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专著写作,编辑有话说

今年,因为疫情蔓延,出版行业也受到了冲击。

最直接的是,图书出版和销售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先是出版社不能正常上班,传统出版流程的编辑、校对、排版因为大家不能见面而受到迟滞;接着疫情影响各行各业不能正常开工,尤其是高等院校不能开学,比较依赖图书馆馆配的学术图书滞销厉害。

然而,不管生活的路有多难走,都必须继续咬牙坚持往前走。

就算上半年过得再难,也要对下半年满怀希望。

所以,编辑们为了下半年的幸福生活,一直在加班加点出书,希望下半年一切正常后,读者们会欣喜地发现:哦,原来我在家里想看的那本书,已经出版了!

因为疫情的关系,出差组稿、参加学术会议都被取消,编辑们也都只能宅家里出书。

说真的,之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是不得不说,作为以出书为主业的编辑,能够沉下心好好看稿子,其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尤其是看到一些作者写得认真、内容又好的书稿,编辑真的是非常喜悦的!

但是,完美的书稿也是比较难得的,总会有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小瑕疵,这样就越发显出编辑的重要性了!

前些日子,我在看稿子的时候,想到最近看稿子时遇到的一些共性的细节问题,总结了几点,顺手写在一本稿子的扉页上,后来怕忘记了,又用手机拍了下来。

果然,今天我想跟一个作者说注意事项的时候,就忘记是哪几点了,翻找手机才找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古人诚不欺我啊!

我今天就把这几点详细记录下来,这样就不会再忘记了。

1

  太基础的内容,

  不要写。

我是工科学术专著编辑,所以,在我这篇文章里所谓的学术专著,也是指的是工科类研究或者应用的学术著作,和人文社科的学术著作一点关系没有。

并且,这类图书也和基础专业教材有很大的区别,有一些内容重合,但是一定要比专业教材更高更深更难。

因此,撰写学术专著要注意的第一点就是:太基础的内容,不要写。

有的作者比较细致,在写书的过程中,也希望面面俱到,恨不得把自己要写的核心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在自己的书里都写一遍。

比如有的作者写关于太阳能的著作,把太阳辐照角的计算方法详细讲解,甚至天赤道的知识讲一遍。

我跟作者交流,这样写作的作者认为,他写得越细致,读者越能由浅入深,更好理解。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这样其实是很多余的!

一本书的容量有限,花太多的篇幅写这些哪里都可以读到,甚至教材里也有的知识,势必对自己原创性的核心内容部分造成影响,篇幅会缩水,深度也会打折扣。

读者买你的书,想了解的是作者独创性的成果,而不是花钱买哪里都有的重复性知识。

并且,由于术业有专攻,做好自己研究的学者,讲解这些基础知识,真的未必能比经典教材或者科普书讲得更准确透彻,万一有纰漏,反而得不偿失。

2

  重要的事情,

  也只要说一遍。

我在看稿子的时候,发现一个写作习惯的问题。

在章节内容安排上,有些作者习惯先概述,再总结,如果是一章这样子,也还可以接受,最让我抓狂的是,有些作者甚至一节也是这样的写作方式,更更过分的事情是,小结和概述的描述语句,还一模一样。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除了把重复部分都删掉,还能怎么办?

我在一次审稿的时候,想到这个问题,就跟一个作者交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个作者写作习惯很好,稿子里基本没有重复的内容。他说,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写学术论文的习惯没改过来,习惯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在论文里不断强调关键的观点和理论,所以写书的时候就带过来了。

真的,图书里最忌讳的其中一点就是重复啰嗦。

图书不同于论文,图书里是一个系统的理论,全书要贯穿一条主线,主要的事情要讲清楚,条分缕析,细枝末节完全没必要反复强调。

就算是一章,我也建议引言或者概述和小结,二选一,没必要反复洗脑式讲述,读者要了解的是作者的整体学术思想,而不是某个技术细节。

3

  太陈旧的文献,

  不要引。

参考文献是学术著作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本学术著作,如果其中的参考文献不规范、不严谨,这本著作在读者心目中的印象,就会大打折扣。

但是,参考文献的引用,也是有一定的规则的,并不是摘到篮里就都是菜,要有取舍,有区分。

曾经听说过一本比较夸张的书稿,整本书稿不到二百页,其中文献就占了30页,并且,作者不肯删除,把编辑为难得想撞墙。

什么文献都放进著作中,跟什么文献都没放,其实是一样的。

引用参考文献,一定要选择有价值的权威的最新的文献,太陈旧的文献,不要引到著作里。

科技的变化,日新月异。

以前的技术革新以年计算,现在则是以月甚至以日,发展太快,很多陈旧文献的观点已经发生了改变,虽然内核可能还是差不多,但是技术手段早已变化。

我曾经看到过书稿里引用上个世纪50年代的文献,我让作者把文献的要素规范一下,他说已经找不到原始文献的出处了。

既然是找不到的文献,列进著作里,又有什么意义呢?列举文献,不就是方便读者按图索骥吗?

4

  能用表格的内容,

  别用文字。

工科类学术著作比较偏向于应用,就算是理论著作,也势必会有一些应用的支撑,所以数据信息、不同理论和技术之间比较等内容必不可少。

有的时候,比较的内容简单,文字描述一下也能清清楚楚,但是这种比较一旦内容繁杂,其用文字描述的难度也会指数级增加。

我在看稿子的时候,看到这种大段描述某个理论或者方法各种不同的应用、优缺点的时候,就特别头晕,觉得太不好理解。

尤其是很多时候句子结构看起来都差不多,只改变了一下中心词,读者的阅读体验就更差了,很容易就会理解错误或者漏掉关键信息。

这种情况,改用表格,就非常清晰。

一张设计科学清晰的表格,能胜过几千字的描述,并且更直观,更有说服力,也会让著作更干净有力。

最关键的是,读者能一目了然,阅读体验加倍地好。

5

  技术有不同,

  研究无高低。

这世界没有同样的两片叶子,而做学术研究,也没有学术思想和方法一模一样的两个人,就算是师徒传承,也会不一样。

不一样怎么办?

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尤其是在我们工科类的学术著作,研究方法和手段,各有不同,真的没有完全的优劣和对错之分。

因此,我们的作者在著作中,可以详尽地讲解自己的学术思想和方法、理论,也可以将不同的方法加以客观的比较。

但是,不要随意抨击他人的研究。

工科类学术著作,不同于人文社科类,我们的学术著作都建立在踏踏实实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科技研究之上,而不是形而上的思辨。

所以,就算是不同于己的观点和方法,也需要客观对待,求同存异,而不能在自己的书中加以批判,硬币都有两面,不能你看到了一面,就说看到另一面的人不对。

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这也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态度。

一本优秀的学术著作,需要作者做更科学的图书大框架设计,并且在内容上精益求精,但是魔鬼藏在细节中,打败大象的是一只蚂蚁,让读者对一本书失去好印象的,也往往是作者没想到的细节。

细节也做得更好的著作,才是更优秀的著作。

(0)

相关推荐

  • 蒋寅|诗法研究是大有可为的——张静《唐五代两宋诗法著述研究》序

                     这已是张静的第三部专著了!虽然我从来不以数量来评价学术,但是也很看重数量,不断有著作出版,起码说明作者很努力,写作很勤奋.写作勤奋对于提升学术水平和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 ...

  • 展现齐鲁藏书史的风采与气象——读《山东图书馆学史研究》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4-10 03:16 X 作者:傅荣贤(扬州大学教授) 山东藏书的丰富程度在全国一直名列前茅,藏书家在藏书利用的过程中,还致力于目录编撰.藏书校勘.版 ...

  • 专著编写第一步:资料整理的细节问题2

    上一篇,写到撰写专著时,作者整理资料素材要注意处理素材之间的联系. 有网友批驳,认为这样就是编著或者编了,算不上著. 我想,这位朋友是搞错了概念. 从指南可以看出,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认可学术专著.基础理 ...

  • 一本“三心”牌书——《写作是门手艺》

    这两天入手了一本关于写作的著作<写作是门手艺>,当小说,用了12小时读完.一边读,一边击节赞叹--於我心有戚戚焉! (刘军强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本学术著作,可以当做小说读,那该是 ...

  • 评职称出版专著教材流程

    出版学术专著教材在职称道路上可以起到不错的加分作用,首先作者本人肯定是不能独自成功出版一本学术专著的,需要与找出版代理公司来完成著作出版过程.职称著作出版过程跟普通图书出版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出版社的 ...

  • 专著编写第二步:全书框架的搭建1

    之前计划写一个小系列,就是从图书编辑的角度,看如何去撰写一本学术专著. 写了两篇,由于书稿太多,组稿出书任务比较重,还有其他一些事情,就耽搁了.最近,确实抓紧看稿子,看了好几本书稿,书稿质量良莠不齐, ...

  • 一本学术著作的诞生系列

    因为我是理工科学术著作编辑,所以这个小系列的学术著作编写,也是指的理工科的自然科学学术专著,不包括人文社科类学术著作. 写一本自然科学类的学术专著,比写人文社科类的学术著作难很多,比写一本是畅销书更难 ...

  • 评职称自费出书 学术专著合著署名出版

    评职称自费出书 学术专著合著署名出版 评职称时候要求出书都有不同的要求,要根据文件的要求出书.如中小学副高级评职称需要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公开出版本专业著作1部以上,正高级教师需要任现职以来出版发行本 ...

  • 把一本书写薄,这几点可以试一试!

    作为一个编辑,我很怕编辑特别厚的书稿! 为什么? 太厚的书稿,编辑周期长,需要注意前后一致的地方太多,很容易就会看了后面忘了前面,由此书稿编辑质量控制更加困难. 不止是我,我们编辑都怕厚书稿. 我不止 ...

  • 评职称出书挂名怎么办理

    评职称出书挂名怎么办理 评职称出书是学术专著著作教材图书出书的通俗说法.一般像工程.建筑.教育.医学.计算机.农业等专业在评中高级职称时在职称评审条件中学术成果选项中就会有要求学术专著著作作为第X作者 ...

  • 专著也能写得好读些

    首先声明,我只是看(编辑)过很多科技专著,我没写过任何真正意义著作,以下所有文字都是我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写的,并没有数据佐证,也没有实验验证,纯属拍脑袋凭感觉写成. 有些人听说我是一名科技图书的编辑,忍 ...

  • 【专著阅读】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学术著作阅读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学术著作阅读

  • 专著编写第一步:资料整理的细节问题1

    我在写这个小系列的预告篇时,想当然地说自然科学类的著作比较难写,有治学严谨的教授更正我. 他说,写好书,不管什么领域,都难! 教授说的很对,我也深以为然,接受批评.我武断地说说自然科学学术专著更难写, ...

  • 评职称加分办理学术专著教材著作出书挂名署名靠谱吗

    评职称加分办理学术专著教材著作出书挂名署名也就我们平时说的评职称出书挂名主编副主编编委,出书1-30万字,或者是出版独著等,那么办理出书这些属于学术成果吗,在职称评审的时候评审老师会认可吗,能被作为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