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香”真美 欢迎您!

南香村的绿色人文与红色风采

海陆丰的大好山水许多还没有真正挖掘出来,少有人知。但因此也较好地保持了原有的自然生态,十分优美。其中位于海丰县小漠镇北部的南香村就是一例。该村委下辖南香村(南君寮村)、香坑村。
南香村是一个红色革命村,村里有七位烈士、农会馆、交通站等革命遗址;而香坑村的自然景色壮观,由于该村地处山区,偏安一隅,靠山面海——山脉蓄势、古迹添秀;远眺湖海、九龙湾尽收眼底!两村不同的人文特色,构成了自然风光与红色风采的相得益彰,是一个难得的游览胜地。
血染南香  永志后人
南香村,过去称南君寮村,距离小漠镇约4公里,毗邻赤石河(凤河)。该村以前属于惠阳县管辖,1952年后划归海丰县,是一个红色革命老区。
大革命时期,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革命运动如一把熊熊烈火点燃了一大片,受其影响,南君寮村也组织了农会和赤卫队。由于该村建在赤石河的马头渡可通往圆墩林场、赤石、鹅埠等地,东又可出九龙湾,并且渡口较为隐蔽,易守难攻的交通优势,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赤卫队员负责联络、情报传递等工作的必经水路,其秘密联络站就设在村里的谭公爷庙。因而,该村是一个重要的革命据点,全村人几乎参加农会,拥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期间,周恩来、彭湃、黎良平、黎宣、刘志远等革命领导人都曾经来过该村指导工作。但随着大革命的失败,该村惨遭国民党两次大围剿,死伤惨重,房屋几乎全被烧毁,全村600多人,最后仅剩200多人回来。
该村为守护马头渡这个交通要点,抵御了国民党部队的多次进攻,牺牲了许多村民和革命志士,付出了很大的代价。1927年末,国民党部队对该村发动大攻势。赤卫队掩护村民们逃往马头渡准备乘船撤退,但因人数太多,国民党部队已经逼近,赤卫队刘洪九等人为掩护其他队友和村民离开,不幸在马头渡牺牲。
为了永远铭记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英烈们,1952年,海丰县人民政府在小漠南香村马头岭渡口,竖起了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1999年迁移至小漠大桥南香路口处,2010年10月,经政府批准又进行重建,其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青山留古  江河锦色
香坑村,凭山而建。过去,该村的先民在村后的龙潭坑、和里坑、挡水坑、狮山坑种植沉香树,并在坑边做沉香油而得名——香坑。该村的祖先于清朝乾隆时期从陆河迁来,现有人口300多人,全村一姓李。
香坑村环境优美,依山傍水,赤石河绕村而过流入大海。村后面的狮山是远近闻名的山脉。山腰有一处将军墓,墓旁边还竖有好几对“旗杆夹”。墓志铭由南宋宰相陆秀夫亲手撰刻,如图:
据史料显示,南宋赵昰(号端宗,景炎年号)即位不久,元兵入闽,宋师溃逃,陆秀夫、张世杰等大臣一路护卫南宋王室,期间经海丰停留三个月有余,留下了诸多传说和遗址。该古墓就是宋师一位大将勤王途中战死沙场,埋葬在这里,见证了当年那一段苍茫、悲壮的历史。将军墓外貌:
山上有一座300多年历史的深藏寺,真可谓名符其实,青葱遮掩、环境幽静。
再登狮山高处,九龙湾、红海湾、江牡岛、龟龄岛、南海尽收眼底,十分壮观!晨早,这里又是观日出的最佳处,东方朝霞,天地辉映,为人间一大胜景。
另外,香坑村辖区内有大量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生沉香树、汕尾市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湿地、广东省保存最多的银叶树、还有白鹭、穿山甲、大蟒蛇、猫头鹰野猪等保护动物。
几年来,该村通过外出乡贤、企业家等进行户帮户的帮扶办法,投入资金600多万元改造村民住房,使一栋栋漂亮的洋楼拨地起。并大力对村容村道进行整治修建,从过去的三不通落后村庄到现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兵,获得了省市县镇几级的诸多荣誉。
如今的香坑村正在开发农村生态旅游,以及狮山揽胜、登山朝拜、早上观日、龙潭戏水、船游凤河等旅游项目;并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发展各项农产品,如蜂蜜、走地鸡、蟹、虾、青菜等特产,包括客家特色小食,都深受客人欢迎。同时,村民还合资开办餐厅、民宿等,初步形成吃、住、玩、赏一条龙。
欢迎您到香坑村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