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名句欣赏与对联趣谈(笔记)

[陈迅工200809/201809]

中秋名句欣赏

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中秋节来临之际,我搜集到一些从历代诗词中节选出的,与中秋明月有关的名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中秋对联趣谈

自古以来,有关中秋节的对联不少,其中大多在“中秋月”上做文章。中天一輪满;秋野万里香。这是藏头联,虽不现“月”字,但“一輪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

  大家熟悉的对联还有: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这三副对子皆写得清新可读。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作的对联。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

与此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一群书生,在中秋节欢聚一堂,饮酒赏月,其中一个秀才出上句,让大家对下联。结果无人对上。到了除夕夜,这群书生又相聚饮酒守岁,还是那位秀才对出了下联。中秋夜出句,除夕夜成对,被称作“中秋出句年尾对”: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过去,一夜分为五更,两小时一更;古称秋季三个月为“三秋”,即初秋七月(孟秋),中秋八月(仲秋),晚秋九月(季秋)。这一联是明代大学士杨廷和(1459—1529)父子的杰作。

相传杨廷和8岁那年,有一次,他父亲与客人对饮到深夜,出上句让客人对,可是无人对出,在一旁的小廷和随即应对,语惊四座: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月明”指每月十五,有时也用来指“中秋”与“冬至”相对。

清代徐稚小的时候,老师出上句,他对出下句: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地月缺”指人不团圆。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一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有人以为是绝对,后来曼卿对“月如无恨月常圆”,可谓天衣无缝。

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对曰: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东林寺有一对联: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星。赏月佳处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处有一对联: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意境辽阔高远。

重庆巫峡瑶上有一副妙联:“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此联运用叠字手法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堪称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上海豫园得月楼联:“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联中阐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通过对联的欣赏示人以哲理。

  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全联对仗既工且含无穷韵味。“弄”、“窥”两字用得恰到好处,最能传神。

  杭州西湖水月亭联:“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此联典雅明丽,富于想象力。

(迅工我再补--)还有几个秀才的一副回文联传世:“秋中赏月对高楼,月对高楼酒上游;游上酒楼高对月,楼高对月赏中秋”。互为倒读,通顺流畅,构思奇巧,联中上佳。

(0)

相关推荐

  • 秋夜的思绪,写在每一副对联中

    秋夜感怀 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总体来说发挥不错,但也很明显出现了一些问题.写对联首先要文从字顺,在此之上要切合题旨,再之上是要写出风格和特点.对照着来看,很多对联其实出在"文从字顺" ...

  • 联韵沁芳(第218期):中秋佳节,共赏“月”联

    本期发<烟台晚报>(2021/09/17) 今日芝罘文艺版        中秋佳节,天朗气清,山青海碧,芝罘美如仙境.中秋月,是古往今来诗人.联家喜爱的形象,在诗词.对联中,月或是自然画卷 ...

  • 【对联趣谈】应答妙联趣谈集粹(二)

    (二) 今日过断桥,断桥何日断: 明朝奔明月,明月几时明. 传说,清末神童李仁彬少能对,此即李对塾师的课对 竹本无心,遇节岂能空过: 松原有子,过时尽是干包. 有一年中秋节,郭沫若家人交给他一吊钱,叫 ...

  • 【对联趣谈】应答妙联趣谈集粹(三)

    (三) 桓温一世之雄,尚有枋头之败: 项羽万人之敌,难逃垓下之诛. 明人姜垓.徐枋互谑,上下联分嵌"枋"."垓"二字 称直勾弯星朗朗,能知轻知重: 磨大眼小齿稀 ...

  • 【对联趣谈】应答妙联趣谈集粹(四)

    *晚 秋* 文源 网络  编辑制作 晚秋(四)  手抱屋柱团团转:脚踏楼梯步步高. 明代杨季任于家见儿童抱柱游戏,随口出上联,一儿随口应对下联,杨甚奇之万马无声听号令:一牛独坐看文章. 清代某年浙江大 ...

  • 【对联趣谈】 经典对联赏析大全

    [摘要]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文学形式,有着十分丰富的民俗.民间文化内容.本文以一些古今名联为例,详细论述了对联中的艺术特色,深入发掘了其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关键词]对联 民间文化 民俗文化 对 ...

  • 【三秦文学】申力:【对联趣谈】(散文)

    对联趣谈 作者:申力 在门楣间两边悬挂的对联,人称楹联. 楹联是古代一位叫孟昶的人在春节时创造的,他把"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几个大字,当时的桃符挂到卧室的门上,是我国最早的楹 ...

  • 【国学趣谈】梁父巧出对联教启超

    查看对联知识技巧 梁父巧出对联教启超 梁启超十岁那年,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一进家门,他便被院子里一株蓓蕾初绽的杏树迷住了,并偷偷地折下一枝,遮掩在宽阔的袖筒里.谁知,他的这一微妙之举,恰恰被教子甚严的 ...

  • 辛宝《中医食疗学》学习笔记1-4 中医食疗历史趣谈

    中医食疗有很多有趣的历史,他们为后续中医食疗理论和应用体系的形成,为食疗的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1.最早的食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远古时期,人们在生存和繁衍的过程中,发现并总结出许多食物既可以饱腹充饥 ...

  • 孩子们趣谈孩子们的作文——茶座笔记(09.24)

    题记: 我们经常面对同类中千奇百怪的行为瞠目结舌,但始终无法杜绝.我高度相信制度的锻造性,但制度本身的滞后性注定无法将人类的邪恶一扫而光,因此,本人同时也坚信人性的自我管理. 个人以为,人性自我管理的 ...

  • 李进宝 | 再谈对联趣话(一)

    对联,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一种文化精粹,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道的文学载体.特别是一些用字奇巧,形式怪异的奇联妙对,风趣幽默,戏虐诙谐,吸人眼帘,,诱人情趣,逗人开心,焕发无穷无尽的联想. 一.同边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