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风水专家白志永—风水术语释义
风水;《葬书》是一部专论如何选择葬地环境的著作,书中说 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又说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葬书》首次提出了明确的以 藏风 、 得水 为条件的 风水 概念,为后世的 风水 概念所传承。.亦称堪舆。传统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 气;常指一种极细微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 生气;简称为气,亦名内气、五气、阴阳之气。 指流走于土中,具有致福生人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力量。堪舆家认为,生气能够调和阴阳,生发万物,住宅得之,主人则平安多福;墓穴接之,墓主子孙则兴旺官贵。 藏风;指穴场必须垣城完整,拱护周密,不使外风荡刮穴场而生气飘散。 太极晕;亦名太权圈、晕圆,指缠绕穴心的迷蒙水气所形成的微茫隐湿的圆环,风水家以为真龙穴,在该穴之地表上,必有五圈浓浅色系各不同的颜色,且如太阳周包裹,层各一色,浓淡浅深,璀璨夺目,有如月之周围,发生重轮之势,一圈之外,复套一圈,以其朦胧肪如日、月之晕环,故名曰晕。 龙脉;指如龙般妖娇翔,飘忽隘显的地脉。地脉以山川走向为其标志,故风水家之龙脉,即是随山川行走的气脉。 朝案;朝山和案山的合称。 朝山;又名朝砂,指前方与穴山遥相对应,作朝揖之状的山。黄妙应《博山篇》:“面前特立,命曰朝砂。”朝山是识别真龙的穴的标志。 案山;又称迎砂,简称案,别称近案、前案,近砂,中阳。指穴山近前的矮山,指穴山与朝山之间的山。案山能使穴前萦绕更为周密,有助于生气凝聚,亦增居处者之尊重 三大干龙;以南海、长江、黄河、鴨绿江四水域为界,将中华山脉地势分别三大部分,称为三大干龙,即北条干龙、中条干龙、南条干龙。 枝龙;即干龙的枝脉,即大龙脉所分枝的小龙脉。 枝脚;指龙脉主体两边伸出的短小山峦,犹如枝上之叶,又称挠棹 帐幕;指祖山四周形如帐幕般缠护之山。诸山重峦叠嶂,绕缠簇拥,将主龙夾卫于中。 水龙;平洋之地以水为龙。平洋之地,山脉潜踪,水行即是龙行。杨筠松《疑龙经》:“行到平详莫问踪,但看水绕是真龙。 平洋;指地势平坦而多河流穿行的地带。 平受脉;指行于平地的龙脉。风水家认为,虽然平洋之地,龙脉潜踪隐迹,但察其隐,辨其微,仍可知道龙脉之断续相连,寻得融结生气的吉地。 三落;指龙脉落穴于初段、中段、末段。风水家认为,龙脉生气融聚落穴,有旺于初者,有盛于中者,有归于尽者,故谓之三落。 余气;指龙脉结穴周围的余枝。风水家谓为生气融结之余者所结,故谓之余气 祖山;又称祖宗山,指龙脉发源处的山。按距离结穴之处的远近,依次可分为太祖山、太宗山、少祖山、少宗山、父母山。《山法全书》定义太袓山为“太袓者,最高之山,为一方发脉之袓,群龙之所從者是也 形势;指龙脉与结穴之处的势态与形状。云:“千尺为势,百尺为形 形;指结穴之山的形状。形是融势聚气的关键,生气因势而行,又因形而止。《葬经》云:“形止气蓄,化生万物,为上地也。”因此,形是对势的总结。 势;指龙脉发源后走向穴场时在起伏连绵中所呈现的各种态势。与形相较而言,形近而势远,形小而势大。故欲认真形,先须观势。 五势;.指龙穴走向与朝山、水流之间构成的五种方位趋势。分别是:正势、侧势、逆势、顺势、回势。 五星;五种基本定穴星峰,分别是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金星圆满,山顶如弓,木星耸直,因而不方;水里浪涌,屈曲灵动,火星尖锐,焰头上耸;土星端直,浑厚凝静。卜则巍《雪心赋》:“详察五星之变化。”注:“五星者,金木水火土也,山之圆曰金,方曰土,曲曰水,头圆身耸曰木,尖峭曰火。”堪舆五星上应天宿而其理源于五行,五行有相生相克之理,相生则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则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九星;
指九类不同形状的龙脉结穴山峰。星,亦称穴星或星峰,具体指贪狼星、巨门星、禄存星、文曲星、廉贞星、武曲星、破军星、左辅星、右弼星。九星中有三吉星,即贪、巨、武。另外,辅弼二星亦属小吉。 砂;指龙穴四周的山。砂本为砂粒,风水师在研究和传授风水术时,常以砂堆成龙穴形势之图,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