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五虎,悟人生 ——闽侯五虎山越野记
本次越野我的爬升数据。
五虎山是座什么山?
听起来很提气提神啊,五虎,五只虎?虎虎虎虎虎。是有五座形态像虎的山?还是山上曾有虎?
我等越野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五虎山在福建闽侯。我感觉:从福州,过一座大桥,就到闽侯了。
用脚步点名五虎,感觉好极了。
我们走过、跑过的山路。树哥拍摄
此地,不愧东南形胜。
跟福建诸多山水胜迹一样,闽侯,逢山必美,逢水必秀。诸山值得攀爬,诸水值得畅游。
五虎山陡峭嵯峨俊逸,连绵逶迤,植被茂密,绿色丰盈。河流小溪萦绕山涧,水库池塘静隐山谷。榕树、樟树、松柏挺拔矫健,成队成片。千年古榕扎堆,百年松柏成林,不定在哪个山垭转弯,一不留神,一棵棵古老榕树霍然苍翠古拙地屹立眼前。繁花绿草簇拥,鲜苔绿藓从周边岩石漫延到苍劲抓地的榕根上,直达树干树枝。登顶而望,满目碧绿中,危崖擎天,飞壁干云,林隐老村,卧水山涧。
出发前。同事暨队友庄惠龙拍摄
与其他野山不同,五虎山人气满满,山上山下,村庄屋舍俨然,古道迁延。叠石为路、垒石为路、凿石为路、劈岩为路。不管是叠、垒、还是凿的,看上去都很随意、原始,有的就是一堆嶙峋怪石.自然堆积为路,这些穿越密林的小路或笔直而上,或曲折蜿蜒,山坎新老苔藓包裹、湿漉漉的,每一步得踏实、踏稳,方可发力向上。那些极端陡峭的山坎是个什么概念呢?当我们四“脚”着地攀爬时,一抬头,就见前面队友们的脚板和屁股,往上是密林,密林之上,是蓝天,是刺眼的太阳和炫目的阳光。
如此换发斗志、启发激情的山路,当然更容易刺激向上的斗志。
一览众山小。
据组委会发布的数据,此次越野赛,有40多人因受伤、力有不逮、中途畏难等原因退赛或者超时而至成绩无效。而受伤退赛者大多是青壮年队友。为什么反而青壮年尤其青年更容易受伤呢?与现实工作生活一样,他们敢闯敢干、敢打敢拼,是这个社会的中坚,但他们容易出错受伤也是事实。以越野为例,他们上山是猴子般连蹿带蹦,下山是连溜带跳,在这样陡峭而隐情复杂的山路上,如此依仗身体优势不假思索、莽撞行事,摔跤在所难免。倒是我等渐近老迈之人,反而更能看清局面,相机行事,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稳步登顶,笑傲来路。
每常想,年轻人,有着天然的孔武,用不完的力,使不尽的劲,如果有老夫之类经岁月磨砺而成的沉稳,有什么困难能在话下?有什么伟业不能成就?或许这也是世间绝少大器早成之辈的缘故吧!而所谓稳沉稳重,除了性格使然,绝大多数,不过是来自生活重压、挫折打击的逼迫,尤其生命垂暮的无奈。年轻人摔几跤,正是成长的必由之路。
山上人家。
或许是自然条件天成,或许因为有前五届的经验,五虎山越野规划路线相对成熟,赛点分布合理,难易程度适中。不管山多陡,有坎可登,且有所依攀;不管崖多险,有路可走,并有所凭借。只要是个正常人,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辅之以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小心前行,避免受伤,一般应该都能完赛。只是11个小时50公里这个门槛,可能不是普通跑者可以轻易跨过的。
山下水库。
没有想到,五虎山越野有个赛点是泥泞路的攀登和跋涉,这段路好长,有山坡、山涧路、山崖路,有好长一段芦苇夹道,并有一片沼泽地。这是我在以前的山地越野赛中所没有经历过的。
真是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泥是黏土泥,脚踩上去软软的、胶着的,如同踩在万能胶上,有一定吸附力,疲惫的双腿双脚对这种粘性的感觉十分敏感。最难对付的还不是步步被吸粘的艰难,而是溜滑。爬升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滑空歪倒,卡脚石缝,得手脚并用,借助登山杖、山上树枝、岩石,一步步向上奋力,稳健爬升。连年轻人在这种路上都老老实实谨慎攀爬,不敢造次。
芦苇夹道的泥泞路相对好走一点。因为是老路,加上组织方可能有事先疏通,路上铺了一层老枯芦苇,少许新砍倒的苇竿,泥泞浮出苇叶,不至于陷脚,软软的,其实更费劲,即使是相对平坦的路,也跑不起来,主要是跑不动。大家拄着杖,隐在高大的芦苇丛中结队前行,很有秩序,也别有一番风味。
山间小路。
在山顶的一片山洼,我们要穿越一片平坦的沼泽湿地,一兜兜芨芨草间可见水洼映着蓝天白云,晃着.刺眼的阳光。我登顶的时候,一大波队友正在里面折腾,完全是寸步难行的状态。只能探索着踩上草兜一步步向前,但很多草兜并不可靠,一踩就陷,有两个姑娘面对此境,居然哭了。再难的路也得走,哭也得前进啊。在这种情形下,男同胞除了搭把手,牵一下壮胆,没别的办法。因为脚下太软,泥坑很深,很多人的鞋灌满泥水,每个人的鞋、裤腿均泥浆糊满,模样惨不忍睹。
不走寻常路,方可逾艰险。我不像大家一样,超直赶近,基本纠结在同一条路上,把个沼泽地和成一线泥潭。我绕成一个倒“C”形,专踩别人没踩过的一兜兜芨芨草,快速、飘然、点地而过,没被踩踏过的草兜当然相对要硬得多,虽然不免有一脚半脚陷泥,但比起其他队友,我陷泥最浅,我的鞋、裤腿,沾泥最少,且速度最快。
一个队友感叹:这么厉害?!
我说:走这种路,得焕发出一点轻功,恋战的不要,快快的走人。
CP5补给点。
上山难,下山也不容易。领略完高峰"一览众山小"的宏伟博大之后,就要把爬上的高度通过走下坡路还回来,然后才有机会去攀登下一个新的、更高的高峰。
这是越野,不是做官,当然没人贪恋高峰的快感。得之于心,置之于理。都是驻足山顶,四野极目,补几口水,呼吸几口新鲜空气,拍几张照片,立即开步走,果断下山。
第三峰爬升860米之后的下山对我造成很大的压力。虽然都有石梯石坎,但山崖陡峭,有的地方几乎是九十度直降,那时脚酸手软,尤其胯骨关节和膝关节酸胀不已。青壮年人都是蹭蹭蹭一步两坎一路轻快下山,麋鹿似的,而我只能借助手杖、侧着身子,螃蟹一样,一步步一坎坎踏实了下山。石炊路狭窄,我时不时还得主动为后面赶来的队友让道,在一连串谢谢声中按自己的节奏,稳健下山。
插播一下:在上述下坡路段,碰到一个很没礼貌的瘦小年轻人,在此要批评一下他的父母,怎么教孩子的?他在坡上老远就叫:让一下!其实在他开腔之前,我已经直起身朝山体一边礼让了。小伙子如能看到此文,建议他好好校正一下自我中心意识。这个世界不是特别为你准备的。
时间一直敲打我。这个下坡太漫长了,前期担心不能完赛而拼出的一点点时间优势在这600多米下坡中消耗殆尽。一路都是救援队员和志愿者暖心的提醒和加油鼓劲,我再鼓余勇,尽力从速下山。下到谷底,就是CP6补给点,一位大嫂志愿者看到我的笑容,连夸:这位大哥是个老玩家!像其他补给点一样,补给点的志愿者热情给我推荐食物,帮我加水,并提醒,余下的8公里路,只有200多米爬升,其余大多是水泥路。
到达终点。
组委会一位热心美眉给我戴上奖牌。
这次越野,无论前段还是后段,我所有的奔跑都很轻松,所有的爬升都没有刺激到我,倒是芦苇坡、芦苇巷和所有的下坡路给我带来令我不敢高声的感悟:
走得好下坡路,且不受伤,还能按时到达预定终点也是好汉,这里面光有体能体质和智慧是不够的,还需要正向的修养和顺应自然的性情;
下坡路上,最可怕最容易忽视的是横亘脚前的藤蔓,故不管多么疲惫,必须抬高脚步,把藤蔓踩在脚下。只顾勇往直前难免被藤蔓绊倒,摔山体上或许无咎,摔下悬崖就很可能无救了;
芦苇坡芦苇巷都是隐密的道路,曲里拐弯,迷宫一样,除了头上一线天和前后,看不到周遭,不是同路人,别人也看不到你。懂得在孤独中享受孤独很重要,而懂得在孤独中做好自己潜心向前则更为重要。
本次越野轨迹图。
第一次登顶航拍。树哥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