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做人的关键,就是要把握好“尺度”

1、不要过于善良

《论语-宪问篇》中,有人问孔子说:“以德报怨,何如?”孔子回答道:“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认为,如果以德报怨,用恩德来回报他人的怨恨,那么再用什么来回报他人的恩德呢?

所以,做人要有原则和底线,不能只做老好人,而是要恩怨分明——“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用正直耿介来回报他人的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如果用毛伟人的话来说,便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做人,一味地妥协、善良、退让,只会让坏人更加肆无忌惮地猖狂,甚至助纣为虐,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最终搅乱社会风气,害人也害己。

可见,做人要把握好善良的尺度,不能好坏、善恶不分,要让自己的善良带点锋芒,这样才是高情商的处世之道。

2、防止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篇》中,子贡问孔子说:“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优秀呢?”孔子回答说:“子张有些过分,子夏有些赶不上。”子贡便说:“那么就是子张优秀一些吗?”孔子说:“过犹不及,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孔子认为: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是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比如说,一个人太懒惰是不好的,但是过于勤奋努力,又超过了一定的度,容易积劳成疾,少了很多生活乐趣,也是不可取的。一个人骄傲自满是不好的,但是过分谦虚又会显得虚伪,也是不可取的。

还比如,季文子每次做事的时候,总是“三思而后行”,需要考虑很多次才去行动,显得优柔寡断,容易错失良机。孔子听到了,便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

因为孔子懂得做人要把握尺度,不可“过犹不及”,过分思虑还容易耽误事情。

孔子的思想中处处彰显“中庸之道”,做人做事要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所以他才能够达到“温、良、恭、俭、让”的高超处世境界。

3、花未全开月未圆

《论语-里仁篇》中,子游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即:太频繁地出现在国君的身边,就会为自己招致羞辱;与朋友来往过于频繁,反而会被疏远。

虽然这句话出自于孔子弟子子游之口,却是通过他人之口来表达孔子的思想和主张,也告诫人们要把握好做人的尺度,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要太近,要不然就会物极必反。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靠得太近会痛,离得太远会冷。所以当我们与他人打得火热、走得很近的时候,就要格外小心,尽量采取降温处理,防止“爱之深,恨之切”。

《处世悬镜》也说:鲜生喜,熟生厌也,君子戒之。金石美玉布满华堂,看久了也就不觉得有多么珍贵了;兰花蕙草长满庭院,处久了也就闻不到花香幽雅了。

所以,与人交往时,也要防止“久而生厌”,不要求全求满,而是要尽量追求“花未全开月未圆”的境界。

比如说,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久处,也不要过分宠爱,要不然也会因爱生恨。同理,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都不要过分亲密,要懂得保留必要的私人空间。因为走得过分亲近,就会没有隐私安全,继而少了敬畏与尊重,最后“害从恩中来”。

因此老祖宗告诫我们“小恩养个贵人,大恩养个仇人”。人际交往中,我们对待他人留有余地,不穷尽恩惠礼遇,这样才可以维系难以满足的人心。

所以说,做人不要尽善尽美,追求“花未全开月未圆”的境界,凡事欠一点,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以上三点,只是孔子高情商为人处世智慧的冰山一角,但也能让我们受益匪浅。很多人错误地理解孔子思想,认为其人迂腐,其实不然,孔子的思想很灵活,他总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始终能够保持一定的尺度,不偏不倚,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中庸》说:人能够在喜怒哀乐时含而不露,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能够达到“中和”的境界,便是为人处世的高手,而孔子就是这样的人——做人要有“分寸感”,做事要不偏不倚。朋友们,您觉得呢?

关注“国学新导航”,用国学开启属于你的人生新导航!

和琢磨君一起,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0)

相关推荐