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偁:有点陌生的宋代文学鼻祖

屈身不屈道,百谪而何亏

以前学《中国文学史》,当翻到宋代时,开篇总写的是这王禹偁,诗有《村行》,词有《点绛唇》,记有《小竹楼》,传有《唐妪传》,集有《小畜集》,可以说是宋初当之无愧的文坛领袖。

记得当年一个人呆在川北大山中过清明节时,虽然知道杜牧那最著名的“雨纷纷”,但口中吟诵地却是王禹偁的《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现在的人读宋词,如果是按顺序的话,基本上都是从大小晏,张先和欧阳修始,其实这王禹偁在宋词的地位当是开有宋一代意境之先河。

王禹偁,字元之,山东省巨野县人,宋代诗人、散文家。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宗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王禹偁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时被召还,复知制诰,后贬于黄州,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在诗、文两方面的创作较为突出,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王禹偁提倡“句之易道,义之易晓”,为后来之欧阳修、梅尧臣等人诗文革新运动开辟了道路,因此颇受后人推重。

虽然王禹偁的词存世只有一首《点绛唇 感兴》,但却是很成熟的风格了,无论在哪方面,都不输后来的那些大家。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这是王禹偁中进士后,屈就长洲知县时写的一首小令,它以清丽的笔触、沉郁而高旷的格调,即事即目,寓情于景,通过描绘江南雨景,寄寓了他积极用世、渴望有所作为的政治理想。

此词把握住水乡景物的特征,用清淡自然的笔触,描绘出一幅色彩暗淡的风景图,隐约流露出作者客居异乡,抑郁愁闷的心情。

濛濛的雨幕中,村落渔市点缀湖边水畔;一缕淡淡的炊烟,从村落上空袅袅升起;水天相连的远处,一行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但如此佳丽的景色,却未能使词人欢快愉悦,因为“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他只能将“平生事”之抱负,凝聚对“天际征鸿”无奈地睇视之中。最后一句反映了知己难觅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

王禹偁可以说是个神童,早年的宰相毕士安在还未发迹之前就看好这小朋友。王家以磨面为生,老毕同志就以磨面为题,让刚七岁的王神童作诗一首,小朋友张口就来:“但存心里正,无愁眼下迟。若人轻著力,便是转身时”,老毕大为惊讶,赞赏不已。于是留在身边悉心培养。

有一天,太守偶出一句“鹦鹉能言争似凤。”坐下宾客皆面面相觑,无言以对。即使老毕同志当时也哑了火,暗暗记下,回家写在屏风上,王禹偁看见后当即对曰:“蜘蛛虽巧不如蚕。”老毕感慨赞道“经纶之才也。”

后来他和太守在一起赏白莲时,提起了这个诗才敏捷的神童,太守便即召王禹偁前来,即景命题,让他咏白莲诗,王禹偁又马上又口占曰:“昨夜三更后,妲娥堕玉簪。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太守也叹服为天才。

王禹偁考中进士后,从基层一步步地做了上来,后来官至右拾遗,属于国家监察干部吧。要说他为人正直,刚正不阿,担任这职务很是合格。但是,你要看跟哪个混嘛,如果是跟着朱元璋,那肯定是被青睐有加,但你这是在大宋初期啊,皇帝都崇尚糜费,下边跟风一片,你这在边上哇哇哇地,烦不烦啊。

更糟糕的是,王禹偁眼见宋太宗在后宫中过着奢靡无度的生活,发自本能的上了一疏叫做《端拱箴》,直言皇帝挥霍无度。你老几呀?胆子还不小,太宗不动声色,很快就把他的言官免了,改任秘书郎。

其实,对眼前的处境,王禹偁的内心也是很痛苦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写在谪贬期间曾写过一首《春居杂兴》倾诉的就是这种难言之痛。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这首七绝就是以触事兴感的形式,通过咏叹风折花枝这样的琐事,曲拆隐晦地反映诗人凄苦的生活,也是隐喻诗人的遭遇。同时,似乎还在责问。灼灼桃杏和呖呖莺声本是妆点这明媚春光的,而春风又正是召唤花开鸟啭的春天主宰。这有功无过的桃杏与黄莺不为春风所容,这是为什么呢?

然而,这王禹偁就是一根筋,不接受教训,还在不停地烦这皇帝老儿,结果终于被踢到秦岭看风景去了,免得总在皇帝面前晃得心烦。后来太祖赵匡胤的皇后去世,太宗处理得很不得体,明眼人都知道这其中的板眼。他又跳出来说这太宗不落教,夺了人家天下,还不把人家的夫人当国母安葬,结果,又被贬到滁州钓鱼去了。

可以说,王禹偁是天下大才,宋初政治环境也很宽松,皇帝们还是爱才之人,但他太正直,三起三落,像个皮球一样被人踢来踢去,直到真宗即位,才回到朝廷。后来又得罪当时宰相,再度被踢出朝堂,最后在蕲州去世,年仅48岁。

王禹偁此生就是太过刚直,敢于直言讽谏,凡是看不惯的事情,心里憋不住,快人快语,因此很容易得罪人。上至皇帝宋太宗,下至同僚,包括宰相之类的执政大臣,大家伙儿都很烦他,可又钦佩他的文才。所以,老王的这一生,总是在荡秋千,我行我素,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易,大概就是指的他这样的人。

王禹偁一生数起数落,他的内心也是孤独和不服,这在他诗中也得到充分的展现,如这首《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这是王禹偁贬谪在陕西商县时思念故乡的诗,其实就是一幅色彩斑斓、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晴图,他用拟人手法写自然景物,显得特别有情趣,也显示出诗人当时内心的寂寞和对不服输的倔强。

苏轼后来评价他““以雄风直道独立当世” “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寥寥数语就揭示出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刚则易折,白则易污。一个刚直不阿的臣子,遇上明主是幸事,否则就是祸事。

如他这样的性格,敢于直言不讳,敢于揭人之短而成为众矢之的时,连宋太宗都曾当面劝诫他:“爱卿你呀,论聪明,天下无人可比,论文章,不下唐时韩柳,可惜你刚不容物,得罪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朕亦难以庇护。”

但是,作为王禹偁本人是绝对不会后悔的,他遵从的是内心之召唤,坚持原则,始终如一。他曾经在一篇奏章中说过,“屈于身而不屈于道,虽百谪而何亏?”所以,他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执着于内心大道的人,虽百死而犹未悔。

然而如果我们也象王禹偁那样行事,在现在这样的环境下当是如何的一种情况呢,也许我们一样会碰得头破血流。所以我觉得,他的所作所为,我们可以钦佩和尊重。但如果真要是效仿,那成本会很高滴。

(0)

相关推荐

  • 皇帝亲口道歉,才华不输苏轼,这位“不洗澡”的宰相到底强在哪儿?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作者:黛珂,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商鞅变法,事成车裂而死:王莽改制,招致国破家亡:张居正厉行新政,死后被抄家问责:光绪帝戊戌变法,&qu ...

  • 王禹偁: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点绛唇·感兴> 这是北宋最早的小令之一,也是王禹偁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首词.这 ...

  • 王禹偁:直躬行道八年三黜

    王禹偁(954--1001),北宋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巨野)人,字元之.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词学敏赡,遇事敢言,喜臧否人物,以直躬行道为己任","为文著书,多涉 ...

  • 宋代文学简介

    宋代文学简介 宋朝文学主要涵盖了宋代的词.诗.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等等,其中词的创作成就最高,诗.散文次之,话本小说又次之.宋朝的文学作品在北宋初期禀承了晚唐风格,用词浮艳,常作唱和酬答之用.随着 ...

  • 作为文学研究者的吕思勉——读《宋代文学》臆札

    吕思勉 杨焄 吕思勉虽以史学研究著称于世,可正如他在晚年所撰<自述>(收入<吕思勉论学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中所言,"予于文学,天分颇佳",在 ...

  • 作为文学研究者的吕思勉———读《宋代文学》臆札

    杨焄 | 作为文学研究者的吕思勉---读<宋代文学>臆札日期:2021年03月26日 20:23:10 作者:杨焄吕思勉虽以史学研究著称于世,可正如他在晚年所撰<自述>(收入& ...

  • 宋代文学批评史中的晚唐诗观

    在中国古代关于唐诗的批评术语中,"晚唐"与"初唐""盛唐""中唐"作为"四唐"说的重要组成,占据着重 ...

  • 宋代文学

    宋词在古代文学中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为了更加有条理的学习,我们一般把宋词分为以下两个风格来进行学习.按照词的内容,宋词分为豪放派.婉约派两大类,当然,也有不少词人兼具豪放婉约特点. 首先就是豪放派,豪 ...

  • 干货收藏!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之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 宋代政治:一.中央高度集权,是的国家机器太过庞大,既有利于政权稳定,但也造成了无法克服的冗官.冗兵.冗费:二.宋朝时外患最多.最长.也是最严重的朝代,外患主要来自于辽和西夏,直至后来被蒙元所 ...

  • 现代主义文学鼻祖:他三次订婚三次解除婚约,死后扬名天下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弗兰茨·卡夫卡 尽管被视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也许去掉之一也不为过).现代主义文学的鼻祖和代表人物,甚至被推崇到和但丁.莎士比亚.歌德比肩的高度,但弗兰茨·卡夫卡 ...

  • 张瑞君丨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宋代文学研究

    最近几十年,宋代文学研究在深度与广度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新的时代,如何继往开来,作出新成就,无疑是值得宋代文学研究者思考的问题. 个案研究必须有整体思维指引 宋代理学完成了融儒.释.道三教的文 ...

  • 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宋代文学研究

    最近几十年,宋代文学研究在深度与广度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新的时代,如何继往开来,作出新成就,无疑是值得宋代文学研究者思考的问题. 个案研究必须有整体思维指引 宋代理学完成了融儒.释.道三教的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