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明白薛仁贵,就懂为何唐朝再无名将了,年轻人都去哪儿了呢
看明白薛仁贵,就懂为何唐朝再无名将了,年轻人都去哪儿了呢
请注意,唐朝的治国方针并非像宋朝一样重文轻武,可大家是否注意过,纵观整个唐朝的历史,只有建国之初猛将如云。可当这批老将去世之后,唐朝再无名将,以至于中后期的大唐竟然连阿拉伯都打不过,把西域都拱手相让。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偌大的盛唐怎么就培养不出几个名将呢?年轻人都去哪里了?
话已至此,我们不妨透过薛仁贵的故事来透析当时的情况,或许读懂了薛仁贵之后,答案就浮出水面了。
开端
薛仁贵大家都不陌生,关于他的文学作品也不在少数,在众多文献以及文学作品中,他是一个军事奇才,当时非常棘手的九姓铁弥都被他轻松搞定。即便是遇到了殊死抵抗的高句丽时,他也是巧计攻破。
当然,他的战功远不止这些,在和突厥以及吐蕃作战时,也是胜多败少,尤为著名的就是他“三箭定天山”,也成就了他的一世英名。因为他总是一身白袍着身,因此后世将其称之为“白袍将军”。
不过薛仁贵并非开国功臣,他是继那些老将之后才崛起的新生代名将。按照历史的记载,他于贞观末年才参军,由于战功卓著,很快就被皇帝关注。
按理说,一些出色的军士即便被赏识,也应该是他的上司,为何会引起皇帝的关注。道理也很简单,因为李世民很明白,随着老将的去世和年迈,培养新生代战将的任务就显得非常紧迫。
在李世民的关注和提拔下,薛仁贵的官职升得很快,短短几年就升到了右领中郎将,这样的升职速度也着实罕见。
不过随着他的官职越大,遇到问题也就越多,尤其是到了大非川之战时,军队内部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贵族
或许大家想不到,尽管此战双方的兵力悬殊,吐蕃的兵力是唐军的4倍,达到了40万人。可这场战争的失利并非薛仁贵的能力不足,相反,薛仁贵在战争之初就占尽先机,只要不出错误,定可获胜。
可让薛仁贵没想到的是,军队之内的贵族成为了搅屎棍,硬生生把胜局祸害成了败局。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郭待封。
郭待封,唐初名将郭孝恪的儿子,从小娇生惯养,一身的臭毛病。在大非川之战时,他任副将。不过他自恃是名将之后,并没有把薛仁贵以及强大的吐蕃军队放在眼中。反而心中叫屈,认为自己大材小用,心中颇为不平。
战争后期薛仁贵决定突袭吐蕃军队,因此命令郭孝恪据险而守,为他争取作战时间。可郭孝恪骄傲自大,在没有薛仁贵下令的情况下就擅自行动,最终被吐蕃大军抓住机会,一举击破。
众所周知,李世民对待开国功臣采取的是柔和的政策,几乎没有诛杀过为他拼命的功臣。虽然这些老臣在世时能够恪尽职守,可他们的子孙依仗着皇家的庇佑,则表现出了一副盛气凌人的事态。
除了郭孝恪,还有比如李孝恭的儿子李晦,程咬金的儿子程怀亮等等皆是如此。
可悲的是,大非川之战战败之后,薛仁贵就被贬为庶民。尽管之后他因高句丽流民的叛乱再度被启用,可另一个问题又摆在面前。
募兵制开端
史书记载,公元671年,薛仁贵被启用,派往高句丽平乱流民。不过这场平乱却打了2年,让人颇感意外。一股流民的叛乱怎么会用这么久的时间,薛仁贵离开的这段时间,军队之中又发生了什么?
原来唐高宗登基之后,均田制逐渐被破坏,这就造成流民以及逃户日益增多。而这种情况出现的直接后果,就是军队人数的骤减,之前的府兵制已经无法满足军队兵源的需求。
无奈之下,皇帝开始尝试各种方式来解决,甚至尝试招募流民入伍参军。
正因如此,大唐军队的战斗力也随之下降,士兵质量参差不齐,很难做到整齐划一,明令禁止。
在这种情况下,薛仁贵在平乱时就明显地感觉到很吃力,因此用了2年才战胜流民的叛乱。然而摆在薛仁贵的问题远不止这些,接下来由于募兵制而延伸出来的节度使做大,成为了一个更大的问题。
节度使
在薛仁贵晚年时,各地的节度使凭借募兵制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实力。到了唐朝的后期,这些节度使不仅权力滔天,且兵多将广,一些节度使的兵力甚至比皇帝的禁卫军还要多出几倍。
其实节度使制度早在北周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主要在一些军事重地担任总管统兵的职责。不过李隆基登基后,为了避免武则天之类的情况再度发生,于是下旨加强了各地节度使的职能。
正是这次加强,使得节度使的职责已经集齐了军政财三大政于一身。可以说,这个时候的节度使和藩王已经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李隆基最终自食恶果,大唐王朝最终就灭亡在这些节度使的手中,着实可悲,可叹。
话说回来,虽然薛仁贵在世时,这些节度使还没有如此大的权力,不过其发展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各地节度使瓜分着本来就不足的兵源和人才,使得薛仁贵几乎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
人去哪了?
回到问题的本身,为何薛仁贵之后,大唐就再无名将,后来居上的年轻人都去哪里了?这就要问你了,通过薛仁贵的戎马一生,你是否看懂了他的无奈和憋屈?
是的,不是唐朝没人了,而是前有贵族挡道,后有节度使瓜分,使得唐朝无法培养属于自己的名将、大将、猛将。即便是薛仁贵,若不是皇帝亲自提拔,相信也很难有出头之日。
反观那些贵族以及节度使,贵族们的祖父辈虽然有些功绩,可他们却不珍惜,把李世民对待功臣的善良,用在了顽固之上。
而后来的各地节度使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的手下都是猛将如云。比如河东节度使,他手下的十三太保,哪一个不是独霸一方,尤其是不败战神李存孝,连李克用都极度他的能力,最终将其杀死。
读懂了薛仁贵之后,不由得让人胡思乱想,难道“走狗烹”是对的?即便是开国功臣不敢造次,可他们的子孙呢?怎么反而成为了国家前进的绊脚石?
参考资料:《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