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土:谈独处 2024-05-11 18:11:56 陆惠芳 摄 人是一种群居性的政治动物,凡家庭生活、外出学习、工作甚至流浪、乞讨,均是在与人打交道。真正如野人般孤处深山老林者,少之又少耳。即便如逃避秦火之桃花源中人,亦是自成村落耳。然正因如此,所以人们往往忽视独处,把独处等同于孤独,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如果说群居是人的一种本质属性的话,那么独处也属于人的另外一种必不可少之特性;前者向外以争取生存物资,获取地位与尊荣,后者向内以满足心灵之需求。二者如硬币之两面,缺一不可,如偏向一方,则会造成有缺陷之人生。研究人类群居生活的著作汗牛充栋,如历史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宗教学、军事学、经济学、社会学甚至社会心理学等等;而研究人类心灵者少之又少,晚近方出现的心理学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有人把独处等同于孤独,这其实是个天大的误解。古时“鳏寡孤独”并称,鳏者鳏夫也,无妻或丧妻者;寡者寡妇也,丧夫者也;孤者谓幼年无父;独者谓孤单,老而无子。当幼者无父之“孤”,与老而无子之“独”合在一起,便是孤单,单独无依之“孤独”了。而《现代汉语词典》把“独处”解释为“一个人单独生活”,则不能不说失之偏颇了——一个人单独生活是独处;即便那有妻有子者,也可以有独处之时光。如果说一个人与众人交往是向外活动的话,而独处则是向内审视,自己与自己之心灵进行交流。 《礼记·大学》有“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慎独者,也就是在独处时能够谨慎不苟,毋自欺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曾子反省时必定是独处着的。当然,有些宗教信徒,其反省时未必是独处着的,比如耶稣会信徒。曾任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八年之久的艾柯卡在其自传《反败为胜》第一部《我的出身背景》中这样写道:我们经常祷告,我每个礼拜天必须上教堂去望弥撒,每隔一、两个星期必须去领圣餐。经过许多年之后,我才完全了解,在我前去领圣餐之前,我为什么必须先对神父作坦白告解……我不仅必须想想我对不起朋友的事;而且还得大声宣讲出来。但是过了几年之后,我终于彻底明白,在经过一番“忏悔”(告解)之后,我整个人便彻底焕然一新了。我甚至开始参加周末的“僻静”,在僻静时耶稣会信徒彼此之间作面对面的良心反省,此种面对面的自省过程,使我真正懂得待人处事的道理。向神 父大声忏悔,信徒之间做面对面之良心反省,可见虔诚的天主教徒在反省时未必是独处着的。与往圣前贤交流时往往也是独处着的,陶渊明的“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是也。与同事、朋友、对手甚至仇敌之交往必不可少,从中可获取鲜活之生命素材,然因时空之限制,其局限性是很大的,比如你不方便与万里之外的哲人交往,也不可能与已故之伟人交谈。而当一个人独处之时,自己面对自己之心灵,无需掩饰与伪装,坦诚相待,通过阅读与聆听,很容易就能突破时空之局限。一个身在廿一世纪的中国人,很方便就能聆听先秦之孔孟老庄,古希腊之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教诲;通过聆听交响乐,而感受巴赫、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肖邦、李斯特、柴科夫斯基等音乐大师之激情与忧思。当然,独身一人过活,令独处更为容易。明代大哲李贽早年娶妻生子,读书出仕,后来弃官别妻,独自一人生活,如此举措,更方便其独处,独立思考,“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而西方大哲如斯宾诺莎、康德、叔本华等,也都因为种种原因而终身未娶。以康德为例,其虽然是一个人生活,然有仆人照顾他的日常起居。教书而外,每个周末,他都还要宴请几位朋友,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并不孤独。不可否认,集体讨论往往能擦出思维之火花,然真正的创造性活动,必定发生于独处之时。当李贽写他的《焚书》《藏书》之时;当斯宾诺莎写他的《伦理学》时;当康德写他的三大批判之时;当叔本华写他的《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时,他们必定是独处着的。而爱迪生发明白炽灯之时,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时候,也肯定是独处着的,而非与众人相聚在一起。至于曹雪芹创作《红楼梦》,莎士比亚写作《哈姆莱特》,巴尔扎克创作《人间喜剧》,蒙田写作《随笔》,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罪与罚》,梭罗写作《瓦尔登湖》之时,更不可能与他人在一起了。这一点,卢梭说得很是明白——《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其实,所有作家的书,不都是如此么?而独处也是需要学习与积累相当之社会经验的。一个人从呱呱坠地起,便需要大人之陪伴、照顾;然后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在此过程中,他是与众人相处时间多,而独处时间少。于是,那些耽于阅读之少年,便会显得与众不同。而此时养成之阅读习惯,会令其终身受益,此无他,通过独处时之阅读,可令他轻易突破时空之局限,而与往圣前哲无碍交流,汲取人类所积累之宝贵财富,来丰富自身,滋养心灵。一个只能从身边的人与事学习者,与一个“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能从全世界、整个人类的历史、文化思想宝藏中汲取养分者相比,孰优孰劣,一目了然!人之一生,便是在群居与独处之两极求得一种平衡,然这是世上极难之事。多数人偏重于群居,而忽视独处;极少数哲人学士乐于独处,而忽视群居。当二者不可兼得,则吾宁愿舍前者而取后者也。二零二零年九月十一日上午 郁土微信相关文章 ———————— 郁土:一堂不公平课 时间使用指南 请拉紧思想的扶手 郁土:我的学生 《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之三观 有怎样的教育,便会有怎样的孩子与未来!你是人,为何却要“跟着雨伞学做人”? “语文课扼杀了我阅读严肃作品的兴趣” “他们绝没点燃起我们脑内任何一个火花。” “火坑”里的老师 赞 (0) 相关推荐 孤独,是因为我泯然众人 ID: 梦想拯救世界的Bunny · Reading 一个专注怂恿人类读书的girl. . 最近也太冷了吧我的天,家里暖气停了,我像是回到了南方令人恐惧的冬天... 本人今天刚刚完成了每天运动2h坚持 ... 诗歌||相遇(外一首) 相 遇 沙枣花||湖北 很多相遇 都是命中注定的 即使我们不在,咖啡店相遇 也会在拐角处,相遇 亦或,你无法预料的地方 相遇,也许,是与一段旅程 也许,是一段时光 有时,还有可能,是 某一个人 或 ... 如何改变一个不努力的孩子?给孩子找个成长能力相当的伴儿 育邻梦 学习成长是人一生中最漫长且无统一起点和终点的终极"马拉松",在这学习成长的慢慢长路之中每个人在各个成长阶段都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知音".比如: 一个人学 ... 随笔||孤独是思想开出的花朵 孤独是思想开出的花朵 张苹||安徽 孤独可耻吗? 记得前几年<孤独是可耻的>这本书很火,这句话也很火,经常被人挂在嘴边,说出来显得自己很高深,很哲理.作者认为孤独让我们对他人苛刻,在机会前 ... [诗歌]上千个夜晚的感受(组诗) 印象与感受 啊在公园门口当他肩扛 一把铁锹急匆匆迈动着 罗圈腿走过我不知去往 什么地方时我忍不住回 头看了看他像是来自故 乡的人个头不高宽厚的 背脊微驼他是进城务工 为着老婆孩子过上好生 活的男子他是 ... 郁土 │ 谈转变 转变者,转向并变革. 一个人或一个民族,为何要转变?还不是因为外部出现了危机,且此种危机压倒了内部渴求稳定.确定的感觉,清末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是也. 而人之大脑偏爱确定性.讨厌不确定性是得 ... 郁土 ∣ 谈刺激 何谓刺激? <国语辞典>的解释是:能令意识状态变化,而为神经兴奋之原因者,即为刺激,此种原因,有存于外界者,谓之物理的刺激:有不存于外界而由有机体自生者,谓之生理的刺激. 比 ... 郁土 │ 谈染发 如果说将白发染黑是为了显得年轻,所谓"不教白发摧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是也.那么,一些中国女性将本来的黑发染成金色.棕色.黄色.紫色.红色.巧克力色等,则是为了显得美丽. 昨日 ... 郁土: 谈大丈夫 喜欢请点标题下方蓝字"郁土"关注 大丈夫者,"谓勇毅之男子"(<国语辞典>,此解释就比<现代汉语词典>的"指有志气或有作为的男 ... 郁土 │ 乒乓文化趣谈 乒乓球为英国人所发明,而风靡全球.当小小银球与所在国的人们相结合,便会产生独属于该国之乒乓文化.可以这么说,当洁白的乒乓球进入到某国,经该国固有文化之熏染,必会形成具有该国特色之乒乓文化.鄙人此前 ... 郁土:谈偏见 鲁 难 摄 偏见不是个好词,可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这是人性使然,没有办法的事. 犹记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次与某师范大学的两位处长同车去石家庄出差.路上闲聊,当他们得知我是某县人时,其 ... 郁土:谈座次 古人是非常讲究尊卑秩序的,这一点于座次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一屋之中,西边座位最尊贵(东向坐),北边次之(南向坐),南边又次之(北向坐),东边最差(西向坐).如此,则有客到访,理应坐在西边的位置上,而主人 ... 郁土:谈圣人 郁 青 摄 人天生具有一种宗教情结,此情结要么将人导向神,要么将人导向更高的人.前者或多神,或一神,如门神.灶神,或释迦牟尼.耶稣:后者则是理想上人格之最高者--圣人! 我们这个民族,从一开始,神的 ... 郁土:谈礼貌 日前,去本市一家五星级酒店探望友人.甫进电梯,随后跟进来两位女郎,走进电梯,她们即点头向我致意.我一时有些不知所措,搞不清此为何意.接着她们开始交谈,仔细一听,说的原来是日语!她们应该是游客,在这两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