色?”顺着孩子手指的方向,我只看到一朵牡丹花,形单影只,却兀自顾盼摇曳,点头生香,那硕大的花朵上,一条条红丝带飘忽婀娜,一团团粉白娇嫩温婉,红白交错,相互攀肩吻颈,拥抱生香,“剪云披雪蘸丹砂”,应该是它的真实写照。我虔诚地问一旁的主人,谓之“二乔”。

孩子手里拿着手机,摆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想要把每一朵美丽都印在自己的脸庞上,一点也不顾念妈妈那眼巴巴欲夺还休的神情。手机咔咔作响,此起彼伏,把一个个美好装进手机,把一个个如意储存心间,它们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会发出一阵阵抵御寒冷的暖香。

夕阳的光亮已经淡了下去,风吹来一缕缕暮春的清凉,携带着清冽的花香。我不由得裹了裹衣衫,想把这花香也裹了进去。

牡丹“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地之人皆若狂”,回转的车上,孩子们议论牡丹花是不是甜的。我笑着说:“虽然不甜,但长时间吃可以美容养颜,它的根还能治很多种病呢!”“真的吗?那我们买几棵回家呗!”“好啊,以前牡丹品种少,难养活,现在的牡丹不但品种多了,适应也性强了呢!”“我也买”“我也买”,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喊起来,“好,明年咱们在自家门前看牡丹花。”

“天香国色一花王,魏紫姚黄最馥芳;走进万家千户去,村村寨寨喜洋洋”。想象着来年村前屋后姹紫嫣红,香气盈门,不由得笑眯了眼。

本文编辑:韩晗

天安门文学纸刊视作品质量优中选优刊发,所有来稿均在天安门文学平台展出,纸刊选稿无关打赏、无关点赞,就一个纳入海选的范畴,即文章浏览量达到600者,就可以纳入选稿库,从选稿库中选取优秀作品上刊。

来稿除诗歌外,只要不涉及政治和宗教,其它文学裁休均不受限制,来稿请连同作品和详细地址发送到收稿人微信韩晗h15101221693,紫色玫瑰hudongmai ,作品一旦采用,即送一本样刊作为稿费免费赠阅,赠阅外每本收30元工本费和快递费。

天安门文学杂志,集文学、文艺、文化三位一体,主要刊发原创首发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故事、摄影、书法、绘画等体裁,欢迎投稿。打赏10元以内不发放,10元以外,一半赏金作稿酬(10日内结算),其余赏金作为平台运营,请加稿费发放人素素微信j13603499693。自愿参与,适度打赏。投稿说明:要求原创,文责自负。拒绝抄袭剽窃和一稿多投。如发生任何纠纷,与本平台没有任何关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